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剧团
专业剧团的筹建,开始于民国11年(1922)王义安组建的眉户剧团。他把“地摊子”眉户搬上了舞台。因演员多是业余出身,功底较差,但唱腔较好,五年后散班。后王义安又成立了蒲剧班,在庙会上为群众演出。同期,贾成三的蒲剧班也在各地不断演出。民国22年(1933),东高门张世五等人成立了一班同州梆子戏,在渭北招徒30人,学习一年后开始演出,活动约10年左右散班。民国28年(1939),艺人马老五、马青山、刘福堂、吴满堂、高升堂、郭宝升等人集资,成立了三义蒲剧团,人称“三堂二马熬一锅(郭)”。在韩城、山西活动近10年多。须生“顶门”、青衣“月里娥”演唱技巧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剧团解放前散班。
对韩城剧团建设影响最大的是民国31年(1942)成立的韩城秦剧研究会。该会由张孔博倡导,苏资琛任名誉理事长,演员有刘成科、贺斌、薛永元、樊士英、刘秀梅、薛敏学等,先后5年多时间,曾演出过《五典坡》、《胭脂案》等传统剧目及数十个传统折子戏。民国34年(1945)8月,原研究会演员樊士英在当时县工会会长张孔博支持下,成立了韩城县工会秦腔剧团。半年后,由贾守谦、黄百川接替顶班,改名为韩城民光剧团。民国35年(1946)冬散班。解放后,1950年,东赵庄冯铁坚、强明超等人成立了演秦腔传统剧的韩城文艺宣传队,主要演员有姚鸣中、王尚智、侯振华、王俊民、张德鸿、康守义、高抗生等,但不久便散班了。1952年,王义安及张金玉等人,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成立韩城县新民剧团。初建团时,剧团为私营性质。1954年,剧团经过整顿,改名为韩城县新民剧社,为民营公助性质。1956年,在西安招新生30人。同年12月,县人委给剧团拨款1.3万多元,购买新戏箱,从此剧社面貌一新,工作步入正轨。同年,剧团改为集体所有制性质。
1959年,韩城、合阳合县,成立韩城县戏曲剧院,下设三个团,原韩城县新民剧团为二团。同年,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将线腔搬上舞台,一、二团又组成联合一团。1961年韩、合分县,剧团又恢复原建制,改名韩城县人民剧团。1963年渭南专区戏曲管理委员会成立,韩城县人民剧团编为渭南专区秦腔六团,由专区统一领导,常驻韩城。1967年,渭南专区戏管会撤销,剧团又恢复为韩城县人民剧团。在此期间,剧团有赵引莲、周来锁、王惠芳等演技较好的演员,为韩城剧团的全盛时期。
“文革”中,剧团的“造反派”相互争斗,停止演戏,到1970年方恢复演出,并重新招生培养。
1977~1981年,传统戏开禁,剧团青年演员开始成熟。1983年,剧团实行承包责任制,政府只发70%的工资,剧团自负盈亏。经改革整顿,排练出新的剧目,演出后颇受欢迎,引起省、地主管部门的重视。1984年4月,经市文化局重新调整,至1986年演出正常。1989年,市艺校培养的学员陆续毕业、登台演出,市人民剧团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得到扭转。
韩城业余剧团传统悠久。早在民国20年(1931)至25年(1936),冯光波等人即在上官庄学校先后组织了晨钟话剧团和国光话剧团,自编自演,宣传抗日。冬闲时,农民排练的“家戏”,多在春节时上演。解放初期,各乡成立了不少业余剧团。1985年全市20个乡镇中18个乡镇有业余剧团58个,包括秦腔剧团49个,蒲剧剧团4个,碗碗腔皮影剧团4个,线腔剧团1个。井溢村秦腔剧团、城北村秦腔剧团、城南村秦腔剧团是全市业余剧团中的佼佼者,共同特点是骨干力量强,服装道具全,保留节目多。井溢村业余剧团,成立30多年来,自编现代剧目260多个,演出各类剧目400多个,历年参加演出人员达300多人。自编自演的《迎春花开了》、《老家长让贤》等,均受到群众的好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