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种
秦腔是本县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剧种,在农村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磨面、赶集,常可听到粗犷激昂的秦腔声。清代主要流行在东原地区和五里镇,民国以来,秦腔遍及全县各地。《眉户》戏亦是群众喜爱的剧种,清初流行在本县东原地区(西村、尧生、五里镇)和县城一带。起初为眉户座唱,即坐着唱曲子,道光二十年(1840)后,眉户戏开始由田间地头搬上戏台表演。
同州梆子又叫东路秦腔,民国时期流入宜君五里镇一带,现在很少有人能唱上几句。
二、戏曲活动
清初,县东原区有外来秦腔戏班子活动。在外来戏班的影响下,产生了当地戏班子。尧生乡西舍村的一富户人家,常请外地戏班子来家演唱,后来自办一个小戏班。有十七八个人,多为当地戏曲爱好者。老艺人王吉仓(尧生乡西舍村农民)的师父王贵儿,当时就在这个戏班子里学戏,后来以唱娃娃生驰名。这个戏班子以座唱为主,也排演折子戏。他们除在本地活动外,还常应邀到外乡助兴。后东原区的其他各大村受其影响,均有人招兵买马兴办戏班。西村乡几处古戏楼和五里镇街南北两大戏楼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起来的。
辛亥革命前后至抗日战争时期,常有外地大小戏班、剧团来县演出。在西村、五里镇、榆舍等戏楼演出秦腔、同州梆子、眉户、晋剧、蒲剧、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多派剧种。
20年代,五里镇王运生办了戏班,群众称其为“王营长戏班”(因此人曾当过营长)。班内有几位名角,演出的《三岔口》、《挑滑车》等戏在黄陵、宜君、洛川、黄龙、白水、澄城等地很受欢迎。该戏班大约于1926年解散。抗日战争时期,县立完小在进步教师的组织下,由和义忠、赵汝勤、张文华、杨建舟等主演,排演了《女英雄诱敌计》、《眉户王老四》、《智擒倭寇》等剧目和眉户小戏《祭路》,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宜君解放后,戏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49年正月,五里镇区委派宣传干事王生辉在原五里镇街自乐班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五里镇同乐会。各乡戏班也先后恢复成立。当时除排演了《铡美案》、《周仁回府》等历史剧外,主要排演了《三世仇》、《血泪仇》、《小二黑结婚》、《兄妹开荒》等现代剧,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1950年,宜君县委宣传部长刘树信和文化馆和志勇等合作,以七里镇一离婚案为题材,编出大型现代剧本《王桂英离婚》,由城关业余剧团排演。在当时配合了新婚姻法的宣传,影响很大。1956年县政府以原城关业余剧团为基础,从关中骋请了艺人、教练,又在当地招收了一批学员,组织成立了宜君县人民剧团。在各县演出深受欢迎。1959年,黄陵、宜君合县时,该剧团与黄陵剧团合称黄宜剧团,驻黄陵县。“文革”期间,文化宣传工作严重受到“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1970年至1976年,“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立后,以歌舞为主,歌颂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和“阶级斗争”。改剧团后,全部排演“革命样板剧”,其它剧目、剧种均被禁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剧目、现代剧又重新搬上舞台。1979年至1980年春,县秦腔剧团赴西安演出长达3个多月,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新排演的《下河东》、《囊哉》分别被省电视台、宁夏电视台录像播放。《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和《陕西戏剧》等报刊分别载文评论。同时,农村业余戏曲活动也很活跃,马泉、西舍、尧生、五里镇等业余剧团常在本乡和外乡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建国以来,宜君县专业、业余剧团所排演的传统剧,据不完全统计共有75本,折子戏48出,大小现代剧目49出,移植改编、创作的大小剧目19出。
三、著名演员
罗青云(女),又名罗月花,西安早期女旦角演员,1956年参加宜君县人民剧团,以《二堂献杯》、《藏舟》等折子戏赢得了观众的欢迎。
王发寅,西安市人,1956年应骋来宜君县人民剧团。他戏路很广,能补演各类角色,擅长演老旦。拿手戏是《反徐州》中的花云母。
范彦清,黄陵县店头人,他擅长白脸,在《下河东》中饰的欧阳芳尤为成功。
李秀云(女),临潼县人,1970年进宜君文工团,她擅长演小旦。她扮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杜鹃山》中的柯香、《铡美案》中的秦香连、《游龟山》中的胡凤莲、《庚娘杀仇》中的庚娘等角色,造诣颇高,深受群众欢迎。1980年元月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她在《囊哉》第三场的唱段并经常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