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古迹较多。清同治六年(1867)秋,县令陈尔茀曾访诸父老,编成“洛南八景”,其内容是:“阳虚鸟迹”、“玄扈凤图”、“书堂雪花”、“石门烟雾”、“文显翠屏”、“银沟白练”、“鹿池夜月”、“红岩朝霞”。每景皆撰有歌词,语言生动流畅,引人入胜。此外,民间尚流传有洛南“小八景”,即“九燕扑馒”、“古洞生烟”、“云蒙观华”、“洛水吼堂”、“墨染黑潭”、“万寿晨钟”、“三清暮鼓”、“灵泉瀑布”。新旧八景,饱经沧桑,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严重,有的已名存实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了文庙等,并树碑立记保护了一些古迹。为避免全志重复,现仅选八处,载述于下:
仓颉造字遗址与仓圣祠 仓颉造字出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左史,是古代创造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帝王世纪》载有:“黄帝的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策海·六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授)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荀子·解蔽》又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史料证实文字始于仓颉,仓颉造字于洛水之阴,阳虚山下。
玄扈山,位于洛南西北眉底乡南境,北与阳虚山隔洛河对峙。史料记载在玄扈山阴石壁上刻有仓颉所造二十八字,传说秦国宰相李斯止识八字,即“上帝垂命,皇辟迭王”,其余二十字不识。由于此古迹遍载典籍,知名度很高,所以,凡过往洛境的达官贵人,文客显士,无不瞻仰圣迹,拓印字形,以示风雅。每逢官吏至此,当地群众要为其练木排、搭高梯,以供敬赏者攀登观看,不论农事忙闲均要赋物服役,因众民不堪其骚扰,故有人乘雷雨天纵火焚毁,从此字迹模糊难辨。清道光元年(1821),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拓印真本,摹记勒石,树于阳虚山下许家庙村。碑高1.6米,宽0.65米,正面题额为“龟风呈瑞”,下大书“仓颉授书处”,背面题额为“阳虚鸟迹”,下书二十八字。
洛南人为纪念仓颉这一文字初祖,于清光绪四年(1878)和光绪五年(1879)在县城东街建仓圣祠。祠内有正殿、享殿、大门,一院两进。整个建筑砖木结构,屋顶有花脊走兽,屋内雕梁画栋,气氛庄严肃穆。正殿奉“仓圣之神位”,陈绶题其额为“二肇造斯文”;享殿由陕甘督学许振伟题为“仓圣祠”。院内有自许家庙村移回的“仓颉授书处”原碑,并加盖碑楼树于左侧;右侧配设“敬惜字纸,功德无量”的醮炉,对称耸立,极为壮观。民国时期仓圣祠成为国民党县党部办公处,今为轻工业供销公司住地。一邑名胜,历尽沧桑,盛况难再。现殿宇虽基本保持完整,但大门已经倒塌,仓颉授书碑已移存县博物馆内。
保安的“仓颉授书处”和县城“仓圣祠”已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禹治水与禹王阁 五帝尧舜时,洪水泛滥成灾,人民备受其害,流离失所。舜即命鲧治水,鲧用筑堤防水之法,其功不成,结果被舜杀于羽山。其子禹继承父业,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胼手胝足,竞走奔命通泽,疏通九河,引水东逝,终于战胜了洪水灾害。
据《史记·夏本记》载:禹“道雒(今洛)自熊耳,东北汇于涧、,又东汇会于伊,东北入于河”,由此证明夏禹治水时沿洛河而上进行踏测治理,人民方始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为纪念夏禹治水的功德,洛河沿岸古有“十里一洛王(禹庙)”的传说。白昶河洛王庙和尖角禹王阁,正好相距十里。现在独留尖角禹王阁,坐落于尖角村北,洛华公路东,濒临洛河之滨。任其河水暴涨,洪峰再高,其阁毅然屹立。昔年庙院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浓荫覆盖,今则残楼圯久,庙宇犹在,环周千峰万壑,重岩叠翠,山明水秀,杨柳蔽日,景色宜人。公路一线直通南北。东望桃花古冢,如舟泊岸;北顾“石门烟雾”,若现若隐,寂静幽雅的禹王阁,更显得古色古香。古代诗人留有咏禹王阁七律一首:“千年禹庙柏森森,十里莺啼紫阁新。古屋龙蛇粉壁画,荒庭花木常如春。熊耳导洛原有据,龟背负书传青文。九畴洪范秘全露,启智化育仰功勋。”文笔简洁生动,出神入化,绘声绘色地盛赞了禹王阁胜迹。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