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创作 建国前,洛南县历代名人的著述、作品有些原文佚失,有些原著散存。明代散存的有任世华的《易经析义》、马明銮的《因心作则美》,薛国用的《黄龙纪事》;清代有李果珍的《官梅阁集》、《榷邗政略》、《甲午见闻录》、《杜诗感录》,王之球的《讙山堂集》,薛正廷的《晋斋存稿》,薛馧的《晖远堂媵言》、《周易象》、《周易荟萃》、《诗序辨参》,陈绶的《师竹馆集》,吕清举的《静思斋诗存》、《依样画葫芦集》。民国有吕能良的《太和堂诗集》,陈华桂的《清史节要》,叶声吕的《藏广集》、《谵滤堂诗抄》,李阳升的《青囊辨正》、《三元地理》等。 建国后,人民群众为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而创作的顺口溜、快板、民歌、散文诗等作品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快板《解放洛南》、《土地改革到咱村》、《歌颂新婚姻法》等。 1958年,全县开展诗歌竞赛活动,涌现出1700多名诗歌创作者,其中坚持经常写作的260多人,作品达3万多首,在《洛南日报》上发表的有83首。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白学清(已故)写诗歌700余首,其中《苦瓜梁塬黄柏川》便是他的代表作: 苦瓜梁塬黄柏川,人畜饮水都困难, 天旱塬上干瞪眼,雨涝冲刷不得安。 自从来了共产党,梁塬人民有指望, 决心改造黄柏川,誓叫梁塬变容颜。 在诗歌竞赛活动中,有些地方以打擂台形式,举办了赛诗会,自编自诵,抒发豪情。 六十年代初,全县成立业余创作组120多个,作者400多人,作品1300多篇。除小说、诗歌外,还出现了戏剧创作热潮,业余戏曲作者发展到20多人,写出大小剧本30多部。县剧团陈正庆写的小戏《对鞋》、原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志昌和洛南中学语文教师党广䜣创作的大型现代剧《藕莲同根》、原县文化馆馆长焦文华创作的大型现代戏《降龙伏虎》、王文耀创作的现代戏《流水传情》及一些故事、曲艺作品,经专业剧团排演,先后参加了商洛地区调演,被评为优秀作品。 “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作者遭受打击迫害,创作队伍解散,作品被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业余文学创作者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业余作者的创作水平,县文化馆及时建立健全文化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进行辅导,并采取改稿会、作品展览会、创办内部刊物《灵泉报》等形式总结交流经验,奖励优秀作者。同时,还涌现出了“柳丝”、“小草”、“洛河”、“沙河”等8个群众创作社团。1980年后,张宏运的小说《花开花落》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王宏民的小说《黑子和它的小主人》、《牛老爹赶集》获陕西省青年小说、散文创作竞赛奖,戏剧小品《等车》被“影视剧征文”选载,电视剧《果乡情》被陕西电视台摄制播放。刘卫君的《家丑》在《萌芽》月刊上发表;刘剑锋的《血祭》在《北京军事文学》杂志登载;韩景波的《月圆夜》发表于《城乡生活》杂志。王盛华的中篇小说《白色葬礼》在《东方》杂志发表后,文艺界引起反响,其作品《北方的星》、《搏风击浪》等再版多次。散文《秀起来的那原》在《青年文学》杂志上发表。