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流传的剧种有秦腔、皮影(碗碗腔)、眉户、花鼓、豫剧、马戏等,但长期流行的是前三种。
秦腔:民国时期,县城有庄正社、庆义社两个私营专业剧社。1937年以后,下邽镇简安国办了建国剧社。建国初期,戏剧事业有所发展,县城有新民、新中两个剧社。不久,新中剧社迁到外地。新民社分甲、乙两班向群众演出现代戏《白毛女》、《穷人恨》、《大家喜欢》,新编历史戏《打虎计》、《红娘子》,传统戏《苏武牧羊》、《卧薪尝胆》、《五典坡》(后本)、《劈山救母》等,并编了新戏《张兴荣》。1956年,陕西省举办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余巧云在《铡美案》中扮演秦香莲获演员一等奖,田正武扮演陈世美获演员二等奖。
1959年,省公安厅文光秦剧团下放到本县,和新民社合并为渭南秦腔剧团,1961年底被地区接收,改名为渭南地区秦腔一团。1971年,渭南县又成立文工团,1980年改为秦腔剧团,先后排演传统戏《十五贯》、《生死牌》、《四进士》、《窦娥冤》、《孙安动本》和新编历史剧《青丝吟》等。1981年7月,在地区举办的青年演员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员赵亚玲获一等奖,田莉获二等奖,张永利、敬小花获三等奖。
本县除了县剧团外,常驻的还有渭南地区秦腔一、二团。一团是1961年接收县剧团发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演八个“样板”戏。自1977年以来排演了传统戏《十五贯》、《三滴血》、《铡美案》、《回荆州》,新编历史剧《长虹剑》、《秦王剑》,现代戏《枣园沟》等。演员余巧云、张彩香、贠安民、阎瑞民等先后受到了省上的奖励。二团是1981年成立的,正在培训阶段,还未对外演出。
农村业余演出,民国时期就比较活跃,出名的有阳郭的贺三彪子、曹峪的南山王办的戏班。建国后,下吉、田市、龙背、崇凝、大王、阳郭、双王、故市等8个公社,先后建立了业余剧团并保留至今,定期或不定期为群众演出。
皮影:碗碗腔调,结构完整,行装简单,5人(前首、签子、帮签、二股弦、后台)一台戏,曲调优雅,为群众所喜爱。民国时期,官底公社萧前村杜生林,演唱出名,被称为“一杆旗”。他的徒弟萧敬文被誉为“十四红”。交斜公社官庄大队谢德龙,嗓门宏亮,操得一手好月琴,青年时就名震渭北。建国后,官底萧前村的皮影一直活跃在渭北各地,萧前村被人们称为“皮影村”。
眉户:民国时期由华县传入本县少数村庄,逢年过节,间或演出。建国后始兴盛,特别是华阴移民迁来之后,演唱更普遍,已成为人民喜爱的剧种之一。
花鼓戏:主要分布在花园、三官庙两个公社,由迁入本县的商洛移民带来,过去也曾在春节演过,后因无人继承而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