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电影未传入石泉。
1949年12月,利用幻灯开展新区宣传教育,群众称之为“土电影”。
1952年,陕西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十五分队在汉阴成立,巡回在汉阴、石泉、宁陕3县放映。电影队每到一地,群众欢声雀跃,奔走相告:“毛主席的电影队来了”。群众主动帮助电影队抬机器,找放映场地,挂银幕。晚上放映电影。农民们举着火把,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路赶去观看。
[CHAAD] 1955年,成立石泉县电影放映队,配备110型发电机1台,54型16毫米放映1部,春夏秋冬在露天放映。1960年,电影队购置35毫米放映机1部。1962年,电影队在东关关帝庙盖起简易放映棚,添置木凳,结束了露天放映电影、观众站着看电影的历史。1968年购置35毫米座机1台。1985年4月,电影院将座机光源由碳精棒改为氙灯,购置了立体银幕,同年5月1日,放映的第一部立体影片是《快乐的动物园》。
1962年,成立石泉县电影放映一队,负责农村的电影放映。县电影队改为石泉县电影放映站,负责县城电影放映工作。1964年,成立电影放映二队,与一队分片在农村放映。
1971年,在红卫公社试办社办电影队,放映8.75毫米电影。红卫公社电影队成立后,不畏艰难,走村串户,为群众放映。先后被县、地、省电影放映系统评为先进单位。到1975年,全县社办电影队20个。同年,省委奖励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和300瓦发电机各7套。1983年,建立乡电影队11个,实现了乡乡有电影放映队。
1976年,东关电影院失火,烧毁观众室和西院住房。1977年,省文化局拨款20万元,省建行拨款5万元,省电影公司拨款9万元,县人民政府拨款5万元,共筹集资金39万元,在向阳路白台子征地8亩1分,1978年动工,历时5年,于1983建成1座面积为1900平方米,设备良好的影剧院。1984年至1986年,县人民政府又拨款9万多元,在池河、迎丰、饶峰、后柳、熨斗5个集镇所在地,建起了集镇影剧院。到1988年,全县有放映单位32个(农村31个,城市1个),放映点267个,35毫米放映机2部,发电机28台,电影发行放映人员74人。1979年,县人民政府将石泉县电影管理站,改为石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