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社会动乱,体育活动较少。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如摔跤、打秋千、踢毽子、跳绳、拔河等活动,大多是自发组织的。民国23年(1934),随着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建立,篮球、网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项目,陆续在教职工、学生中展开。
建国后,体育事业发展较快。体育主管部门经常组织比赛,并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体育比赛,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体育专业人才。
建区后,体育活动更加活跃。至1998年末,全区有各类合格的体育场地341个。先后培养国家一级裁判员12人,二级裁判员20人,三级裁判员14人,等级运动员45人。
一、职工体育
建国前,境域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活动,多在业余时间进行。活动项目以球类、拔河、长跑为主。
建国后,体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从1954年开始,各单位先后开展广播体操活动。以西北农学院为代表的群众体育活动当时在辖区内具有一定的影响。至1988年底,全区举办职工球类、田径运动会多次,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家和省、市体育比赛,均获较好的成绩。驻区单位职工除不定期举办传统项目比赛外,积极开展太极拳、太极剑、木蘭拳训练,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还先后和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单位组织开展冬、春季越野赛、环城赛等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1983年10月,首次举办全区篮球比赛。区级机关和驻区单位12个代表队200多人参赛,评选出优秀运动员9人。同年12月,举办万米公路长跑赛,200人参加。运动员最大60岁,最小仅10岁。此后,每年“五一”、“元旦”都坚持开展这样的大型活动。
1984年6月,在咸阳市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本区获男子跳高和跳远第4名。同年,2名选手达到三级运动员。
1986年,在咸阳市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上,区代表队获田径总分第2名。
1987年5月,咸阳市举办职工羽毛球赛,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分别获男女团体第1、第2名;西北林学院、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分别获女子单打第2、第3名;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获精神文明奖。
1988年,在咸阳市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选拔赛中,区足球队获第2名。
1990年12月,区上举办女子迪斯科健美操表演赛,驻区和区属单位11个代表队385人参赛。
1993年,在咸阳市职工越野赛中,本区男、女代表队分获团体第2名和第1名。
1995年2月,区妇联、教育文化体育局联合举办“迎95世妇会,心向北京”万米长跑赛,21个单位239名运动员参赛。
1997年7月,举行教职工拔河比赛,10个代表队100余名教职工参赛。同年10月,举办教职工篮球赛,20个代表队12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二、老年体育
建国前,老年体育活动时有时无,练气功、拳术,开展其它体育健身活动者很少,几乎没有举行过比赛。
建国后,老年体育活动处于启动状态,运动项目也渐多。
80年代,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在城镇兴起。经常开展的项目有慢跑、击剑、太极拳、老年迪斯科、秧歌舞等。区属、驻区单位陆续成立老干部管理机构,指导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1989年,区老龄委派2名老同志去西安等地学习“地掷球”基本技能,指导全区爱好者开展训练活动。此后,还举办了老年人太极拳、剑、导引养生功学习班,有100余名老年人参加学习。
1989年元月,举办老年人中、长跑、武术赛,推动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1995年7月,咸阳市老龄委举办“95”老年节门球赛,省农科院、西北林学院、省林研所、西北水科所组队参加,均获较好成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