杨运昌的《兰竹技法》被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此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的作者还有舒畅、李虎山、张忠良等人。散文、诗歌创作者有刘剑锋、李虎山、薛福良等。李虎山的诗歌《夜深沉》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薛福良的诗《婚姻》获《艺神》第二届全国万家诗会二等奖。戏剧、音乐、小品创作也毫不逊色,人才辈出。吴全喜的戏剧《鸡窝洼人家》发表于《当代戏剧》,王盛华、牛惠民合作的音乐作品《月亮照在望娘滩》在西北五省“宝鸡杯”大赛上获奖,张彦科的《少县令》获1982年陕西省文艺创作调演三等奖。九十年代后,文化市场进一步活跃,文艺创作人数逐年增加,作品数量增多,题材广泛。 洛南县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除境内流传的“劈山救母”、“支锅石”、“马刨泉”等民间传说外,县文化馆还编写了《洛南民间文学集成》。该书分为洛南民间故事集成、洛南民间歌谱集成和洛南民间谚语集成。全书入选民间故事338篇、民间歌谱512首、民间谚语1510条。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方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地方风土民情,该书荣获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陕西省第二届艺术科研集体成果奖。现仅录民间传说“劈山救母”、“支锅石”、“马刨泉”、“双狗救主”以及部分革命歌谣于后。 民间传说 劈山救母 相传有一年,王母娘娘寿诞,大摆蟠桃宴会。这天各路神仙,齐来拜寿赴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和殿前金童也来了。拜寿中,二人相互一笑。众仙以为这种轻薄行为破坏了蟠桃会的庄严。玉帝知晓,把三圣母贬到华山雪映宫,金童却被打下尘凡。 金童托生到一个姓刘的家中,起名刘玺,字彦昌,聪明伶俐,自幼攻读诗文,二十岁考得了秀才,适逢皇王开科,他便上京赶考,路过华阴,听说三圣母十分灵验,便去求签,问问前程。一进庙,便摇起签简。偏巧三圣母出外,守门童子不敢冒然发签,连抽三签,都是空签。刘玺愤怒提笔在墙上写道:“刘玺提笔气满腔,怒怨圣母三娘娘。连抽三签无灵验,枉受香烟在此方。” 三圣母回宫,看到墙上的诗句,问明童子后,恼羞成怒地骂道:“胆大狂生,竟敢如此,不教训他一顿,怎知我的厉害!”于是唤来风伯雨师,兴起了狂风暴雨。刘玺正在赶路,霎时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他东倒西歪,最后跌倒在泥水之中。三圣母透过云层,只见刘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遂生爱慕之情,收住云雨,点化一座“仙庄”与刘玺结为夫妻。 一日,玉帝的儿子二郎杨戬,乘闲来到炼丹炉前,老君送给些仙桃,他又到华山北峰,边吃桃边扔核,恰好桃核打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头上。悟空心想:谁竟敢欺负我老孙?向上一望,又是一个桃核打到眼睛上。他一手遮眼望去,见杨戬正在吃桃,就质问道:“为何用桃核打人?”杨戬满不在乎地说:“我当是哪路大仙,原来是你这个泼猴,一个桃核打了你,就是十个八个有什么了不起!”孙悟空气得抓耳挠腮,吼道:“你还神气哩!你家出了丑事,不嫌丢人!” 杨戬道:“把话说清楚,别开口伤人,不然,小心猴头!” 悟空说:“你妹妹配了凡人,怀孕在身,羞煞众家神,嘿嘿!” 杨戬强行辩解道:“胡说八道!” 悟空又道:“谁胡说八道,哪路仙不知道?” 杨戬羞愧难当,只好提起三尖两刃刀,奔向雪映宫。见了三圣母,开口就问孙悟空所说的事。