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社火
社火,当地称“耍故事”。是汉代民间百戏与宫廷歌舞结合后在民间的发展与流变而成。过去由专司祀神、祈雨、娱乐之职的“社”来负责,故称“社火”。社有“社首”(也称头人,即负责者),社产(锣鼓、箱衣等财产)。按表演特点可分为白昼、夜间两大类。
白昼社火
马社火、牛社火相传始于汉代,初为表现上古神人、古代征战凯旋等情景,内容多为《黑虎灵官》、《四大天王》、《二十八宿》、《盘古开天地》、《五虎上将》等。表演时,前有丑角或“三眼铳”(三目马,喻为马王神)开道,五彩旗护队。
车社火 始于汉代。清末民初至50年代,本县尤盛。将扮者置于车上,一般一车一传(音转),有的分台装置,则一车数传。先为牛车,后为马车,一队数辆,今为机动车,形式、工艺、内容皆新。广泛应用于娱乐喜庆、宣传、广告等。
芯子与车芯子 芯子,也叫杆,源于唐宋杂耍。于四人所抬木制床架上装置铁芯,高丈余,架子上置戏曲人物,芯上装小架,上置一幼儿扮演角色。车芯子,也称“车亭子”。是本县清末民初表演的一种独特形式,车轴为芯,高丈余,有单杆、双杆或多杆的。轴之下端套一平放木大车轮置于车厢内,周围四人侧卧扳动车轮。芯上各杆分置幼儿所扮人物随其旋转,马、牛拉车,锣鼓前导。清末民初以官庄、润镇、车坞等中西部突出。
高跷 当地俗称“柳木腿”。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足踩木跷(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而舞。本县高跷高7尺左右,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多扮演《西天取经》、《花亭相会》、《白蛇传》,也有《梁秋燕》等。
夜间社火
夜间社火,泛称“百戏”或“杂舞”,属台社火。既有传统内容,又有表现现代生活的。有纯舞蹈的,也有歌舞相间等不同类型。
跑竹马 也叫“竹马灯”。派生于马社火。本县竹马流传分布较广,独具特色,马以竹篾做架,外糊布,涂色,首尾相连。竹马多表现历史战争题材。如《百马分鬃》、《婴歌搬兵》、《桃园结义》、《三战吕布》等。近年,以后旨头、车坞等村表演最为突出,曾受到咸阳市民间舞蹈专家的赞赏。
旱船 又称“采莲船”。唐代已盛行。船体多属竹、木、秫秸扎成,周覆布幔,前后起楼阁以作舱,中间套于舞者腰部如坐船状。70年代,方里乡强村王立仁、润镇后旨头村张德发所演最为精彩。
龙灯 又称龙舞。龙之形象各异,一般用竹、木、纸、布做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取天下唯独之意)。每节内燃一小烛者为“龙灯”(无烛者为布灯,白昼可演)。精彩套路有“盘玉柱”、“跃龙门”,“二龙戏珠”等。近年,以方里常村为最。
除此,本县民国末年曾有“秧歌舞”,“腰鼓舞”,“霸王鞭”(金钱棍),十里塬的“独木轿”等形式。近年,胡家庙乡枣林村的“狮子舞”,润镇乡北村的“海蚌舞”,寨子、后旨头村的“大头娃”等,亦各具特色。
秧歌舞与地故事
秧歌舞 俗称“唱秧歌”,早期称“扭秧歌”,一般以男女各半,对唱对舞。如《五女逛会》、《玩火》等。还有三两人对唱对舞的,多为逗趣情节,近似陕北的“二人转”,多唱当地小调或眉户调,如《小放牛》、《觅驴子》、《大拜年》等。
地故事 乃本县民间舞蹈的特别品类,始于清同治年间。以直写生活,重于叙事,且充满喜剧色彩为主要特征。地故事是它别于其它地面表演形式的狭义的名称,特别是甲乙两角对舞,酷似“滑稽剧”,有唐代参军戏的影子。往往甲角代表正面,乙角代表反面,其行为多以违反常理而被嘲弄,滑稽可笑,妙趣横生,如润镇后旨头的《瓜(傻)娃拜年》、背后坡的《顶灯》、方里的《张公背张婆》、《二鬼摔跤》、城关的《推小车》、官庄张村的《捉蛐蛐》、车坞的《打酸枣》等。《推小车》,1958年参加原宝鸡专区农民文艺会演获奖。《捉蛐蛐》、《打酸枣》,1987年被编入《陕西省民间舞蹈集成》。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