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民歌 本县民歌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曲调优美,主要有山歌、号子、小调、花鼓歌、风俗歌等。
山歌 山区劳动人民在劳作时或在上工、收工途中喊唱,分高腔和平腔两种。高腔山歌音调高而尖,多用假声,节奏自由明朗,并附加吆喝性喊句,故俗称“喊山歌”或“吼山歌”。平腔山歌曲调优美柔和,节奏较整齐,近似小调,常用于抒情,可一人独唱,也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多流行中、高山地区。
号子 在强度较大的集体劳动中喊唱的一种歌腔。如打夯、拉船、抬重物时,有节奏地喊号子,使众人力量集中,步调一致。同时,因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气氛热烈,声调高昂,粗犷奔放,使人精神大振。音乐与动作配合默契,繁重劳动带上舞蹈色彩,给人以美的感受。此形式多出现在中低山地区。
小调 曲调优美,节奏平稳。歌词反映生活面宽广。有反映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有抨击封建婚姻制度的,有反映爱情生活的,有传授生产、生活、科学、历史知识的,也有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的。
花鼓词 主要在玩彩莲船时演唱,曲调欢快,并配以音质响亮的锣鼓点子。其歌词一部分是流传的,而大部分为临场即兴创作。
风俗歌 包括孝歌、嫁歌、立柱上梁歌和送财神歌等。其中孝歌流行最广,在办丧事时唱,并配以清脆响亮的锣鼓声。风俗歌同小调花鼓词一样,全县流行。
戏曲音乐
汉调二簧 又称土二簧,其音乐可分西皮(下调)、二簧(上调)、反二簧(阴调)曲调。每种又分倒板、一字、二流、三流、浪尖等基本曲调,艺人们根据剧情配调和变调。除基本曲调外,还有大开门、小开门、游调、浪头等过门曲调。
八岔 有“阴八岔”“阳八岔”两种。是以民歌为基础演变而成的地方小戏,如《站花墙》《吴三保游春》《蔡鸣凤辞店》等。其特点短小、活泼、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原无文场乐器,只用打击乐器伴奏过门,1950年后,才加进管弦乐器伴奏。
曲子 即陕南曲子。以围坐清唱形式,常出现在祝寿、闹洞房、节日联欢或茶馆中,三弦伴奏,瓷盘或牙子板敲打击节,多为自弹自唱或一人唱众人和,气氛热烈。曲调分曲牌体和民歌体两种:曲牌体有月头、月尾、背宫、紧数、慢数、剪剪花、打洞、三朵花、太平年、钉缸、银纽丝等;民歌体有虞美人、玉美郎、小四景、麻调、十杯酒、小十花等。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如《华容道》、《陈姑赶潘》、《水淹金山寺》、《尼姑思凡》等。它具有曲调优美、文辞典雅、通俗易懂等特点,适宜多种层次观众欣赏。
本县民间音乐,历来靠口耳相传和手抄本流传。20世纪50~60年代,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协助地区中心文化馆搜集整理民歌10首,由省群众艺术馆编入《陕南民歌》一书。1981年,县文化馆文艺辅导组抽调人力,组成民歌普查小组,分赴各区,拜访民间歌手和老艺人,整理编印出《岚皋民歌》一集,收入音乐作品159首。1984年,普查小组又与地区采风小组联合访问榨溪乡唢呐艺人张道兴,收录唢呐曲牌21首,编印成《岚皋民歌》二集。
民间舞蹈
本县民间舞蹈大体分两种类型:一是舞姿明显逼真,形象生动优美,器乐伴奏紧奏,如:狮舞、彩莲船、跑竹马、跑毛驴、打连钱、踩高跷、玩蚌壳、打薅锄把、抬灯官等;二是没有明显舞姿,没有严格伴奏,常伴以说唱形式出现,近似戏剧表演形式。如道士开路、打绕棺、游地狱、破血湖池、行乡求雨以及端公招魂、打解结、打保护、庆财神、庆媒山、庆星公等。后者属风俗祭祀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减少,有些项目已经消失。1986年,文化馆文艺辅导组就此项艺术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编印出《岚皋民间舞蹈简介》、《岚皋民歌舞蹈集成》。负责编辑的舞蹈干部程和艺,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民间舞蹈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狮舞 俗称耍狮子。狮头用竹篾和铁丝扎成,糊纸涂色,额上贴一“王”字(兽中之王的意思),并在头上装九个包。狮皮及四肢用苎麻或龙须草编结而成,染色呈毛状。耍时一人掌头一人摆尾,另一人手握绣球在前引导。在锣鼓伴奏中,模拟狮子生活习性,或扑、纵、奔、跳、吼,或舔毛、搔痒、打滚。难度较大是摆阵,如姜子牙钓鱼、天鹅抱蛋、魁星点斗、犀牛望月、单双八卦、翻天印等,表演者具有一定武功。在普遍散场表演过程中,观众可放花筒烧狮,此时紧锣密鼓,狮子狂舞,烟花飞溅,五彩缤纷。每玩一家,告别时朗诵贺词,名为喝彩,以示谢意。狮舞流传甚广,全县城乡均有。
彩莲船 又称彩船。船体用竹篾绑扎,基本造型与陕南木船相似,但经过艺术装点,非常精巧美观。表演原只需三人,即撑船艄公、坐船娘子、帮船摇婆子。可演可唱,演唱结合,皆需锣鼓伴奉。歌曲有一定调式,故称歌词为花鼓词,曲调为花鼓调,民间统称花鼓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表演形式不断革新,帮船多至四人或八人,有的还配有大头娃。由于彩莲船集歌舞、表演和工艺、喜庆于一身,是本县各地春节活动必备节目。
跑竹马 用竹篾编成马身,背部留一方孔,表演者身居孔中,用绳将竹马系于腰间,马腿根部用布作围。此活动多是表演古代教场练兵情景。表演者为一位教官和大队兵勇,其中一名充当旗手,所有登场人物按照扮演身份着古装。表演时,旗手随教官前后举旗指挥马队,教官挥响鞭指引马队,排演各种阵图和武打动作。结束时,教官一声吆喝,引兵退场。在表演过程中,除武打动作外,出场、过场和变换队形,一律配合锣声鼓点踏着碎步行走,并按锣鼓节奏口发“喂!喂!喂!喂!”叫声。跑竹马多流行城关、佐龙、民主、官元一带。
跑毛驴 毛驴制作与竹马相似,只是外形不同。表演时,一人骑驴,一人牵驴,多反映夫妻回娘家、老俩口走亲戚、逛集市等生活内容。并根据驴的习性表演一些逗趣细节,如卧驴不起、驴撒欢、上下坡、过河等。跑毛驴只在少数地区流行,多出现在大道河一带。
踩高跷 属难度较大的舞蹈活动。表演时双脚缚上木腿,木腿装有脚踏板,高3~6尺,表演者装扮成各种戏剧角色,使出多般舞蹈特技,有扭、跳、扑、摇、打旋、奔跑、劈叉、单踢腿等。此活动多在城关、佐龙、石门、民主、官元一带流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