三圣母咋敢承认?杨戬拿出宝刀,立逼三圣母照刀上吹一口气。三圣母吓得魂不附体,被逼只得吹了一口,杨戬一看果然怀孕,顿时大骂三圣母不知羞耻,私配凡夫,违犯天条,有失仙体,立即把她压在华山西峰顶上一块大石下。 刘彦昌上京赶考,得了进士,被派到洛州当知县。三圣母却被压在西峰,历尽千辛万苦,生下一子,起名沉香,怕被二郎害死,写下血书,差丫环灵芝送到洛州,父子才得团聚。 沉香十岁,在洛州蝗虫庙南学校读书。一天,秦国舅的儿子秦宫保骂他是私生子。沉香大怒,失手用砚台打死了秦宫保,回家向父亲说明了闯祸的根苗,刘彦昌才讲了实话。沉香听后,决心奔上华山,救出亲娘。 当天,吕祖在蒲团上静坐,忽觉心中翻腾,屈指一算,才知沉香要来救母。“我一定要帮他成功。”便到山前等候。沉香上了华山见吕祖,说明要搭救母亲的主意。吕祖试探着说:“杨戬乃是天上凶神,武艺高强,你年纪尚小,不是对手,还是丢下此念为好!” 沉香道:“为了救出母亲,哪怕我粉身碎骨,也要和他较量!” 吕祖道:“有志者,事竟成,我传授你武艺!”沉香欣喜不尽,立即跪拜,口称“师父”。自此他每日起早摸黑,潜心学艺,终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日吕祖外出,嘱咐他好好学艺。他关闭庙门,舞枪弄棒,饭时还不见师父回来,直练到红日西沉,才下灶房做饭,发现笼里有用面捏成的九头牛、两只虎,他大口大口地吃完了。顿觉身上力量无穷,拿上平时用的武器,轻飘飘很不得手,拿起墙角放着的一条碗口粗八丈长的铁杵,不轻不重,舞了起来。吕祖进庙一见就哈哈大笑说:“好了,好了!”沉香双膝跪下,吕祖说:“你现在武艺高强,可以上山救母了。开山的钥匙在杨戬那里,他有一鹰一犬,非常厉害。我赐你丸药两枚,圆的伏犬,长的治鹰,到时自有用处。”沉香听了,带上丸药,提着铁杵,去打杨戬。到南天门口,看见许多天兵天将簇拥着一位威风凛凛傲气十足的大神,沉香料到他是杨戬,先礼后兵道:“我乃沉香,前来华山救母,请你把钥匙给我!” 杨戬不由分说拿起三尖两刃刀,朝着沉香劈头砍来,沉香举起铁杵,奋力一挡,噹啷一声,立时把刀断成两截,飞向空中。杨戬叫来哮天犬,张着血盆大口,腾空扑来,沉香抛出圆形丸药,哮天犬张口吞下,霎时躺倒地上打滚;杨戬又放出神鹰,神鹰展开双翅,扑面而来,沉香又抛出长形药丸,神鹰两只翅膀钉在半空,上下不得。杨戬气得满脸青紫,头疼身瘫,扑通坐在石头上,只好叫天将把钥匙取来交给沉香,原是一柄月牙斧。 沉香提着月牙斧,喊着:“娘啊!娘啊!”从北峰喊到东峰,从东峰喊到中峰,这山叫,那山应,满山都是叫娘声,急得放声大哭。山神深受感动,对他说:“孝顺的孩子呀!你娘在西峰。”沉香抖擞精神,跨上西峰。大喊:“娘啊!你在哪里?”猛听到“儿呀,娘在这里”的回声。沉香朝着顶峰,高举月牙斧,用力劈下,只见万道金光一闪,峰顶上马上裂开一道缝口,三圣母从里面走了出来。母子终得相会。刘彦昌也弃官不做,来到华山全家团圆。 (根据民间传说搜集整理) 支锅石 洛南县保安区有三块独立的巨石,相互间距离十多华里,恰巧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洛南民间传说中的“支锅石”。 相传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秀被王莽乱兵追杀,损兵折将,好不狼狈。走投无路之际,只好向商洛山区潜逃,想利用山区地形复杂,山大林深,甩掉追兵。他和部下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翻越秦岭,到达洛南。只见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确是藏龙卧虎之地。到了保安,马无草,人无粮,再也走不动了。