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种与剧目
商洛花鼓 俗称“花鼓子”、“锣鼓戏”。起源于湖北、安徽等省。清咸丰年间传入商洛,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商洛花鼓。商州为其形成、流布的中心地域。
花鼓戏的唱腔主要以流传于秦楚山地的山歌民歌、民间小调和劳动号子曲调为基础音乐,其曲牌为小调、八岔、筒子3种。小调全由民歌组成。八岔分为阴八岔、阳八岔两种。筒子戏以惯常使用大筒子胡胡而得名。常用曲调有紧板、慢板、阴调和老生调、小生调等。筒子戏结构较完整,调性较统一,富有细腻缠绵的抒情色彩,适宜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为商洛花鼓的主体音乐。
道白以商洛方言为主,但偶而也有全部采用“下户话”者。其舞蹈动作粗犷与细腻兼有,急切与舒缓并存。该戏设备简易,一般用角较少,多对子戏,主要用于表演民间朴素的爱情趣事。所以大戏不多,唱词乡土气息浓烈,有时还杂以俚语村言,深受山区农民喜爱。而封建地主阶级则视为“伤风败俗的野戏”,处处鄙视排挤,不让其登大雅之堂,致使花鼓戏在解放前夕濒临灭绝。
花鼓戏传统剧目较多,小调戏有《打草鞋》、《绣荷包》等;八岔戏有《送香茶》、《西楼会》等;筒子戏有《百草坡》、《万寿图》等。
新中国成立后,商洛地区文艺工作者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对花鼓戏及时挖掘、抢救、整理、改造,并将其从乡间村场搬上舞台,终于使花鼓戏重放异彩。尤其是商洛地区剧团在继承商洛花鼓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创作并演出《夫妻观灯》、《屠夫状元》(改编)、《六斤县长》等剧目,奉调晋京公演,引起全国瞩目。商县文工团创作上演出《两个南瓜》、《荷花姑娘》等小型剧目也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新剧目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花鼓戏的上演内容,拓宽了花鼓戏的题材,而且使商洛花鼓戏在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更趋完整统一。
商洛道情 为陕西“三大道情”(陕北道情、关中道情、商洛道情)之一,商州为其中心流布区域。旧时多与皮影戏配唱,无演员挂衣化装演唱者。一般以清唱为主要演出形式。一人领唱,数人帮和。此外,还有站唱、坐唱、单口唱、对口唱等讲究。伴奏乐器主要有渔鼓、简板,后逐渐配以丝弦和吹管乐器。因皮影戏多于晚间演出,故道情又有“夜戏”之称。道情对场地、设备等要求不高,随处都可演唱,且用角较少,收费低廉,所以广大山区是其成长、扎根的沃土。据查,1949年前商县境内有道情戏班40多个,其演出盛况不难想象。
道情音乐属于板腔体,即梆子戏类。其特点是有说有唱,形式活泼,节奏自由明快,曲调开阔、优美、细腻、幽雅。尤其是主唱、合唱配合默契,此伏彼起,余韵连绵、感染力较强。其剧目题材可分为4类:一是神仙道化戏;二是神仙故事戏;三是历史故事戏;四是生活故事戏。
五十年代初,商洛剧团率先对这一民间艺术遗产进行整理和改革,打破其专为皮影配唱,不以人直接饰角的旧格局,将道情首次搬上舞台,创作并上演《一文钱》(改编)、《山花姑娘》等优秀剧目,普遍获得好评。196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一文钱》摄制成舞台艺术片,发行于国内外。
二簧 又名“汉调二簧”,商州人俗称“土二簧”,与弋阳、昆腔、梆子一起,被称作中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四五十年代在本地影响较大的是大荆、腰市一带的“十大股”剧团,是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演唱形式。今境内已无演唱此声腔的专业表演团体。
