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
本县历代知名作家甚少,传世佳作更为罕见。《砖坪厅志·艺文志》只辑录廖成德哭周申泽七言诗四首;《兴安府志》收录曹希焜散文《新设砖坪县丞衙门记》和史传远诗《岚河乘舟夜归》等;祝垲所著《体微斋日记》7卷、《语录》1卷散失,无处寻觅;另有杨燮堂文学评论《刻谢伯兰先生诗文集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文化事业。1956年,创办油印刊物《山风》。1957年,成立岚皋俱乐部,自此,群众业余创作活动兴起。文艺作品大都是配合全县中心工作而写的通俗简单小歌剧、话剧、相声、快板、山歌、小调、花鼓词、莲花落一类小型作品,也有搜集整理的八岔、民歌、民间故事、笑话、谜语、谚语、儿歌、绕口令等,还有墙头诗、顺口溜之类。1958年,群众性诗歌创作虽然形成高潮,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跃进民歌选》一书,选录本县几首民歌《人民文学》《延河》选载两首墙头诗,但都是政治色彩浓而艺术性缺乏的应时之作。1964年,县委宣传部、文化馆成立5人创作组,编写出大型话剧《蚕桑之春》,搬上本县及地区戏剧舞台。岚皋籍侨居外地作家纪小城创作的歌剧《红鹰》和话剧《刺刀见红》,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他发现与辅导培养的崔八娃、韩正旺等人,饮誉军内外,成为全国知名战士作家。70年代,举办调演、调讲、创作会和改稿会等,戏剧、曲艺和故事等创作比较活跃,出现小戏《向阳花》、《绿包红心》、《雄鸡叫迟了》、《柜台前》、《征途》、《捉鳖记》、《审公鸡》等和《双舟并进》、《婆媳心事》、《接嫂子》、《吹火筒打铁》、《喜事新风》一批故事作品。此外,还有快板书《冬子送盐》,山东快书《难忘的航行》等。小说、散文、诗歌也自发兴起。1974年,文化馆创办《岚水》,到1989年,出刊39期。70年代,由于时代局限,创作题材、思想方法亦受不同程度制约,大多是反映“阶级斗争”一类应时之作。80年代,本县文艺创作出现可喜局面。1982年县文艺创作会后,作品质量、数量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81~1989年,41位作者在地区以上报刊发表作品387件;4位作者16件作品在地区级以上获奖,其中12件作品获省级奖。李发林的故事《恩与仇》,获1981年省曲艺优秀作品三等奖。吴应德的演讲辞《时代的旋律——自强不息》,获中央团校演讲比赛第二名。黄开林的散文诗《线务员》,获1983年省工会与《陕西工人报》“开拓者”征文四等奖;杂文《从张瑞怕麻烦说起》,获1989年《人民邮电》报“烽火台”征文三等奖;散文诗《编织》,获1989年《父母必读》“冰川奖”征文三等奖;散文诗《女儿城》、《妈妈的盖头布》,获《陕西人口报》1989~1990年度优秀作品奖;散文诗《播种时节》,获1990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征文二等奖。
音乐、舞蹈创作
1970年前,本县音乐创作多与舞蹈创作配合进行。1972年,文化馆集体创作小型歌舞《雄鸡叫迟了》,赴安康地区和襄渝铁路演出。1974年7月,文化馆首次举办音乐创作学习班,再次赴襄渝铁路慰问演出。1977年,但昭忠作词、何家庆谱曲,但昭忠、谢云珠编舞的儿童舞《小铁牛》《撬石头》,参加省地演出后刊于《群众歌舞》杂志。1982年,普及儿童舞蹈。程和艺、贺红编导的儿童舞《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小红花》、《太阳花》,在全省少年儿童舞蹈汇演中获优秀奖。1985~1989年,全县举办职工文艺汇(调)演2次,参加500人次;青年歌手大奖赛3次,参加60人次;地区汇(调)演3次,获团体一等奖1次,创作及表演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0人次。1987~1990年,创作独唱歌曲25首,合唱3部,舞蹈音乐3部,民歌剧4部,音乐曲1部,由黄开林、但昭忠作词,胡昌寿作曲的《岚河两岸铺锦绣》,在全县文化站文艺汇演时,受到好评。黄开林作词,胡昌寿作曲的独唱《龙安茶》;但昭忠作词,胡昌寿作曲的二重唱《问声妹儿几时嫁》;吴安朗的器乐曲《山林小鸟》,均在地区首届文化馆(站)文艺调演中获得一等奖。随着音乐活动的开展,本县组建25人业余管弦乐队,有长号、圆号、小号、萨克斯管、电倍司、电吉它、电子琴及扩音设备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