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民国27年(1938)建武功民众教育馆,负责全县群众文化及艺术活动。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第三科兼管全县文化事业。1950年5月,第三科改名为文化教育科,1956年7月,县政府设文化科。1961年10月,文化、教育、卫生合并,成立文教卫生局。1964年4月,县人民委员会分设文教、卫生局。1968年3月,由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分管文化工作。1970年5月,文教、卫生局合并,1976年2月,文教局又分设。至1990年,县文化事业归属文教局。
50年代,全县11个区各设专职文教助理员一名;60~70年代,14个公社各设专职文教干事一名;80年代,15个乡镇各设专职文教专干一名。到1990年,文化系统辖5个县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13个乡镇文化站。
1951年建立武功县广播收音站,站址在中共武功县委宣传部机关内,1956年6月撤销,成立武功县广播站,站址在武功镇南街原杨虎城公馆内。1958年12月,武功并入兴平县后,武功县广播站改名为兴平县广播站武功公社转播放大站。1961年9月恢复武功县广播站,站址设在普集镇,相继迁至原木材公司院内(今煤炭公司)、县政府大院、武功师范等处。1968年9月,改名为武功县人民广播站革命委员会。1973年恢复武功县广播站名称。1979年,站址由武功师范迁到五一路中段。1984年12月成立武功县广播电视局,与县广播站一套编制、两个牌子。1990年广播电视局编制干部5人,广播站编制干部、职工20人。局、站内设行政、编播、事业、技术、音像等组及广播、电视修理服务部。
乡、镇广播放大站从无到有。1958年建立杨陵、武功、普集公社广播站;1960年建立贞元、长宁公社广播站;1962年建薛固、戴家、苏坊公社广播站。1974年,全县除小村、普集镇外,游凤、河道、大庄、观音堂、车站等公社都相继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各配专职工作人员一名。1983年11月,杨陵公社放大站并入杨陵区广播站。1985年,全县15个乡、镇都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共配备干部、职工30人。
第二节 事业机构
文化馆、站 民国17年(1928),县政府在县城设民众阅报处。民国26年(1937),改称县立图书馆。民国30年(1941),改称县立民众教育馆,馆址设在马王庙(今武功镇中心医院内)。馆内有体育场、娱乐所和报刊图书阅览室。建国后,1950年成立武功县民教馆,馆址设在原杨虎城公馆(今武功镇后稷商城),编制干部2人。1952年民教馆更名为武功县文化馆,编制干部3人。1957年建普集文化馆,馆址在普集镇今电影公司,1958年12月更名为兴平县武功文化馆。1961年9月将原普集文化馆更名为武功县文化馆,原武功县文化馆更名为武功镇文化馆。县文化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群众文化活动,辅导文学、戏剧、美术、音乐、文艺创作、摄影等工作。1990年成立县图书馆,与文化馆一套人员、两个牌子,编制干部、职工18人。
自1979年起,全县除普集、小村两镇外,其余13个乡(镇)都相继成立了文化站,配备工作人员15名,有140个村民委员会建起了村文化室。
新华书店 1949年7月成立新华书店武功县门市部,地址在今武功镇学前街。1950年4月,在新华书店门市部的基础上,组建新华书店陕西省分店武功县支店。1958年10月更名武功县新华书店,同年12月,武功县新华书店改名兴平县新华书店武功门市部。1961年9月,复名武功县新华书店,店址迁至普集镇。1963年4月更名为新华书店武功县支店,归宝鸡新华书店、县文卫局双重领导。1968年7月,隶属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1972年5月改称武功县新华书店,隶属县文卫局。1976年9月,改归县文教局管理。1983年10月随行政区划变更,改属咸阳市新华书店,同年11月,更名为陕西省新华书店武功县店。1988年6月,地、县新华书店的人、财权下放,县店随之改称武功县新华书店。从此,县新华书店由科级建制降格为副科级建制,实行企业管理,有干部、职工29人。内设办公室、业务股、财务股,下设普集、武功镇两个门市部。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4年6月,陕西省文化厅将西北电影队改建为武功电影放映队,编制3人,隶属省文化厅。1955年10月,武功电影放映队交由武功县管理。1956年全县新增两个放映队,称武功县电影一队、二队、三队,每队3人,共编制9人,归县文教科管理。1962年10月,成立武功县电影放映管理站,辖5个电影放映队,分别设在普集镇、武功镇、杨陵镇、长宁乡、贞元乡政府驻地,编制管理人员3人,放映员20人。1980年成立武功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有职工38人,属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隶属县文教局。内设办公室、业务股、发行股、放管股、财务股,下设普集电影院、武功镇电影院、一个录像队、30个农村放映队。1990年,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发展到63个,有放映员112人。
剧团 明中叶,状元康海创办全县第一个戏班——康海家戏班。清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薛固乡下雷村雷魁办起拥有50人的秦腔大戏班。民国时期,全县先后成立了“马家戏班”和“秦声社”、“美阳社”、“五一剧社”等7个秦腔戏班。建国后,1952年2月,在艺人余永辉、翟登云创办胜利、尼奄村剧团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武剧团”,驻地在县城(今武功镇)南街。1956年9月,新武剧团改名为武功县人民剧团。1958年12月,武功县人民剧团与扶风县人民剧团合并,组成兴平县第二人民剧团。兴平县第二人民剧团又分设为武功县人民剧团和扶凤县人民剧团。1961年9月,武功县人民剧团迁址县城(今普集镇文艺路),隶属县文教局。1990年全团有演职人员44人,内设行政、后勤和业务股。
县剧院 建于1962年,位于县城人民路中段,有职工2人,负责剧院管理、接待安排各种文艺团体的演出。1990年,职工增编到4人,归属县文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