二簧何时传入,已无史籍可考。据《陕西戏曲剧种志·第一辑》记载,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在商洛活动期间,军中已有戏班存在。清同治、道光年间,商州二簧班社颇多。名气较高的演唱者有吴小钱(宝卿)、赵安子(清平)。吴小钱擅长正旦,会踩跷,表演精湛、细腻。赵安子艺术造诣较深,能编能演,不断创新,外剧种艺人效赵氏者颇多。嗣后,龙驹寨江湖头目姚正创办的“广易社”和其侄姚天鹏所办的“善庆班”,民国初年州人张庆焕所办的“商县易俗社”,以及北乡的“同顺班”等,为二簧戏的繁荣培养出许多名角。其音乐属板腔体,唱腔主要有二簧(即“上把”)和西皮(即“下把”)两种。二簧曲调具有平稳、肃穆的特点,惯于表现沉痛、抑郁、悲愤、婉惜的情绪,多用于正剧悲剧的演唱。西皮旋律起伏较大,欢快流畅,善于表达舒畅、豪迈、洒脱、愉快的气氛和情绪。二簧戏做工细腻,表演认真传神,道白唱腔婉转与粗犷并存。表演程式灵活自如。主要流行剧目有《二度梅》、《二进宫》、《芦花荡》、《八义图》、《六月雪》、《田才吃馍》等。
秦腔 是以秦声为声腔体系的一种歌舞戏。因为用梆子击节,所以又叫“梆子戏”,或叫“桄桄子”、“乱弹”等。
该剧种唱腔朴素、明快、粗犷、豪放、激烈、昂扬,气势雄浑,字字真切,刚柔相济,迂回悠荡,感染力强。其表演程式融文学、音乐、舞蹈与技艺于一炉,即唱、做、念、打浑然一体。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其图案壮丽,寓意明确,性格突出,格调豪放明快。尤其是秦腔剧目有着自己鲜明、深刻的现实主义传统,它对现实生活及时的反映与表现,使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青春活力。
秦腔在商州起源于何时,缺乏可靠资料考证。据有关文章记载,清末民初,大荆的石佛爷戏班,东乡的“十大股”戏班都是以上演秦腔剧目为主的有名班社。另据《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一辑)》载,“在陕西易俗社成立后三年,即1915年,西安出现了一个秦腔班社,名 长庆班 (后更为 三意社’),它是秦腔艺人苏长泰创办的个人剧团。苏长泰,陕西商县人,原系榛岑社演员,本为二流须生,后兼任教练。因与社长不和,遂退出榛岑社,自立长庆班。”被西安观众誉为“活周仓”的王绿林(商县人),即为长庆班的第一班学生,他擅演花脸,工架甚好,所唱《水淹七军》中的周仓,几个身架都有雕塑之美。可见,商县秦腔艺人当时演技已具相当水平。
商州秦腔师承易俗社等,并有所创新。既有南路秦腔的古朴粗豪,又有北路秦腔的翻高遏低,东路秦腔的高亢圆润,西路秦腔的平和细致。
秦腔音乐属于板腔体音乐,是以板式的变化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和内容的戏曲音乐结构。其音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唱腔的板腔体;二是伴奏性的曲牌音乐;三是打击音乐(即锣鼓点)。唱腔又叫板歌,是秦腔在声腔上的主要标志。
商州市文工团上演的秦腔传统大型剧目有50余种,其中优秀古典剧目有《周仁回府》、《花打朝》等。新编剧目有《商山口》、《闯王破寨》和《松云树下》等。
曲子 亦名眉户(迷胡)戏。早期的“眉户”只是单一的民间小曲,如《绣荷包》、《银纽丝》、《哭五更》等。之后,经过长期实践,将许多唱曲接连组成套曲,一人或多角唱奏一个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这种形式文人称之为“清唱”,群众俗叫“地摊曲子”。清咸丰、同治年间,兴盛于渭南、大荔、富平等县,并波及全省城乡。商州曲子即始于其时。由于地域相距较近,班社之间来往较多,所以演唱风格也受“东路曲子”的影响较大。据艺人相传,民国时期,商县三十里铺、石鸠河、会峪、夜村、板桥、北宽坪以及西乡麻街一带,广兴曲子戏,演唱班社也多,常有“秦腔”、“二簧”不敢同曲子对台演出的情况。至今,民间还流传有“一清(曲子)、二簧、三桄桄(秦腔)”的说法。
曲子戏是最具大众化的表演形式,富有优美、淳朴、幽雅的地方特色,大本戏少,生活小戏多。内容多是劳动人民自己歌唱自己的生活故事,表演程式也极为大众化。所以,有善于表现现代题材的特点。
新中国建立初期,商县的机关、学校、军队、群众业余文艺宣传队,为配合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粮食统购等运动而排练演出的文艺节目,大都采用曲子戏形式,对鼓舞群众生产斗争起了很大作用。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