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戏剧源远流长,唐太宗即位后,重幸庆善宫,宫中乐班为武功民众表演音乐舞蹈。明中叶,著名戏曲家康海在蒙冤罢官后赋闲在家,“放浪形骸,挟声伎酣饮,制乐度曲”,始创全县第一个戏班——康海家戏班。清代,全县多建戏楼,逢年过节、庙会、集会或喜庆等,都要以唱戏助兴。民国时期,全县除较大戏班外,还有木偶、皮影、自乐班。各戏班名角荟萃,演技超群。民国末,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戏剧事业逐渐衰败。
建国后,本县戏剧事业发展迅速。至1990年全县有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3个,木偶剧团2个,皮影社2个,自乐班和乐曲队26个、秦腔戏校1所。累计排练剧目227个,其中本戏142个,折子戏85个。共创作戏剧23个,曲词180多首,先后涌现出优秀演员40多名,为西北五省(区)培养输送了不少秦腔艺术人才。
第一节 建国前主要班、社
康海家戏班
明正德五年(1510),状元康海屈遭贬遣,褫职居家,与好友王九思彼此倡和。在王的资助下,组织起康海家戏班,群众称“状元班”。
“状元班”艺风严谨,演技精湛,培养了一批名角,新颖节目倍受百姓喜爱。康海编撰的《中山狼》和《王兰卿服信明贞烈》,王九思编撰的《杜甫游春》,李开先编撰的词套、词谑等,都是当时的新编戏。他们力求“歌有新词,舞有新姿”,促进了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李开先的《闻居集·康海传),对状元班当时的演出做了生动描述:“先生尝病武功商贸之寂寥,乃于城东神庙报赛,数日间集乐工千人。”
本县地处关中西部,在秦腔流派上却为中路秦腔。“状元班”虽属中路秦腔,但“慷慨悲壮喉转音声”的“康王腔”,在西部秦腔中得到保留和发挥,今被称做串套腔,红生、老生可套净,成为不同于东部秦腔的主要特征之一。
雷家戏班
清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本县薛固乡下雷家雷魁、雷登科父子所办,约50多人,导演不详,司鼓洪班长。主要演员有须生马儿(高班长)、金马等,演出剧目有《颐和园》《三拉堂》等八本戏。洪班长功夫极深,传说一次他去西安买板鼓,与卖主打赌,竟一下子敲破了鼓面,从此名声大振。民国11年(1922)戏班解体。
马家戏班
民国初为武功县衙三班总管、后任西路巡查的马逵所创建,分头班、二班两个戏班。
头班拥有50多人,导演不详,司鼓王老昆,二弦才石。主要演员有黄班长(马娃),主工须生兼演丑角,《闯宫抱斗》《金鼎山》《八件衣》《玉虎坠》都属他的拿手戏。净角四喜,表演别具一格。
二班是在下雷家戏班倒闭后,在原班人员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演职人员约40人。司鼓洪班长,头弦高德康,主要演员有生角高班长、名旦袁碧辉(抱抱)。演出剧目有《破宁国》《花亭》《观文》《送女》等。该戏班培养的优秀年轻演员,在盩厔、鄠县等地享有盛名。民国7年(1918),马逵被暗杀,两个戏班先后倒闭。民国9年(1920),著名旦角袁碧辉,召集原两个戏班艺人,重整旗鼓,恢复演出。民国13年(1924),袁碧辉病故,戏班随之解散。
秦声社
本县地方民团团长冯俊生(邦彦),于民国25年(1936)集资组建,从盩厔戏班请回刘金库(武功人)任领班长。刘金库自幼酷爱戏剧,聪明好学,演技娴熟,出任秦声社领班长时,注重演技训练,使秦声社很快兴盛起来。演职员最多时达80人。秦声社剧目新、绝活多、表演水平高,在扶风、汧阳、陇县、盩厔、兴平、鄠县、乾县等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抗日战争暴发后,演职人员逐渐离散。民国34年(1945),刘金库病故,秦声社解散。
美阳社
民国35年(1946),武功县参议会委派县自卫队分队长李振升为领班长,成立美阳社,接收秦声社流散演员约40人。排演剧目有《牛头山》《卧薪尝胆》《铁公鸡》《捉鹌鹑》等20余本,演红了西府及甘肃平凉一带。这一时期始用汽灯,增添了舞台艺术色彩。民国36年(1947),李振升被人暗杀,历时两年的美阳社解散。
“五一”剧社
民国36年(1947),县城内各方票友、戏剧爱好者联合出资,以51股合办,成立了“五一”剧社。由于演员技艺参差不齐,演出水平低下,加之国民党政权即将灭亡,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演出困难,剧社成立一年时间即停。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