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志》(道光本)载:柳院书声、石潭擂鼓、瞿塘晴雪、青平烟雾、谷口流霞、双峰横黛、延关飞渡、铁门天险为延川八景。
柳院书声 景址在县城西北高阜,即现城关小学处。当年登峰书院杨柳成荫,春和景明,书声朗朗。文庙奇伟典雅,学子谒庙吟咏,文人来去频频,动静交融,汇为景观。后随庙毁柳伐,古景不存。
双峰横黛 位于县南稍道河乡古里村附近的白浮图寺。清道光本《延川县志》载:“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其中有一较大冢,南北各有一小丘,被看作“双峰”。四周群山环绕,连绵起伏,每逢云落雾起,欲晴欲雨,远望黛色环绕双峰,如临仙境,且景色四季变换,一日三色。因其四时风景变幻莫测,雨后风光媚人,被列为境内八景之一。现双峰不复存在。
瞿塘晴雪 地处县城西3.5公里处石沟湾(亦名七里湾)。明隆庆四年(1570)碑记载:“延川城数里许,有隘地为两山合抱,一水夹于其中。”两山者,南为宝塔山,半山有真武庙残址,北为官道山;一水指站川水(文安驿河)。大有“两山排挞天门开,一水逶迤暗处来”之势。站川水经此转一大湾,长约200米,自然分为六级。最上水流平缓,仅能没脚,清澈见底。接着是一道石坡,水到这里,一泻而下,微击两岸,其声如琴似磬。以下为一段石峡,水进石峡,激流涌注,其声如鸣洪钟,浪似雪花,银光闪耀。过了石峡,豁然开朗,河水奔放而出。接着又是一处瀑布,河水飞流直下,水石相击,犹如碎银飞溅。最下有一石潭,深不见底,水到此处,涟漪微起,微波击岸,悦耳动听。其地山青水秀,形若长江瞿塘,故历来有小瞿塘之美称,向有文人墨客游观,并题名留诗。嘉庆时县令张炽题诗三首,留下“峡中水急湍,天外听传声”、“欲业千山碧,生成一线天”的佳句。明朝江南巡抚徐景衡因观景而丧生潭中,石壁镌有“江南徐景衡殉处”七字,50年代字迹可辨。70年代中期以来,因修建采石,某些景观被破坏。
石潭擂鼓 地处县城南1公里处石枣钵潭(曾名响水潭)。传说潭底葬大夏王赫连勃勃。旧县志载,石潭东岸原有夏王庙,早已毁迹。清涧河流经此处,河槽形成石峡,宽约7米,深近4米,长约66米,河道猛降,水流直下,形成瀑布,声响洪大,如天公擂鼓,有摇山撼川之感,路人闻声视流,不禁寒栗。瀑下石潭,呈椭圆形,长约56米,宽33米,腹大口小,状若钵盂,故日石枣钵潭。其水长流,其鼓常擂,经久不衰,叹为景观。1968年,在河槽上游筑堤截流,开渠引水,建小型水电站,使河流水量减少,声响削弱,今石潭犹存,鼓声不闻。
谷口流霞 位于土岗乡雷家岔村——清涧河注入黄河处。清涧河流至雷家岔村遇一石峡,宽仅7米,高约8米,长300余米。石峡两岸,峭壁嶙峋,水经此处,遇阻而潜入峡底,峡窄水急,前阻后涌,惊涛怒吼,水石相撞,其声如雷鸣。石峡尽处有一跌潲,高约4米,河水飞流直下,碎玉乱飞,洒入石潭。潭深约13米,至黄河长约40米,微呈梯形,越近黄河处越宽。两河交汇处,黄河水流急速,清涧河水受阻折入潭中,形成一个极大的旋涡,旋转三四圈,才随黄河水流去。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天;清涧河徘徊荡漾,回旋不息。若夕阳斜映,则色彩斑斓,霞光流射,变幻莫测,气象万千。谷口流霞,壮丽非凡,为延川景观之一,而且保存完好。只因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故少为人知。
延关飞渡 位于县城东35公里处延水关村,即延水关渡口。延水关,宋称永宁关,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渡口原为天然小港,旧称船坞角,古今商旅不绝。春夏如有客人过河,船手解缆操浆,驾船而行。船至河心,犹如一叶小舟随波逐浪,上下起伏。众水手须齐心协力,方能渡过河心,稍有疏忽,就会被激流冲出很远,令船中客人前俯后仰,提心吊胆。越过河心,水浅浪微,船手悠然自得,客人余悸渐消。深秋水面增宽,波涛不惊,行船安全。两岸地势险要,风景绮丽,游人骚客,士人官宦,络绎不绝。80年代中期,延水关码头与黄河东岸山西永和关码头竣工,始有机船引渡,安全迅速,“延关飞渡”名副其实。
铁门天险 位于县西35公里处禹居乡蒿岔峪村,又名禅梯岭、雁门关、天门关、合峪关。此处有一古驿道,1937年前仍为延安通往绥德、内蒙古等北方边塞的咽喉之地。禅梯岭山势险峻,道路蜿蜒,唐代在山口砌石洞置关设防。山关形似鸿雁展翅,气势磅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相传宋杨延昭屯兵于此。明嘉靖三十年(1551),此处筑有城堡和两座烽火台。斗转星移,时历千数百年,然而“层峦叠嶂”,雄山古道依然,古城旧堡残迹犹存。
平川烟雨 据清道光本《延川县志》载,位于县城西北20余里处即青平川黑龙关乡马家坪村西双芽岔至关庄乡甄家湾一段河谷。深涧曲崖,渐通平旷,每逢秋天,川水盈盈,傍岸树林阴翳,烟雨濛濛。此景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