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自开发以来,代有修葺。小规模整修多由道教自发进行,资金来源靠香火收入。大的建设工程,则由政府投资。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华山建设非常重视,陕西省几任领导多次视察华山,指示成立专门的华山规划领导机构,制定华山建设规划方案,并拨款对华山道路、庙宇等进行整修。1978年10月,陕西省委书记李尔重登华山,书写了“南天门”匾额,起草了《华山情况汇报》。自此,华山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第一节 景区规划 华山建设是一项总体工程,但过去的建设均无总体规划和布局。 1960年,原西北设计院洪青总工程师负责的规划小组,提出了《华山建设规划方案》,这是华山建设的第一份规划方案,此间,西安市副市长杨晓初曾委托西安公路学院草拟了道路设计方案。1985年,华阴县政府委托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开始编制华山建设规划。次年7月8日,对规划草案进行了评议,形成《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议会纪要》。1978年规划完成,名为《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这是华山建设有史以来唯一全面的总体规划。该规划设计内容包括: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部分景区景点、旅游镇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规划确定的景区范围是:南界至秦岭分水岭。东界沿杜峪河西的分水岭向南至干秀湾东的分水岭。西界沿瓮峪西的分水岭向南至赛华山。北界县城北新建公路南。总面积148.4平方公里,其中山岳地区136.5平方公里,平原地区11.9平方公里。其影响地带和保护地带范围是:平原地区向东沿盂塬塬畔及古驿道延伸,包括西汉京师粮仓、西泉店、古潼关、黄河湾、风陵渡;西至柳叶河,并沿古驿道向西延伸至敷水镇。规划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以华山主峰和其他向北延伸的脊岭为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结构的主体,自西岳庙,沿古柏行,经玉泉院、华山峪、青柯坪、北峰到主峰的这条路线作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轴线。开辟主轴线东侧黄甫峪和西侧仙峪两个景区,恢复和再现历史上的名胜点,同时开辟新景点;保护大上方和北斗坪的历史面貌,恢复大上方的唐代古道;开辟白雀寺经三耳岔,玉柱峰峰麓、青柯坪、千尺而攀登主峰新的步行路线;统一组织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景点组群,使之与山岳区的景观形成统一的整体。 开辟干岔台、喜秋、干秀湾的度假村和黄甫峪两岔一带的登山活动区。三公山、三凤山及其黄甫峪以南山区作为植被规划和保护规划内容。第二节 道路拓修 据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以前,华山无路可通,人们只能“朝北斗,望华山”。春秋时,秦昭王令工施钩梯,从黄甫峪攀上华山,可谓人类登华山创举,也是见之于史册最早的一例。汉时,传说卫叔卿也是从此登上博台的。这说明人们还没有从华山峪找到攀登主峰的道路。 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道教在华山兴盛,登山探险的人逐渐增多,道路也逐渐开辟。至唐代,人们尝试在千尺处凿石窝。直至明清以后,千尺登山路才得以逐步完善。据王宏撰《修华山路碑记》载:清康熙十年(1671)“戊午夏五月二十七日,狂风骤作,暴雨如注,华山诸瀑汇而泛滥,坍没殿舍数百间,路为之塞堵,羽士募化重修。”据《修西岳庙并修山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鄂海奉币金”对险路进行过一次大的整修。此后,小的整修进行过多次。今老君犁沟留有清雍正年铁桩。民国时期杨虎城主陕期间,曾对华山险路进行修整,并增设铁索多处。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县人民政府亦进行过多次拓修。 华山道路可分为山峪道、侧坡道、山项道和山顶环道。山峪道自峪口至青柯坪。长4.59公里,高差737米(436米—1200米)。每遇山洪,道路辄毁。长期以来,人们上山只能踩石涉溪;侧坡道,也叫山腰道,青柯坪至北峰,长1.27公里,高差370米(1200—+1575),平均升坡为30%,险要地段升坡在80%以上,行人多在陡峭的山坡迂回上爬,路面多系石阶,宽约一米,千尺、百尺峡、老君犁沟在此路段;山岭道,自北峰至金锁关,长1.29公里,高差375米(1575—1950),平均升坡为29%。上天梯、擦耳崖、苍龙岭在此路段;山顶环道,全长3.28公里,最高差204米(1950—2154),平均升坡为17%。路随峰势有升有降。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华山由“名贤羽士潜修之所,善男信女朝参之地”,成为天下向往的旅游胜地,客游量逐年上升。