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汉以来,本县民间在祈福祛凶、迎新送旧、丰收喜庆等节令民俗中,喜用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形式抒发情怀。境内民间艺术有锣鼓、竹马、旱船、狮子、活龙、曲子、道情、皮影、唢呐、社火、芯子、高跷、大头娃等;民间文学有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曲艺、谜语、对联等;民间工艺有刺绣、蜡制品、漆制品、泥塑、面塑、木刻、石刻、纸花、布制品香包、老虎枕、猫头鞋等。
锣鼓 全县几乎村村都有锣鼓,少则一两套,多则数十套。地域不同,鼓谱各不相同,鼓乐南雅北雄。不少乡、村在每年春节锣鼓大赛中,锣鼓乐器配置繁多,有大鼓(过去为牛拉鼓,今是车拉鼓)、中鼓、小鼓、堂鼓、腰鼓、大铜锣、小弹锣、铙钹并衬以铜号、碰铃等。清代至建国初,观音堂、雸皇殿、普集街、武功镇等地区的古庙会,附近各村组织有数十人至百余人的锣鼓队整装列队赴庙会“进香”。中下塬鼓点稀,节奏缓,钹、锣响亮变化多,紧鼓慢打,铿锵中见平雅;上塬鼓点稠、节奏紧、速度快,钹锣烘托鼓声、雄浑壮烈。武功文化沉积深厚,各乡、镇所敲打的锣鼓套子,其点数、风格各有不同,雸皇殿一带流行“九转莲花灯”鼓谱;南仁、长宁一带为“风搅雪”、“蛟龙”、“转鼓”鼓谱;苏坊、武功镇、戴家地区为“十样景”、“龙虎斗”鼓谱。
70年代前,每逢过年、正、二月古庙会,村村都敲锣打鼓。80年代后期,县文化宣传部门年年都要组织举办“春节锣鼓大赛”,赛期连续3~4天。由各乡、镇以及县级一些部门组织中、老年锣鼓队、青年锣鼓队、百人女子锣鼓队、男女混合锣鼓队、小学生腰鼓队等各种类型的锣鼓队参赛。各锣鼓队出行时,衣著统一,由仪仗队引导,有序进入县城表演,赛后评奖表彰。
社火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娱乐活动,俗称“社虎”,更早以前称“赛神”。武功境内的社火有单马社火、对马社火、车社火、高台社火等。每逢过年或古庙会,很多地方都耍社火。1978年以后,传统的社火活动更加兴盛起来,大庄乡北韩村1980年春节装扮马社火进县城表演,轰动一时。扮演者手持马鞭,跨在“骏马”的芯子上,六七个粗壮的小伙摇动芯子撬杆一上一下,让“骏马”跳动不止,形象逼真。县城内鞭炮齐鸣,人潮涌动。1987年春节,陕西省电视台专程来武功拍摄了耍社火电视节目。
舞蹈 明代,武功民间就有舞蹈艺术活动。康阜(康海之兄)《观东岳庙(今龙王庙)赛神诗》云:“鸣锣击鼓天黄昏,老姆稽首如蚁蟠。板呼喊盆震地起,鬼怪崎相鏖吞。女儿百十拥队出,拽朱点翠如天孙。神祇若来云若垂,节拍未竟新者奔。……”以后世代相传,从未间断。
建国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在中、小学校、党政机关教“交谊舞”、“邀请舞”。“文化大革命”中,数以千计的学生、职工列队走上街头跳“忠”字舞。凡文艺演出,每场都有舞蹈节目上演。1985年县工会办工人俱乐部,组织职工跳舞,每周两次,并聘请武功师范、普集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组成临时乐队伴奏。舞蹈有《交谊舞》《摇摆舞》《霹雳舞》《探戈》《伦巴》等。90年代中期,全县卡拉OK厅和歌舞厅发展到39个,逢年过节,职工、干部常在县城街道载歌载舞,喜庆佳节。至1990年,本县音乐舞蹈节目先后14次参加省、市文艺汇演,多数获优秀奖或组织奖。
竹马、旱船 旱船多以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人物为内容,用纸糊成圆形或方形船系在扮演者腿腕之下脚之上小步行走,如飘浮于青云之上称“旱船”,周围亦称“云朵”。用纸糊马头、马尾,系于故事人物腰间,故事人物手挽马头缰绳,小跑步行走,如马奔驰,故名“竹马”。
竹马表演于夜幕降临时开始,锣鼓开道,两边火把环绕,后有人扮演狮子、旱船、各种动物数十个,最后是一条长10米左右的彩龙,由十余人举龙起舞。跑竹马的形式有“白马分鬃”、“九莲灯”、“十三花”等。
灯展 70年代前,每年元宵节之夜,城区有部分单位和职工家庭门前高悬彩灯,有的上写“福”、“寿”醒目大字,有的上写灯谜。1988年始由文化馆主办灯展,带动县城各机关单位,内容以年属生相为主,串灯连片,构成图案。宫灯、莲花灯、鱼虫鸟兽灯、飞机模型灯五光十色。后又于灯展中加谜语,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青少年参与。近几年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晚,文化馆都要举办灯谜晚会,各机关、事企业单位都要扎制做工精巧、造型新颖的彩灯以及串联的小霓虹灯,悬挂在本单位门前或显眼的地方。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对各单位灯展进行检查评比,1989年县石油公司、化工厂灯展获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