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全县各公社均办起了文化站,大部分大队办起了文化室。原东风公社(孟塬镇)文化站,有图书、报刊阅览、黑板报等,全社25个大队成立了文化室。该文化站还选调20多名文艺骨干组成业余文工团,排演文艺节目,自编自演了现代戏《深翻地》,第一次用皮影老腔调在大戏舞台上演出,赴省演出时,得到省文化领导部门的肯定。1959年,该站办起了对外营业的书店,并发动农民进行诗歌创作,掀起了农民作诗的热潮。当年公社将广播、喇叭交由文化站负责,并增设发电机,建立了放大站,达到队队通电话,户户安喇叭,每天按时播音,向农民宣传政策、播放文艺节目。1959年7月,省有关部门在孟塬管区召开了喇叭入户现场会。1960年后,全县各乡镇文化站均自流停办。
1980年,敷水文化站重建。次年筹建敷水文化大院和影剧院,占地4亩多,总投资32万元,建筑面积970.8平方米,为本县第一个设备全、功能多的乡镇文化站,1983年落成。1981年,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均相继重建。其中华山镇文化站占地3亩多,形成文化大院,其影剧院可容纳800人,有图书室、科普讲座室,桌凳黑板俱全,藏书800多册,有露天体育场、电影放映机、录相机、录音机、照相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0余种文化体育设施。桃下镇文化站集资5万元,占地1亩,建房15间,有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相机、图书室(藏书1700册及报刊12种)、科普讲座室(配桌凳24套),成为桃下地区群众学科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多功能活动中心。有“四室一场”、活动经常的还有观北、岳庙、硙峪、孟塬等乡镇的文化站。其他3个乡镇亦建有“两室一场”文化站。1987年,3个返库移民乡的文化站虽尚未建成,但文化活动已很活跃。五合乡在东阳、南严两村建立了文化室,有图书、报刊,并开展球类、棋类、秋千等活动。1989年,该乡代表华阴县参加陕西省文化厅等单位举办的“钟楼杯”广播演唱大奖赛,贠振鸣获个人一等奖,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录制了磁带;孟军礼获三等奖。
本县有利用春节和重大喜庆活动举行各类民间艺术表演的传统,或集中于县城或分散各村社举行。1985年元宵节,本县举办了大型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历时3天。白天社火表演,晚上集中7台皮影、两台录相、8家锁呐队、1台木偶在县体育场进行表演,街道则举行大型灯展、猜谜、花火等娱乐活动。观赏者数万人。
至1990年,本县有录相放映队(站)13个,书报摊点16个,歌舞厅、乐队各2个,电子游戏7家,民间乐队5个(乐手43名)。其中桃下镇有一支农民管乐队。这些民间乐队常年活跃于城乡。起初由于疏于管理,录相、书刊出现过一些有害内容。后本县有关部门每年都组织检查整顿。几年来共收缴黄色书刊1400多册,没收录相带87盘,建立了文化市场管理机构,订立了管理制度,向经营者发放了许可证,净化了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