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民间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以吟唱、表演的民歌为主,器乐主要有吹奏乐和锣鼓乐。
一 民歌种类和演唱
本县民歌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演唱风格各异。有妇女们如歌如泣的炕头低吟,有男人们在田间、沟坡上的尽情歌唱,有专门场合的演奏歌唱,还有借助舞蹈形式的表演唱等等。
小调 一种民歌,是唐宋以后民间曲子小调的发展与流变。它以固定的牌调形式演唱,又不完全受其束缚而显得自由舒放。内容多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社会、文化、生活,如《绣荷包》、《四季歌》、《五更鸟》、《对花》、《十二月采花》、《摘豆角》、《秃子尿床》、《钉缸》、《卖饺子》等;还有大量的情歌,如《十爱姐》、《十望郎》、《十二月探妹》、《王姐娃思夫》,皆属此类。
秧歌 源于清末民初,盛于建国后。本县的秧歌有别于陕南、陕北的秧歌舞,纯粹是一种“唱秧歌”。一般以男女各半对歌、对唱,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常有一个滑稽角色逗笑于其中。内容贴近生活,多表现男女生活情趣,如《觅驴子》、《大拜年》、《玩灯》等。
仪式歌 风俗活动中所唱之歌,其源久远。如《洗雨歌》、《婚嫁歌》、《乞巧歌》、《劝善歌》。也有属于宗教信奉者所传唱的、用民歌体填词的宗教歌,如《韩信算卦》、《十二把扇子》等。
夯歌 打地基拉石夯时所唱的劳动歌。有以固定牌调改填词呼唱的,也有无固定旋律的呼唱。如《连身仰》就是一首以固定牌调呼唱的夯歌。一般四人、六人或八人拉一石夯,一人领唱,众人合歌。歌词多为鼓励士气,调动意志和干劲,活跃劳动气氛之内容。
儿歌 童歌、童谣的总称。本县儿歌多为谣体,如《催眠歌》、《摇篮曲》等。
新民歌 泛指1840年以来反映人民革命斗争和生活现实,被群众喜闻乐见的近代民间歌曲。牌调格律有所创新,句式长短不等,词意贴近生活,旋律清新活泼,如《五更鸟》、《妇女翻身歌》、《游击队战歌》、《十唱新社会》、《新文化歌》等。
还有流行于集市、乡间、城镇的叫卖歌,多为谣体的呼叫,为无韵之歌。
二 民间音乐班社
本县民间音乐以班社结体,传统的有唢呐、锣鼓乐及铜管乐等。
唢呐班社 本县唢呐萌于明,成于清,盛于民国,繁荣于今。以曲路、风格各异,自然形成不同流派。至1996年,唢呐班发展到20余个,近百人。
民国21年(1931),景罗村罗景成、官庄街贾生茂同拜旬邑白村罗三艺为师,为西路派之始。贾生茂先后授徒于官庄下塬赵玉杰、北张村张润民、邓梦林等,既取彬县龙高一带唢呐技艺之长,又容本地中路唢呐之优,形成多元性风格的“贾派”门生班。罗景成先后授徒于那家刘世义、黄甫魏童、杨有良、杨羊娃等人,形成“罗派”门生班。两派门生,同承一师,各有追求,形成下塬班、北张班、官庄班、黄甫班(数个)、那家班等近10个班社。
西路唢呐从五十年代起,赵玉杰独领风骚,多次出席县上演出,1985年,在咸阳地区演出中获得奖励。赵玉杰的唢呐曲有30余首经整理录音,存入典籍,被《咸阳市民间音乐集成》编辑出版。
中路唢呐以马家山任志高班、强家强昌娃兄弟俩的两个唢呐班为突出代表。师承30年代唢呐艺人张彦泰、王奎(东沟畔人),后拜润镇唢呐艺人崔进良为师。他们注重与戏曲伴唱结合,演奏效果与众不同。强家班曾出席县、市文艺演出并获奖。目前,中路东班还有十里塬刘家嘴刘占忠班,润镇草地王景仁班,步上王树奎班,卜家西奉班,西沟姚宋乐班,城关镇柳沟姚志耀班,车坞居集张志高班等10多个班社。
东路唢呐以50年代的“梁老四”班闻名县东部。梁家祖孙三代相传,皆为高手,尤以“双喇叭”之技誉满泾(阳)、三(原)一带。
