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刺绣、灯彩、纸扎、面塑、布塑、雕刻、泥塑、编织等。
剪纸 本县剪纸技艺起源较早。至今男婚女嫁,主人必请剪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来装点洞房。丧葬殡仪,灵堂内外布置乃至纸花奠仪均用剪纸装饰。剪纸可分为三种:有平面剪纸,如窗花、玩花之类;立体剪纸,多见于纸扎造型中的花圈,阁楼的花格、图案、边纹、絮幔、鸟兽点缀等;粉饰剪纸,多为装饰性较强的人物、车马、器物造型等。1988年,铁王乡王春兰,参加陕西省电视台“三八”妇女节民间剪纸艺术赛,荣获三等奖。方里乡寇惠琴为剪纸巧手,作品曾参加咸阳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和电视大赛。
刺绣 当地俗称“扎花”。内容多为花鸟虫鱼,以图寓意,也有字画相配的,以表现福寿、祥瑞为主题。清至民初,刺绣多用于彩裙、衣饰点缀。至后,多见于裹肚、枕头、荷包、床围、童装、童鞋帽等生活用品装饰。刺绣主要有直纺绣(以经纬往复走针)、短针绣(以上下结纳法成绣)、悬纺绣(空针绣,线为坚丛式)和机绣四类。针法主要有齐针、套针、游针、芯子、盘金、反底(戳花)、挑花、鱼鳞等。
彩灯 近百年来,本县民间彩灯多以各种动、植物为形,以竹丝、蔑、木、藤作架,外贴绢、纱、布,以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图案及文字作装饰,官庄、十里塬、马家等地农家多有糊灯之传统。以“火罐”、“八柞”、“长命富贵”灯最为常见,其次有仙鹤、莲花、宫灯、龙灯、斗灯、转灯、走马灯等,精巧玲珑,色彩艳丽,极富装饰性。
纸扎 本县纸扎工艺品以苇箔、竹条做架,彩纸剪画装饰而成。多用于丧葬,主要有斗、牌楼(人厢)、车、马、童男女、金银山、摇钱树、金钱吊、金瓜吊、瓮纸、花圈等。
面塑 即面食工艺。以糯米粉、面粉为原料,加各色颜料捏制成人物、动物、花卉等。小儿满月,亲戚必带礼品一囫囵馍。敬奉灶君,塑“灶爷馍”。元宵节,塑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馍。端午节,则塑青蛙、螃蟹、蛇、蝎等五毒虫之类。重阳节,蒸枣糕,形态各异,点染有别。丧葬礼俗中的“摆献”馍,有以彩面做花压贴于馒头之上的“贴花”馍,也有以五色面做花插于馍上,色彩斑斓、巧夺天工的“浮化”馍。型制各异,风格有别。
布塑 是指用彩色布料自然色彩缝制而成的工艺品。有动物、人物、花卉等造型。形式多样,有老人小孩专用的耳枕、猫儿枕,有端阳节小孩所带香簇、小布娃、小兔、小猫、蛇、蝎五毒虫、小萝卜、小蒜头(俗称“蒜骨都”),也有香气扑鼻的小香包等,五颜六色,金丝扎绕,小巧别致,富有情趣;还有用布做成人物、花鸟悬贴于窗棂内的“出花”,实为立体窗花。
雕刻 当地古代的雕刻艺术品遗存不多,仅有古陵墓旁的大石刻:石人、石马、石羊、石鸡、石熊、石猪等。富豪人家大门旁的石狮、石鼓,古建筑的柱础,以及墓碑、陵园志铭等。木刻多见于楼阁亭台、古式木质家具之装饰。民间至今盛行的是老寿棺木雕,有“全带”之讲究。棺材内下铺“七星床”,上带天花板,外雕缠腰花,多为“二十四孝”图,竹节纹压条,大档刻花有“三台花”之说,男多以“二龙戏珠”,“鹿鹤同春”,女多为“百鸟朝凤”、“凤凰戏牡丹”;小档多为莲荷、丹桂。官庄木匠木雕技艺最为精湛。现今楼房建筑中流行的看梁、花格、山花顶、挑梁、屋背兽、鸽子及花墙透格、花栏等,也是一种演变雕刻。
泥塑 分泥塑和彩绘泥塑两大类。至今可见的仅有寺庙神佛塑像。木草泥作料,外敷胶泥,彩绘装饰。民间至今流行的有泥哨、泥娃娃、戏剧人物、八仙造型等。造型工艺可分为:内空外雕(卧牛、卧佛、狮狗、猫、兔等),挂片(如浮雕、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鱼儿、莲藕),立体造型(泥娃娃)等。
编织 多以竹蔑、藤条、棕丝、棕叶、麦草、稻草、马莲草、龙须草、芦苇、棉、麻、玉米皮等为原料。本县传统编织有麦囤、油篓、菜篓、粮筐、粪笼、竹篮等。早年可见的有麦草垫(俗称“麦草墩墩”)、芦席,专挡麻雀入室的“气死雀”,麦杆编成的“蚂蚱笼”,还有高粱杆编的楼房结构的“蚂蚱楼”等。70年代,马家乡的织毯技艺精湛,远销国内外。如今草编在本县广泛分布,利用丰富的玉米杆、麦杆为原料编织成草帽、座垫、提篮等工艺品,盛于80年代,产销两旺,效益可观(详见《商业志》)。
绒编、毛线编织,为今流传最广的编织工艺。虽机织已盛,但手编毛衣仍为境内妇女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