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戏剧学校
民国29年(1940),“秦声社”领班长刘金库始建了一所戏剧学校,人称“娃娃班”。在武功、盩厔、乾县、醴泉等地招收学员38名,聘请童胜民和西安京剧团教练齐少奎任教练,校址设在武功县城隍庙内。学员学习、吃、穿等费用均由学校负担。戏校以培养人才,壮大“秦声社”为办校宗旨,采取边练、边排、边演的教学方法,制订多种严规戒律。民国30年(1941)戏校停办,大部分学生随“秦声社”演出。
1957年县人民剧团在武功镇开办文艺训练班,共招收学生40名,培训期间生活费用(包括衣著)全由剧团支付外,每月还给学生一定的津贴。经过半年训练,排练出《苏六娘》《双背鞭》等十多个折子戏。1958年2月,训练班结束,多数学员留团演出。
1975年县剧团又在武功师范办起戏剧学校,招收学生40名,生活费自理,县文教局给每人每月补助4~6元。经过三个月学习,排练了《壮志凌云》《深山问苦》等五个折子戏。1978年元月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被县剧团接收,一部分被县杂技团录用,还有一部分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宝鸡市人民剧团及甘肃宁县剧团。
第五节 剧院、剧场
明末至建国前夕,县境内有戏楼18座,分别坐落在县城城隍庙、苏坊樊村关帝庙、苏坊村三义庙、凤安永凤寺和一些较大的街镇、乡村。其中大部分规模较小、结构简陋,多属土木建筑,现均拆除无遗。当时全县较有影响的戏楼有两座。
三义庙戏楼 约建于明末清初,进深15.7米,宽10米,高8.3米,砖木结构,为两拱相连,八卦悬顶天花板式。前檐雕有“封神全传”、“二龙戏珠”图案,台前两个明柱金龙盘绕,两边安有格门。戏楼前设有剧场,分男、女进出口,男、女分开就座。每逢农历10月15日庙会,以戏助兴。清道光年间曾修复重建,民国18年(1929)拆毁。
永凤寺戏楼 建于明朝末年,屋顶檩椽交错,多而不乱,厅内圆柱立撑,房檐镶有斗拱、额枋之类,设计新颖,建筑结构别具一格。大戏楼套小戏楼,大戏楼用于唱大戏,小戏楼用于演唱皮影、木偶戏。大戏楼长15.7米,宽6.7米,高8.3米;小戏楼长6.7米、宽5米,高5米。民国21年(1932),戴彦武(凤安村人)曾出钱维修,1959年拆毁。
建国后,随着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到80年代全县先后兴建起武功镇剧院、杨陵剧院、普集剧院、周村戏楼、武功县剧院、郑村戏楼、武塔剧场、长宁剧场、贞元剧场、武功影剧院等。其中50年代初修建的周村戏楼、武功镇剧院、普集剧院已拆除,杨陵剧院于1983年后归属杨陵区。现有的六座剧院、剧场,只有武功县剧院有1450个座位,其余五座均属露天剧场,基本保持完好,可常年接纳戏剧团、歌舞团、电视录像和电影放映队。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