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舞台
韩城大的村镇,古时都建有庙宇,戏台多修建在庙宇中。一般一庙一台,但也有如城隍庙、高神殿,建有两座或4座戏台的。建台最多的村是西贾村,一村就有7座戏台。解放初,全市共有古式戏台290多座。其建筑年代大多在明清之际。城隍庙戏台建于明隆庆年间,明嘉靖十年(1531)始建,隆庆六年(1572)建成。
古式戏台在抗战中被部队修筑工事时拆毁了一部分。解放后,在1958年“大跃进”年月,又拆除了一部分。“文革”中,作为“四旧”破坏得更多。仅保留的旧式戏台只有36座,且年久失修,残破不堪。
第一座室内剧院是1958年兴建的“韩城县人民剧院”。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设座位800多个。1983年,原址改建为韩城电影院。1976年建成了韩城影剧院,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设铁架座椅1264个,是韩城设备较好的影剧场。随着工矿企业和乡镇文化站的发展,全市共有大型舞台和室内剧场64座,其中有室内影剧场9座,室内电影院1座,无座露天舞台54座。
第四节 演出
韩城市人民剧团自建团以来,共演出传统剧目42本,40折;新编历史剧目54本,8折;现代戏43本,中小戏13个(其中有创作剧目6个)。34年来,共演出9520场次,观众达2515000多人次。
1959年韩、合两县优秀演员组成的“联合一团”排演的线腔《白汗衫》,赴省参加国庆献礼演出,颇受好评。郭沫若亲临剧场观看了演出。翌年,《白汗衫》又赴省参加了小剧种会演,旦角演员赵引莲灌了线腔唱片。1962年,剧团上演了移植秦腔剧《三打白骨精》。在县城西街剧场连演40多场,场场爆满。后转场渭北及晋南,连演300余场,风靡一时。1973年,由蔡志诚、赵淑湖主演的《山鹰》,使沉寂多年的韩城舞台重新活跃。1977年传统戏开禁,老演员孙正国、赵引莲演出的《铡美案》又一次在全县引起轰动,连演上百场而不衰。1978年,剧团以创作剧目《走谷城》参加渭南地区戏曲调演。侯佐千、赵引莲、杨百科均获演员三等奖。1980年,渭南地区举行中青年演员会演,青年演员赵淑湖以《江姐》选场获演员二等奖。1983年,剧团承包后,赶排了移植秦腔现代戏《嫁不出去的姑娘》,在县城连演18场。后又到大荔、渭南、临潼演出,场场满座。1984年后,剧团经营情况出现低潮。1988年后,随着青年演员表演水平不断提高,演出经营状况又出现转机。1989年,县人民剧团演员刘蕊芳在陕西省青年演员“公主杯”电视大奖赛中获二等奖,王文芳获三等奖。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