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本县医疗卫生事业落后,二十年(1931)县城才成立一个卫生院,设备简陋,其余是私人开设的18家中西药房。抗日战争时,私人开业的医院3所,诊所5所。至于乡村小镇私人药铺、诊所,技术低下,诊费昂贵,能看起病的,多是一些贵富之家,穷人有病不是进庙烧香,就是算命卜卦。建国后,1953年就设立文教卫生科管理此项工作,后改文教卫生局,1977年后专设卫生局。先后建立四级44个医院,其中,地区医院1个、县医院2个,地段医院7个、公社卫生院34个。此外,中央、省、地、县各厂矿、机关、学校、事企业单位也办起医院、诊所、医务室92个,共有医疗卫生人员3,009人,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以作一些较为复杂的手术,基本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第一节 医院
本县境内有四级医院共44个,即1个地区医院、2个县医院、7个地段医院和34个公社卫生院。
渭南地区医院:是我省东部一所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医院,全区医疗指导中心。它的前身是民国时的渭南县卫生院,建国后扩建成渭南专区人民卫生院。1956年交县,改名渭南县人民医院。1962年又改为地区医院。现有职工496名,医技科室8个,临床科室12个,病床300张,日均门诊800人次。1983年,在全省12所重点医院7个项目的检查评比中,其行政管理、门诊急诊、病房诊疗、护理等4个项目分别被评为先进集体,并受到省卫生局的奖励。
渭南县第一医院:建于1976年,开始称渭南县医院,1980年,改名为第一医院。下设7个医技科室,有职工142人,病床110张,大型医疗器械158台(件),年门诊60,000人次。1979年妇产科被评为全地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出席了陕西省计划生育先进代表会。
渭南县第二医院:前身是渭南县第一联合诊疗所,建于1951年,由私人开业的3个医院、3个诊疗所联合而成。1954年,加入了两个私营药房,改名渭南县联合医院。1960年又将城关镇中医医院并入。“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工农兵医院。1972年由集体所有制变为全民所有制,1980年改名渭南县第二医院。有医技科室12个,大型医疗器械47台(件),职工95人,病床50张,年门诊10万人次。1979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出席了陕西省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
地段医院:全县共7所,均系全民所有制的区域性医院,始于1970年成立的党集医院。1972年,故市、官道、阳郭、崇凝、下吉、大王在原公社卫生所、联合诊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地段医院。截止1983年,7个地段医院共有职工204人,病床146张,除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外,还可作阑尾切除、人工引产、接骨等小手术。全县广大群众就近治病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公社卫生院:是卫生系统的基层单位。1952~1955年,先后有5个公社建起公办卫生所,接着,许多个体开业的医生经过批准在各集镇办起了41个联合诊所。1959~1966年,中西医进行联合,公办卫生所与联合诊所合并,此后,34个公社都有联合诊所。1972~1977年全县医疗单位体制改革,将无地段医院的28个公社的联合诊所转为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卫生院,由县卫生局和所在公社双重领导。除业务科室外,一般配有卫生防疫、合作医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至1983年,共有职工278人,病床59张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都可以治疗处理。1983年12月,官底公社卫生院被评为陕西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第二节 医生
清代,辛市里人曹文远,擅长中医,精通脉理,在本县乃至朝廷名噪一时。邱天成研究脉理,著了《痘疹仙传》,流行于世。民国时期,中医苌延寿、陈思林、耿吉安、张志道、李映南、郭贤益、王炳坤、李树松、刘仁山、李成木,西医段兆吉、顾佑民、雷动之,在群众中和医学界享有一定声誉。建国后,县境内中央、省、地、县各厂矿、机关、学校、事企业单位办起92个医院、诊所、医务室,共有医务人员1,175人(其中主管、主治医师、药师114名)。县级医院、地段医院、公社卫生院共有职工7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76人(含主管医师3名、主管药师2名、主治医师12名)。
1968年合作医疗兴起后,全县农村涌现出了1,045名赤脚医生即乡村医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医技水平,县卫生局采取“医院办学,分级培训,全面普及,不断提高”的办法,即由县卫生学校、县一、二院办一年制的提高班,地段医院办短训班,公社卫生院办例会学习班。从1971年至1981年共办25期,56班,先后培训3,552人次,经省、地、县卫生局考试,成绩合格者906人,发给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证书》和《中医士资格证书》。他们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能进行诊断和处理,有些女赤脚医生能做新法接生和节育手术。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