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临渭区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临渭区教育概况(1)

2012-7-12 0:36: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渭南县教育起源无考。明代有书院2所、义学14所,县设教谕、训导管理。清咸丰年间有书院6所、义学13所。辛亥革命前,废除科举制度,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全县有高等小学堂3所、两等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129所,县设劝学所管理。民国时,村办初小(保国民学校),乡办高小(中心国民学校),三十八年(1949)全县有中学5所、小学467所(内有女校4所)、职业学校5所,学生30,325人(其中中学生1,390人),县级管理机构改为教育局(科)。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1949年6月就设教育科,后改为文教卫生科、文教科、文教卫生局、文卫办公室。1979年专设教育局,管理教育事业。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业教育、工农教育都发展很快。截至1983年,有小学524所,初中49所,高中9所,各类专业学校9所。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22,499人,比民国时增长3倍。其中小学学生85,713人,比民国时增长近两倍。初、高中学生36,786人,比民国时增长25倍多。
第一节 幼儿教育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本县设有保育院。至解放前夕有幼稚园两所。
    建国初期,双王村有幼儿班,张胡村有抱娃组。1956年,全县幼儿园(班)发展到12所、16班,幼儿491名。1957年县文教科先后举办过两期幼儿教师培训班,学员200人。1976年,本县成立县幼托领导小组,明确规定幼儿教师、保养员、教养员由教育局负责培训。1977年本县城乡幼儿班、园186个,入班园幼儿学生5,900名。1981年增加到488班,14,647名,本县召开幼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表彰了3个先进集体,11名先进个人,促进了幼儿教育工作。1983年全县有幼儿班、园437个、幼儿学生19,477名。
第二节 小学教育
    清末,初等小学堂设管理1人,由地方官(知县等)和劝学所共同商聘委任,高等小学堂设校长1人。民国后期,实行保教合一,即由联保主任兼校长,校长任教育督导主任,负有指导中心学校和保国民学校的责任。建国后,小学的管理,在公社党委领导下,按学区成立党支部,完小设校长、教导主任、事务;初小设负责人,由公社指定。
    学校
    明代,有书院两所,一是嘉靖五年(1526),进士南大吉从绍兴知府任上罢官回来,建立湭西草堂(今六姑泉址)并讲学;二是县城北的正学书院,光禄少卿史记事在这里讲过学。此外,有14所义学。清顺治至咸丰年间,有五凤、香山、象峰、景贤、渭川、湭西等6所书院13所义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张世英与乡绅在县城内建立一所高等小学堂,景贤书院也改为高等小学堂,同时在阳郭镇建立同善高等小学堂,在崇凝镇建立两等学堂。此后,初等小学堂相继建立,达129所。清末至民国初期,建立悦德、槐衙、崇凝、县立4所女校。民国元年至二十六年,办学之风普及全县,几乎村村都有初小(保国民学校),乡乡都有高小(中心国民学校)。共产党员王璋峰也筹建渭南集成小学,一面传授文化知识,一面传播革命思想。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已有小学467所。经费来源一是校产租金(田租、房租、物租),二是政府拨款,三是学生自费。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提高质量为主,逐步扩大学额、普及乡村教育”的方针下,每年公社自筹一些经费,国家拨付部分经费,小学发展更快,到1983年已达524所。
    学制
    清代学堂的学制是:初等小学堂分5年、4年、3年3种。高等小学堂3年。民国时期的学制:中心学校(即完小)为“四、二”分段制,即初小4年、高小2年;保校(即初小)为4年。建国之后,1952年在北塘小学试点后,全县小学从一年级推行“五年一贯制”①。1953年又继续实施“四、二分段法”(即六年制)。1959~1983年,在重点试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县完小进行学制改革,又实行“五年一贯制”。
    课程
    清代的课程设置是:初等小学堂有修身、经学、历史、地理、国文、数学、体操;高等小学堂除上述课程外,增设图画、音乐、英文,后来又增加了手工课。考试制度有临时、学期、学年、毕业、升学5种,均用积分方法,由教员校阅评分。学期、学年考试加上平时测验分数平均计算。80分以上为最优等,70分以上为优等,60分以上为中等,不满60分为下等,不满50分为最下等,不准升学,不满20分令其退学。民国时期,初小课程有修身、国语、常识、算术、游唱、工作等,高小有公民、国语、常识、社会、劳作、自然、算术、体育、音乐、美术等;抗日战争前后都增设防空常识。考试制度仍沿用学堂的办法。建国后,一、二年级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三年级增设外语。四、五年级增设政治、自然常识。每周上课均为26小时,成绩考核为平时、期中、学终3次,记分均为百分制。
    学生
    民国三十八年(1949)有学生28,935人。建国后,小学教育逐步普及,在校学生大幅度增长,1950年33,573人,入学率为57,7%,1957年51,483人,1964年81,286人,1973年100,801人,1983年85,713人,入学率99.2%,比建国初期学生增加近2倍,入学率上升41.5%。
①五年一贯制——学制的一种,1952年学习苏联教育学的经验,把初小与完小的六年制(四· 二分段制)改为“五年一贯制”。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临渭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渭南经开区水上娱乐世界[图] 临渭区箭峪岭 临渭区元象山(玄象山)
临渭区清明山(龙正山) 临渭区半截山 临渭区奓峪山(大峪山)
临渭区凤凰山 临渭区小峪山 临渭区升子山
临渭区任家山 临渭区月圆山 临渭区黄狗峪
临渭区马鞍岭 临渭区五渠沟 临渭区羊峪
临渭区美食 更多
临渭区民间小吃:芝麻盐
临渭区美食:手指杏 临渭区民间小吃:芝
临渭区特产 更多
临渭区冬枣
临渭区杏 渭南甜桃
临渭区柿子 临渭区苹果
临渭区甜瓜 临渭区打瓜
临渭区西瓜 临渭区冬枣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临渭区概况:临渭区行政区划
·临渭区概况:临渭历史
·临渭区概况:临渭特征
·临渭区概况:渭南市临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临渭区概况: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渭南跨
·临渭区科学技术概况
·临渭区卫生概况
·临渭区体育概况
·临渭区文化概况
·临渭区图书发行概况
·临渭区图书阅览概况
·临渭区电影放映概况
·临渭区戏剧演出概况
·临渭区群众文艺概况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