刘秀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响,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派部下有的讨要粮食,有的上山拾柴,一切准备停当,便在这三块巨石上支锅做饭,饭好了,吃饱了,队伍也保存下来了。现在那三块巨石还有烟熏过的痕迹。后人们称它“支锅石”。据传保安一带蝎子少,就是因为刘秀他们做饭时,把蝎子全部烧死了的缘故。 可这三块石为啥离得那么远,谁也说不清。 (根据民间传说搜集整理) 马刨泉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刘汉王朝的政权,西汉宗室刘秀立志匡复汉室。王莽势力强大,而刘秀力量薄弱,只好边战边败,仓惶逃到洛南。到了永丰袁岭,已是败兵四散,只落得单身独骑。当时刘秀口干舌燥,周身无力,很想喝口清水,死里逃生。说也奇怪,他骑的马用蹄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坑里突然冒出一股清水,刘秀饮过泉水后,保住了性命,于是便招集散兵,把队伍保存下来。如今这股泉水仍然长流不竭,人们称其为“马刨泉”,并在泉旁建起了自来水塔。 (根据民间传说搜集整理) 双狗救主 地处秦岭南麓的洛南县,有一座绵延四十余里的土塬,名曰梁塬。其塬西端,有两座大小相等、间隔咫尺的土坟,名曰双狗坟。关于这对狗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相传西汉时期,这四十里梁塬还是一片黑松林,林间古树参天,虎啸猿啼。一日,因谋杀王莽未成而仓皇逃命的刘秀被追兵撵到了这里。其时,他已精疲力尽,身边也只有那两只平时总是不离左右的爱犬紧紧随之。一看后边尚无动静,气喘吁吁的刘秀便一屁股坐在了林中的草地上,本来,他只打算稍事歇息就赶紧离去,没想到由于疲劳过度,身子刚一歪,便呼呼入睡了。 少顷,追兵赶至林外。他们思忖了一下,料定刘秀就在林中,便四面纵火,企图将刘秀烧死在里面。时值深冬,草枯木干,片刻工夫,冲天而起的烈火便把刘秀包围在了林内。其爱犬见状,拼命吠叫、撕扯,企图叫醒主人。然而由于刘秀睡得太死,全然不觉。其爱犬心急如焚。眼看大火即将烧至主人跟前,它们稍作思索,便奋不顾身地跳进旁边的一个水潭内,然后箭一般地返回来,在主人周围的地上打个滚,用身上的水将干草弄湿。如此你来我往,反复数次……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刘秀才慢慢醒了过来。他一看四周草木焦黑,余烟袅袅,不由一惊。再仔佃一看,惟独自己周围那一席之地完好如初。正在纳闷之际,忽然发现自己的那两只爱犬吐着舌头,早已气绝身亡,而且浑身都湿淋淋的,遂恍然大悟,涕泪横流,击节而哭。之后,因感其恩重,不忍其犬暴尸于荒野,于是掘墓而葬,三拜九磕之后,始茫然而去…… 附近乡民闻知此事,深敬其犬忠勇而感慨万端,遂以口代碑,代代相传,故该坟与其传说方能并存至今,经久不衰。 (原载《陕西画报》,作者王宏民) 革命歌谣 穷人歌 吃不上,穿不上,数九寒天睡光炕。 穿的裤子没有裆,住的房子见月亮。 外边下雨屋内下,外边雨停屋内淌。 穷人要想抬起头,丢下锄头干一场。 黄村来红军 黄村王岭李家塬,红军一来变了天。 过去穷光蛋,如今有衣穿; 过去难揭锅,如今锅有饭; 谁说穷人命里苦,谁说穷人该受穷, 只要跟着徐海东,一辈子再也不受穷。 红军长征到陕西 红军长征到陕西,途经黄村铁锁关。 鸡头关上机枪响,洛南民团垮个光。 红军攻克洛南城 三月里来是清明,红军攻克洛南城; 夜宿街头纪律好,保护商业民欢腾。 城隍庙里开大会,讲话就是吴焕先。 动员人民掌政权,工农民众喜开颜。 成立抗捐军 一九三四年,红军来洛南; 成立抗捐军,抗粮又抗捐。 司令刘实通,洛南好儿男; 前后三五天,招兵三百三。 景村打民团,车塬扎营盘。 发枪发子弹,日夜把兵练。 奋起杀“尤匪”,砸烂旧政权, 官府发忧愁,人民笑开颜。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