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放映单位
民国27年(1938),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回韩,带了一部无声电影放映机,在城内及芝川、谢村、仪门等地放映。这是电影第一次进入韩城。解放后,1950年,黄伯川经营的新民面粉厂,从西安运回了阿房宫电影院旧放映机,在本市首次放映了有声影片。1954年,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十八队分配到合阳县,负责合阳、韩城、澄城三县的电影放映工作。1956年4月,省文化局组建的陕西省韩城县电影队成立,负责全县城乡的电影放映。1957年,韩城电影放映队第二队成立,一队负责县北,二队负责县南。1961年,龙门、昝村、王峰、龙亭公社电影队相继成立,县电影队全部撤销。1964年,将龙门、昝村、王峰、龙亭电影队转为县电影管理站经营,并将名称分别改为县电影放映队一、二、三、四队。1970年,成立了第五放映队。1976年,全县17个公社相继成立了公社电影队,县电影队又全部撤销。1980年7月,韩城县电影管理站改名为韩城县电影公司,是负责全县(市)电影发行、放映、设备维修、器材供应的综合性专业公司。截止1989年,韩城市电影公司管理的放映单位共54个。拥有35毫米放映机的单位12个,对内开放俱乐部7个,开放性俱乐部3个,专供放映单位2个。有16毫米放映机的单位42个:对内放映的2个,专供放映的3个,乡、镇文化站放映点15个,个体放映户22个。
第二节 影片发行
1958年以前,影片发行工作由省文化局直接管理。1960年县电影管理站成立后,影片发行由县管理站代管。1969年1月起,电影管理体制改变,16毫米影片由县管理站(电影公司)发行,35毫米影片由渭南地区电影公司发行。
影片发行收入1974年以前全部上交。1975年,给县站留5.7%。1980年留12.5%。1989年留11.4%。1966~1976年,共发行影片110部,收入20.1万元。年平均发行影片11部,收入2.1万元。从1979年开始,电影发行量迅速增长。当年发行影片98部,收入24.98万元。1985年发行影片112部,收入27.48万元。1989年发行影片108部,收入24.13万元。在改革的10年中,共发行影片1100部,收入245.6万元,年平均发行影片110部,收入24.56万元。和“文革”10年比较,影片发行增长10倍,收入增长12倍。
第三节 电影放映
1956年,韩城电影放映队只有16毫米的放映机一架,在露天映出。全年共映出182场,观众11.2万人次,放映收入7600元。1960年,县城内东寺电影院落成,设有连椅座位951个,35毫米座机1部。从1961~1965年,四个电影放映队共映出10970场,观众521.8万人次,放映收入33.54万元。年平均放映场次2194场,观众104.3万人次,收入10.71万元。
“文革”10年,电影机构瘫痪,放映事业消沉,年平均放映电影2612场,观众115万人次,收入12.32万元。当时看电影曾被当作“政治任务”摊派,即使如此,电影放映的场次和观众与1965年比,也增长甚微。1976年,下峪口电影院建成,设有单人翻板座席1000个。同年,全县电影放映场次达到11394场,观众达1038.6万人次,第一次超过千万人次,放映收入40.05万元。印度影片《流浪者》在韩城放映4天,共映出38场,观众4.6万人次,收入9000元。
1979~1989年,新建成千座位以上的有市电影院、矿务局俱乐部、桑树坪矿俱乐部、下峪口矿俱乐部、韩城电厂俱乐部、铁路俱乐部。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开放电影院2个,对内开放俱乐部4个,设座位7200个,拥有35毫米座机6台。10年间,电影放映年平均场次为10467场,观众862.96万人次,收入42.96万元。1989年放映彩色故事片《开国大典》,市电影院4天放映20场,观众达1.8万人次,放映收入高达1.44万元。和“文革”10年比较,放映场次增长4倍,观众增长7.5倍,收入增长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