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创作
解放后,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他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顺口溜等形式表达自己喜悦之情。有些人还开始提笔写诗,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他们在田边地头,家庭院落,把编的顺口溜、快板及写的诗念给人听,或者抄录在村里的黑板报、墙报上。当时编写的作品有快板《斗地主》、《打倒美国姥》、秦腔小戏《婚姻自主》等。
1958年全县开展了新民歌活动,先后涌现出了500多名诗歌作者,其中能经常坚持写作的有100多人。在《宜君县报》上发表作品的有3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全县共创作诗歌万余首。
60年代初期,宜君群众文艺创作进一步发展。全县建立了15个创作组,有业余作者100多人,创作出1000多篇作品,有诗歌、散文、小戏、民间故事等。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许多业余作者遭受诬陷和迫害,作者队伍被迫解散,作品被扼杀。1980年县文化馆重新进行登记,有作者80名,这期间共创作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500多篇。较好的作品有《刘发儿寻牛记》、《战地黄花》、《雁门支队》、《猪八戒的传说》、《梦先生》、《玉华宫的传说》等。到1986年达到120多人。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散文、小说等作品70多篇,诗歌100余首。
二、民间艺术
宜君县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逢年过节耍“社火”、映歌,特别是元霄节更为热闹。“社火”的形式各异,主要有芯子,它的奥妙就在于以假乱真。其作法是先将各种形式的铁杆插在桌上,用彩色纸糊成花草树木、山水鸟兽等立体画面,再把五、六岁的男女孩童化装成各种人物,巧妙地固定在杆上,每桌表示一段故事。因其服装宽大,脚藏在内,代之以假足,活灵活现。由此派生出来的有马芯子(用马驮)、车芯子(用车拉)等。除此而外,还有高跷、旱船、竹马、大头娃、狮子、龙灯等“社火”。解放后,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在装扮内容上不断创新。建国初期,高跷扮装者有《刘胡兰》、《兄妹开荒》、《活捉杜鲁门》等戏曲上的人物,西村、石堡、西舍、尧生、五里镇、宜君、马泉头等村的“社火”玄妙多变,惊险动人,内容新颖,闻名县内外。
每年春节至元霄节期间多耍“社火”,狮子、龙灯、旱船、大头娃等“社火”走村串巷,成龙配套。前有彩灯引路,后有锣鼓奏乐,演员走在中间。每到一个场地,10多人举起点燃着的灯火,巨龙盘旋腾跃。旁边一人提着轰药(用松香磨粉而成),不时施放烟火,更增添了神幻色彩。接着狮子滚绣球、翻筋斗、上桌子,威武雄壮;竹马队跑马变化各种队形,跑出各种步伐;旱船中姑娘驾起小舟,似在水面上漂荡一样;大头娃主要走在场内戏谑笑闹,增加喜剧气氛。有时还到所在地的单位演出,单位赠以烟、茶、糖、果之类的礼物,放炮助兴,表示谢意。
敲锣鼓,春节期间几乎村村都有。常以“十样景”最有名。其鼓法是:凤凰单展翅,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龙虎斗等。建国以来,组织大型锣鼓队,每当欢送新入伍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时和春节到元霄节期间。锣鼓队(有大钗、小钗、铜锣、大型腰鼓各一)排列有序,响声震天,使人听了顿觉精神振奋。秧歌也是逢年过节演出,是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综合艺术。边跳边唱,曲调是固定的。如《绣荷苞》、《六月花》、《小放牛》等。秧歌演员一般可多可少,乐队也较灵活。这种形式初解放时最为活跃。
剪纸是宜君民间较为流行的一种艺术。逢年过节,农家的窗户上、门楣上、碗架板子上均张贴剪纸。结婚时的洞房、顶棚,墙围上也贴剪纸。图案多为花卉、动物,也有象征吉祥如意的“五福捧寿”、“三星高照”等。在本县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刺绣,这也是农村姑娘炫耀自己心灵手巧的形式之一。解放前一些人的衣服、帽子、鞋和袜子上都绣有各种花卉、鸟兽图案;有的人家制作的枕头、门帘、炕围子上也用刺绣装饰。布老虎、虎头鞋、虎头枕常常作为给小孩作满月的礼品。另外箱子画、庙画、古建筑彩绘等也较普遍。这些民间艺术为农民画的诞生、发展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