弦板腔 弦板腔俗称“板板戏”、“灯影戏”,是流传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一带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早在清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关中地区俗称“致和、换印子、杨五、天训子”四大名班所演的“皮影弦板”,就曾妇孺皆知。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高亢明快,委婉悲壮,具有浓郁的关中地方特色。1958年始搬上大戏舞台。
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是流传本县王村乡一带的民间打击乐。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宦官梁梅告老还乡,将宫中鼓乐教习村民,数百年来,不断发展、完善,久演不衰。每到正月十三,大王镇五社锣鼓乐队从各条街道边行边打,最后会集于村东三义庙前,对阵擂打,热闹非凡。
蛟龙转鼓乐队一般有6锣、7鼓、14铙,另有两人吹长号,一人指挥,共30人。乐器以饰有蛟龙图案的大鼓为主,打时带有跳跃旋转等象征龙腾虎跃的舞蹈动作,故名“蛟龙转鼓”。
其具体打法,分坐鼓、转鼓两种。坐鼓演奏,鼓在前排,锣插其间,铙在后排,号分两边;转鼓演奏,鼓摆成梅花形,铙、锣、号成弓形站在后排。
蛟龙转鼓全乐分三段,第一段为“蛟龙出海”,首先长号引鸣,随后锣鼓响应,犹如蛟龙探头,渐出水面;第二段为“蛟龙翻背”,擂鼓者按节奏舞动擂鼓,跳跃旋转,鼓棰和大铙上下翻飞,势若蛟龙狂舞,进入高潮;第三段为“妓龙入宫”,鼓乐由激越高昂逐渐缓慢,乐声平和,演奏者恢复平和之态,鼓乐进入尾声。
蛟龙转鼓音调高亢粗犷,节奏激烈紧张,舞蹈雄浑优美,形式跌宕起伏,充分表现了乾县民风淳厚豪放、人民勇敢坚强的气概。
1957年王村乡蛟龙转鼓参加“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集体一等奖;1982年参加咸阳地区秦都音乐会,被评为优秀节目。同年10月在西北五省音乐周长安音乐会演出获得好评。
唢呐 长期以来唢呐在本县城乡广为流传,老人丧葬,一般都有唢呐送丧,民间称唢呐演奏者为“乐人”。在旧时代,乐人地位低下,建国后,被誉为民间艺人,受到社会的尊重。
民国年间,乾县唢呐首推长留乡乐楼店,以乐手刘振全(刘六)为代表。他除单独演奏外,还擅长吹双唢呐,即同时吹两把唢呐。他演奏的唢呐曲牌《百鸟朝凤》、《雁落沙滩》酣畅饱满,独具特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誉满秦陇。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乐队送葬被斥为“封建陋习”,完全禁绝。1978年后旧习重演,日渐盛行,全县古乐队发展到50多家,送葬及三周年祭,必要乐队演奏,通宵达旦,不绝于耳。
高跷芯子 是本县农村在春节、元宵节时的群众娱乐活动,俗称“故事”。
“故事”分“平台”、“高芯”和“马故事”三种。“平台”是把装扮成戏剧情节中的演员拉在车上,穿越大街,任人观赏。“高芯”则是把装扮好的演员巧妙地绑缚在用铁铸成的“高芯”上,将“高芯”固定在桌上,再在桌上绑上抬杠,由四人换抬。装扮“高芯”的演员为幼童,“高芯”造型设计十分巧妙,如“拂尘吊娃”,一个道姑手持拂尘,拂尘的马鬃上吊有一个画了妆的孩子,令观众悬心在口。《白蛇传》是一个白色盘绕的蛇头上站着装扮的“白娘子”,仗剑举臂,作舞剑状,奇巧生动。蛇旁是许仙,作哀怜状。“马故事”则是着装演员骑在马上,或正骑,或反骑,或俯或仰,全按所扮演故事情节而定。内容一般为古装剧情节,诸如“三娘教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杀狗劝妻”、“斩秦英”等等,为群众喜闻乐见。80年代以来,阳洪好畤、高庙小学、大杨王乐等高芯多次上街,阵容庞大,内容丰富,“计划生育”、“五谷丰登”、“兴学育人”等时装节目令人耳目一新。
歌咏比赛和秦腔大赛 歌咏比赛是学校的传统文艺活动形式。建国后,机关、厂矿多次举办歌咏比赛活动。1970年举办《游击队歌》、《大路歌》、《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演唱比赛;1972年,县上举办《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等陕北民歌比赛;1974年举办《国际歌》、《东方红》等革命歌曲演唱比赛;1989年举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党啊,亲爱的妈妈》等歌曲演唱会。
1970年,全县芈办所谓“样板戏”会演,各乡镇文艺宣传队排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剧目,在县剧院会演后选拔出代表,出席咸阳地区会演。
90年代初,县文化局组织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秦腔大赛、少儿秦腔大赛、卡拉OK歌曲大赛、中学生文艺演唱大赛等,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涌现了一批歌曲和秦腔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