1979年至1978年间,客游量由13.5万人增至近50万,游览高峰期,日游客量可达2万余人,与日俱增的客流量促进了华山道路建设的步伐。 修改玉泉路 玉泉路是新西潼公路至玉泉院门前的一段路。原是一条弯曲的乡土路。民国八年(1919)冯玉祥驻华阴玉泉院曾命士兵拓宽。1982年8月,由县政府副县长张觉民主持,将此路西移拓宽,次年6月完工。全长670.4米,宽12米,南端铺成条石路面,长115米,余为沥青路面。路的东西两旁各砌一条片石沟,以便排水,计用片石74立方米。共完成基路土石520立方米。在截弯取直过程中,征用土地9.3亩,搬迁房屋46间。全部工程投资25.09万元。 拓修进山道路 原登山路前段在峪底,步溪踩石,无固定之处,至十八盘以上方有固定的狭陡路,游山旺季,由于游人猛增,常发生“绣”事件。1983年5月1日,华山游客达25000多人,千尺发生“绣”,20多位游客被挤出石阶跌伤。时恰逢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登山,30多位同学奋力抢救。《光明日报》于11月1日以《华山抢险记》为题,详细报道了抢险事迹,随后《人民日报》又在12月6日、次年的元月3日发表文章。为了游客的安全,县政府曾多次呈文,要求拨款修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1984年3月11日写信给国家旅游总局局长韩克华,指示尽快安排华山路拓修。韩克华3月14日复信给胡乔木,汇报安排人员、制定方案、改善华山进山路安全措施等事宜。同年4月,中、省、地、县四级领导同志进入华山实地考察,5月31日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华山进山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常务副县长何元庆任指挥,赵新民、高友仁、王自成、李汉武为副指挥,县政协主席张觉民、渭南地区建设局工程师冀治文任顾问。7月完成设计方案。8月1日正式动工。工程先由千尺开始,设计全长12公里,总投资212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80万元,省政府拨款32万元,1985年8月底竣工。计用施工队37个,民工1700余人;开凿土石8500立方米,宽3米,石阶万余级,宽1米至1.8米不等。新辟回心石、千尺、百尺峡、上天梯等复道5处。建桥5座,有五龙桥,响水桥、青柯桥、二仙桥、莲花桥。凿涵洞21孔,架石栏铁管3850米,筑防险坡堤13处。此道路拓修,为华山道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竣工后本县政府在山口立石碑一通,详记其事。 附:胡乔木给国家旅游总局局长韩克华信件全文: 克华同志: 华山抢险事迹,实属壮举。但今后此种险情,仍将有经常发生的可能。这对我国旅游事业的信誉,确有很不好的影响。不知旅游总局或陕西省对于华山登山险路的拓宽和安全条件的改善,是否已计划和已否安排施工?亦不知此类工程究属旅游总局管辖或地方管辖?这个工程虽很艰巨,所费可能不在少数,但为游人生命计,又非解决不可。否则即使每次险情都有英雄群体挺身而出,仍难保证没有伤亡甚至更大伤亡,到时不但仍需解决,且难免发生责任问题。这个事不关己的问题,在我心头经常盘旋。因此,冒昧地询问一下,很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此事早已开始实际处理,因此信必要的答复。又,类似惊险胜地可能还有,并希与有关地方共商保安措施。 胡乔木 1984年3月11日 附:韩克华给胡乔木复信全文: 乔木同志: 来信收悉,我已将您的信印发给党组同志了,并进行了研究,认为您在信中提出的关于华山登山隘路的拓宽和安全条件的改善问题,使我们深受教育。过去我们主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国际旅游上,对西安的旅游点的建设比较关心,但却没有敏感到对华山的必要的修建和改善及安全条件的问题。因为这事关游人的生命,绝不应忽略,我们在这一带有政治性问题上太麻木了,要深刻记取此教训。今后对一些接纳游人较多的名山,要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做好游客的疏导和保安工作。我们原来还有一个思想,自认为已决定在泰山、黄山、峨嵋山建设架空索道,其它山就暂不搞了,却不知像华山这样的险情关系到游人的生命安全,不进行必要的修建是不行。关于华山的问题,我先给陕西省长李庆伟同志通了个电话,接着于4月份派我局计划司长率领熟悉工程和园林的专家同陕西省政府的同志一起去华山考察,如果陕西省已有这方面的资料,那就更好了。然后共同提出拓宽登山隘道和改善安全的措施。投资我们提供一部分拨款,其余由陕西省政府解决。容有具体方案后再向您汇报。 今附上一份拟向中央书记处汇报旅游工作的提纲,请收阅,有何不妥望批评指正。 匆草书 布礼 韩克华 1984年3月14日 新开朝元路此路是由玉泉院向西,通往华山火车站的一条新开路,因路经朝元洞而得名。路未开通前,游人常沿陇海铁路进入山口,时有火车撞人事件发生。为保游人安全,1986年12月,由常务副县长何元庆任第一团长,县人武部部长惠永武、政委范恩全任团长、政委,组成民兵团进行施工,次年4月底完工开通,共投资人民币30万元。该路宽2至3米,长2.5公里。为水泥卵石路面的园林小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