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后,各公社继续发动群众,架设生产队至各自然村和入户线路。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72年底,全县共架设公社以下广播专用线路1272公里,专线30公里。农村喇叭入户率一度曾达到96%。
1979年冬季至1985年春,全县以公社(乡镇)为单位,以各放大站机线人员为主,先后进行了三次维修广播网路的突击战斗。到1985年底,全县乡以下广播线路总长达1710公里,喇叭入户率78%。
七、广播宣传
(一)收音站时期
从1950年10月县收音站成立到1957年,全县初步形成一个由县、区、乡三级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广播收音网络。县收音站的主要任务:坚持每晚抄收中央和西北人民广播电台(1953年2月14日改为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纪录新闻,供县领导参阅。每7天将抄收的纪录新闻编印油印小报,分发给县级各科、部、局及各区、乡,供中层领导干部参阅和各地黑板报选登。各区、乡收音站扩音机上接挂高音喇叭,按时播放中央和西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其它节目。收音站的宣传工作,县、区一直持续到县广播站成立后止。一些边远乡村收音站,则长期作为收听点坚持宣传工作。
(二)广播站时期
自1958年10月1日宜君县广播站成立之后,坚持围绕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努力做好广播宣传。节目分为转播和自办两个部分。广播内容按照各个阶段党的方针路线结合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状况有所改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宜君县广播事业受到了“左”的错误的严重影响。“文革”初,站长张波受迫害致死,广播站被“造反派”夺权,工作人员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广播一度陷入瘫痪。县“革委会”成立后,恢复广播机构,但广播被作为推行极“左”路线的舆论工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才端正了广播宣传方向。从1984年5月16日到1989年底,全天播音4小时零5分钟,其中转播中央台、省台节目140分钟,占全天总播音时间的57.1%。自办节目105分钟,占全天总播音时间的42.9%。
广播站自办节目内容,初期有新闻、文艺两种。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站人员的积极努力下,逐步发展到新闻、教育、文艺、服务4种11个固定性的节目。属新闻性有:新闻、今日宜君2个节目;属教育性的有:学习、科技之窗、法制园地3个节目;属文艺性的有:戏曲(包括陕西地方戏、曲艺、音乐、星期日广播剧场)、文学2个节目;属服务性的有:天气预报、文化生活、听众信箱、广告4个节目。其中新闻、戏曲、天气预报节目从建站开始坚持天天播放。其它各节目,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导下,根据两个文明建设和开放、搞活经济的需要,1979~1985年间先后开办至今,每周发一组至数组稿,放一至三次。此外对全县性的重大事件和活动,举办现场实况广播和专题连续报道。如1982年曾举办“计划生育”、“文明礼貌月活动”、“学习贯彻十二大精神”等专题报道节目达149组。
历年来,县站采编的稿件中有19篇先后在陕西省铜川市、延安地区广播部门评比中,被选为优秀作品,受到奖励表彰。像张拴怀1982年5月编采的《刘发儿寻牛记》被延安地区评为优秀稿件奖,陕西省评为优秀稿件二等奖。许瑞锋1983年2月采录的《县城万余群众闹元霄》现场口头报道,被延安地区,铜川市、陕西省均评为优秀音响节目,受到奖励。
第三节 电视
一、电视差转台
宜君县电视差转台开始筹建于1978年9月。1979年5月正式建成县内第一座城关电视差转台。此后经过八年的连续建设,到1986年12月共建成差转台8座,复盖人口460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以上。1986年开始安装转播陕西二台和中央二台的差转机,1988年10月安装完毕。现在全县可收看到5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二、电视宣传
1975年、县“革委会”和个别机关单位购买了电视机,本县始有电视宣传。1979年后,随着县自建电视差转台的发展,电视机数量即不断增加。现在县城、机关和群众中黑白、彩色电视机基本普及,占到总户数的82%。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部分农村集体组织和有些农户亦有了电视机。电视宣传亦由电视转播发展到录像放映两种形式。
1986年11月,西村乡石堡村一户农民和县电影院先后举办营业性录像放映,开始对社会服务。片源由铜川市广播电视局录像管理部门供给。1985年上级业务部门配发给县文教局1台录像机,主要用于电化教学。1986年,上级又配发给县委组织部3台录像放映机,主要用于党员教育。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