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人民剧团
1952年县上将胜利、尼庵村两个私办剧团合并为新武剧团,属集体所有制,自负盈亏。全团有演职人员85名,排演剧目80余本,有《穷人恨》《血泪仇》《白毛女》《梁秋燕》《拔界石》《刘介梅》《赤胆忠心》《下河东》《状元媒》等。1953年演出250余场,年收入6万余元。1955年剧团箱底充实,新秀脱颖而出,如赵仙娥主演的《游西湖》、张毓中主演的《打虎记》、戴玉民、翟登云主演的《玉虎坠》、司义民主演的《春秋笔》和李碧莲主演的《三娘教子》等,深得观众赞赏,当年演出收入7万余元。1956年9月,新武剧团改名武功县人民剧团(简称县剧团)。1958年,魏宝华、李碧莲、范俊芳和许友成分别主演的《白蛇传》《安安送米》《昊天塔》《辕门斩子》等剧目,受到观众好评。1958年12月,县剧团与扶风剧团合并为兴平县二团,新排现代戏《两颗铃》在西安连演一月,场场爆满。1958年陕西省举办首届青年演员会演,范俊芳演《杨八姐盗刀》获一等奖。1961年9月武功县人民剧团恢复,1964年停演古典戏,县剧团上演了《雷锋》《节振国》等现代戏。1965年2月提倡“乌兰牧骑式”,将全团分为两个队,半年后又合团。先后排演现代戏《党的女儿》《白毛女》《红灯记》《杜鹃山》等十多本。年平均演出282场,收入6.7万元,观众56万人(次)。“文化大革命”中,全团分成“红艺”、“风雷激”两个演出队,排演了《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铁流战士》《节振国》等“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1966年~1968年,年均收入不足万元。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排演了历史剧《逼上梁山》《十五贯》《铡美案》等。1978年元月,接收了县戏校13名学生,充实了演员阵容。1981年全团共有演职人员60余名,排演了许多新编历史剧和传统剧。当年赴宝鸡市会演,罗志杰、李碧莲主演的《三对面》,分别获演员一等奖和二等奖;范俊芳、弓辉主演的《柜中缘》,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王丽、冯永红主演的《花园卖水》、李会茹主演的《鬼怨》,均获三等奖;乐队获集体荣誉奖。同年6月,省电台专程来武功录制李碧莲、陈新怀、罗志杰的部分唱腔。年底,县剧团被评为宝鸡市“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荣获锦旗一面。1984年陈新怀、李会茹获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三等奖。1988年在陕西省农行杯大赛中,康建海、张德启分别获一等奖;王印发、段仓怀、袁玉凤分别获三等奖。丑角新秀刘关卫,在1989年武功县青年演员大赛中获二等奖,在1990年陕西省丑角演员大赛中获二等奖,在1991年咸阳市职工文艺调演中获优秀演员奖。
第三节 业余戏班(团)
建国后,本县除有专业剧团外,还有不少业余戏班(团)。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群众性戏剧活动十分活跃。50年代初,以中、小学为主,排演了《穷人恨》《小二黑结婚》《万水千山》等剧目。70年代初,以乡村为主的业余戏班、剧团应运而生,全县有12个秦腔业余戏班(团),巡回演出于乡村、集镇,主演“革命样板戏”选场、选段和配合中心工作编排的小戏及曲艺节目。邵寨、下川口、下雷家、小王等村,还组织了木偶、皮影业余戏班(团)。80年代,群众性的自乐班活动遍布城乡,每逢喜庆或丧事,随叫随演出,且表演形式多样,有的身穿便衣,带简单动作进行清唱;有的浓妆淡抹,一招一式,犹如在正式舞台做戏。
普集街戏班 1950年在自乐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有演职人员30余名。演出剧目有《穷人恨》《周仁回府》《白蛇传》等20本。多在县内及乾县、盩厔、宝鸡等地演出。1958年演职人员发展到50余名,配合形势自编自演了《河工地插红旗》《月夜》《王兴才变化》等剧目,还排演了《铡八王》等古典戏。“文化大革命”中,以排演“样板戏”及演唱计划生育节目为主。1973年后戏班瘫痪,1980年恢复演出,排演了《秦楼案》《海棠案》等七本古典戏。1982年戏班停演。
岗子戏班 1952年在原自乐班基础上组建的一个业余剧团,40余人。演出代表剧目有《双明珠》《拷红》等十多本。1958年被长宁公社接收,新排演剧目《陆文龙回国》等八本,眉户《梁秋燕》《两颗铃》,弦板腔《丑人记》以及关中道情等。1980年解体。
尼庵戏班 1953年在村民支持下建班,有演职人员50多名,代表剧目有《八件衣》《九件衣》等九本。常在县内及邻县演出,1962年停演。“文化大革命”中,古戏服装、道具被烧毁于武功县城。
杨陵公社剧团 1975年,杨陵公社(今属杨陵区)在西大寨村原戏班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个半农半艺宣传队。以公社农场为基地,边生产、边排演。1976年至1978年,公社又投资10万元,更新衣箱道具,改建成杨陵专业剧团,时有演职人员50余名,先后排演古典、现代戏50余本。主要演员和拿手戏有王新民演的《下河东》,杨班长主演的《烙碗计》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