本县唢呐基本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有时也参加演出和比赛。形式有行乐和坐乐两种。曲目有正调与曲功之分。正调,指大调乐段,较为庄严的一类;曲功属小调,多富娱乐性。主要有《两亲家母打架》、《丁郎奉母》、《纺棉花》、《上南坡》、《祭灵》、《吊孝》等传统乐曲;也有《番王令》、《坐帐》、《马道人》、《柳青娘》、《抱灵牌》等用于舞台,但不尽来自戏曲的乐曲;还有《雁落沙滩》、《水龙吟》、《十八学士登瀛洲)、《状元祭塔》、《状元游街》等古典乐曲。
锣鼓乐及其班社 锣鼓乐为农家行乐的主要器乐。童谣:“咚咚呛,锣鼓敲,看了故事看高跷”,形象说明了民间锣鼓乐的用场。明清时期,本县民间流行牛皮大鼓,鼓点乐谱无考。现今流行的鼓乐套路程式源于清末。民国至今,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本县各地锣鼓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民间称为“吵年”或“闹年”。锣鼓声起,村村办社火,家家办年货,进入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刻。社火耍起,直至翌年二月半间,锣鼓声才渐渐停息。
牛皮大鼓,一般高70公分,腰围近两米,腰有四环,内中有铜铃悬空。鼓皮用硬质木钉两排分钉,今饰以黄铜铆钉,更显气派。其声浑厚雄伟,震耳欲聋。铜铙钹径逾二尺,铜泡(中间鼓起部分)大若碗口,有孔,多系红布、红绸。其声苍劲响亮,音韵宽广。大铜锣,径约45公分,平面,桐木圆锤敲击,其声苍凉深沉。清光绪年间,润镇北村武启庠先生,在山西教书时,被当地锣鼓所感,便手录一套锣鼓乐谱,与本县老鼓点揉合,加工成为“九点十三翻”打法,很快流行于全县,被《咸阳市民间音乐集成》收编。
“九点十三翻”的具体套路是,赛头-滚绣球-硬三翻-软三翻-双击边-三点锣-双彩头-单彩头-三步头共九个乐段,均以三起三落为主要程式。外加两个共同乐段,即“鸭子拌嘴”和“小翻”。“鸭子拌嘴”一般在滚绣球、三点锣、双彩头、单彩头之后加奏。每个乐段后加小翻为一翻,再加四次“鸭子拌嘴”为四翻,共十三翻。“十三翻”之说,“十二翻”为送旧,加一翻而迎新,故称“十三翻”。
官庄地区民间大鼓极为普遍,村村寨寨都有耍社火的传统,鼓点古朴雄壮,点谱多为“满山跑”、“十样景”等。“十样景”具体套路为:凤凰单闪翅-鹦鹉上架-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孔雀开屏-龙虎斗—孙猴翻筋斗-喜鹊啄食-黑狗跳门槛-黑驴打滚等乐段。方里地区大鼓击法多有变异,以“满山跑’、“紧三敲”“三起三落”为主。六十年代后,机关、单位、学校、街道鼓乐盛行,先后引进了“秧歌鼓”,以及“西安鼓乐”、“河南鼓乐”等点谱,出现新老并存、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城区锣鼓队以本县轻工机械厂、粮食局为突出。县轻工机械厂锣鼓队近百人,统一服装,采用羊皮大鼓,高1米许,腰围3米有余,多为二人执捶,铙钹数10串,锣10面,马锣为主,以河南锣鼓点为基础予以翻新。县粮食局锣鼓队,40余人,统一服装,多在社火游行中表演行进锣鼓,采用羊皮大鼓,铙钹20余串,锣数面,点谱多为本县赛鼓和秧歌鼓。
铜管乐队 80年代铜管乐队传入本县。因源于西方,故称“洋鼓洋号”。除淳化中学管乐队外,均为群众自发组建。一般有小号、长号、大管二把、拉管二把,一般设鼓手1人,指挥1人,队伍10~15人不等。演奏内容多为传统乐曲、流行歌曲、哀乐等,一般侧重丧事送葬,低沉豪放,浑雄嘹亮。方里管乐队是全县民间第一个铜管乐队,后润镇善花村、西坡村、卜家西沟村管乐队等相继组建,系本县民乐队伍中一支有朝气的新生力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