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行
民国时期,本县无图书发行机构。偶有外地书商卖些历书和《升学指导》之类小册子。
1953年10月,安康新华书店派驻岚皋县发行员1人,借文化馆场地发行教材、政治读物、年画及一些文艺小册子等。1956年5月,新华书店岚皋支店成立,职工4人。是年发行图书7.74万册,营业额1.33万元。1957年始农村图书发行由基层供销社经营。除城关外,溢河、花里、滔河、佐龙、晓道、明珠、大道、官元、铁佛供销社先后设立图书发行门市部。1957年,发行图书15.81万册,销售额2.74万元。其中供销社代销图书2.66万册,销售额3908元,提成率5~8%。1958年又有双河、四季、孟氏岭、六口、花坝、蔺河分销店开办图书业务。安岚并县时,改岚皋县新华书店为安康新华书店岚皋门市部。“文化大革命”中,图书、课本、工具书,销售量和营业额大幅度下降。书多是马列箸作,《毛泽东选集》、语录本、年画、样板戏、剧照和伟人像。1976~1985年,累计处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读物12.26万册,金额2.23万元。1981年,始发英语教学磁带有声读物。1984、1986年,新修图书库及办公楼215平方米。1988年,销售额34.69万元,提取利润1.54万元,上缴利税1.45万元。1989年,发行图书64.91万册,销售额54.55万元,平均每人创值7.79万元。1989年,新华书店干部、职工7人。
第二节 阅览
晚清时,本县设烛峰书院,收藏一批图书和其它文献。民国初期,屡遭兵荒匪乱,图书文献荡然无存。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政府在西街设立民众教育馆,王寿山任馆长,下设教导、游艺股,图书收藏甚少。三十二年(1943),成立图书馆,从教育特种基金款开支国币3812.7元,作开办费。三十三年(1944),陈可庄在岚皋中学设立图书馆。
1951年,成立岚皋县文化馆,内设图书、报刊阅览室,面积38平方米,由一名干部兼管,开展内阅、借阅业务。1957年前,年订报纸10多种,期刊10种,购书200余册。“大跃进”期间,图书阅览时开时停。“文化大革命”中,文化馆成为“武斗队”驻地,图书损失严重。后又将部分图书列为毒草,当废纸卖掉。1976年后,报刊阅览阵地扩大到125平方米。1983年,成立图书馆,面积225平方米。1985年,增设儿童阅览室。1985年后,年订报纸30余种,期刊110多种。1989年,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年接待读者2.4万人次,流动图书1800余册。
此外,团县委、武装部、文化馆联合办农村文化馆、站、室,图书阅览成为主要项目之一。1989年,全县文化站藏书量9000余册,接待读者约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