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戏剧
社戏
建国前后。农村集镇和较大村庄的“同乐社”,组建有“自乐班”。村民中的戏曲爱好者自己排练节目,并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登台演出。因“自乐班”归属“同乐社”领导,故村民把“自乐班”演戏称为“社戏”,有的地方称“乡戏”或“家戏”。社戏不仅有自己的演员,而且有村民集资购进的服装、道具、乐器等。明清两代以至建国前后,农村社戏演出极为活跃,特别是陕甘宁边区时期,政治民主、丰衣足食,村民自办娱乐的劲头很足。社戏演出以秦腔传统剧目为主,白天一场多为三、五个折戏,晚上唱本戏或在本戏之前加演一个折子戏,称为开场戏。建国前后,羊泉乡八合村的社戏演出最为活跃。该村不仅有戏楼,还有一个独特的戏剧爱好者缑百万,生、净、丑、旦都能唱,而且不论老生、须生、小生、老旦、青衣、小旦,不论文戏武戏,不论秦腔、眉户、都会唱,而且扮啥像啥。前台能演戏,后台能指挥,以至乐器中的吹、拉、弹、打样样精通,可谓社戏舞台上的全把式。据说有一次缑百万在本村戏楼上演戏,台下喊:“百万,你妈难过(病)哩!”百万边唱戏边搭话:“等把戏唱完了再说。”
戏班
戏剧爱好者自愿组合搭成班子,外出巡回演出,称作戏班,为民间职业性的戏剧演出团体。戏班均有字号名称,如清光绪二十三年(1877),羊泉原旧城村组建的帮盛戏班,清宣统二年(1910),冬交道组建的永盛戏班等等。戏班一般在本县或邻县巡回演出,也有跨越省界演出者。据清道光七年(1827)修建的吉子现戏楼墙壁题字记载:“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二十日,宁州平子镇丁家长寿戏班在此演出。”“道光二十一年(184)四月十八、十九、二十日,太原省(山西)平阳府降州河津县戏班在此演出”等。
演员
社戏、戏班的演员大多为本籍农民,农忙务农,农闲演戏,把戏剧演出当作个人娱乐爱好。当然也有常年四季从事演出活动的个体职业演员和境外搭班入伙的演员。演员均为男性,剧目中的坤角均由男性扮演。茶坊镇村民朱凌峰,在清代末年和民国初期,因特长于秦腔传统剧目中的坤角演唱艺术,在清末鄜州辖地洛川、中部(黄陵)、宜君等地很有名气,因此人称“迷三县”。“迷三县”的拿手好戏是《白蛇传》、《玉堂春》、《法门寺》等,他扮演的白娘子、苏三、孙玉娇等不仅扮像俊秀,而且唱腔圆润,做工精细,有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民间演唱艺术家李卜,富城镇人,特长于眉户剧的表演艺术和唱腔研究。1940年后,受聘担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舞台指导和声乐教练,并应邀前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传授艺术。著名女作家丁玲曾撰写《民间艺人李卜》一文,刊登于1944年10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建国后,李卜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专门从事戏曲研究工作。
1952年,县剧团成立后,开始招收培养女性演员。妇女不仅演坤角,而且演须生、小生、花净等男性角色,这便是戏剧舞台表演者建国后不同于建国前的根本区别。1989年,县剧团演职人员64人,其中女性26人,占40.6%。
剧种、剧目、角本
古今流传在境内的戏剧,从表演形式区分,有古装传统剧,现代服装现代戏,以及皮影、木偶、秧歌剧等。从唱腔上区分有秦腔、眉户、碗碗腔、陕北道情、陇东道情,以及河南豫剧、山西晋剧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多用秦腔或眉户演唱,皮影戏多用碗碗腔演唱。
社戏、戏班、县剧团,演出场次最多。常演常看,经久不衰的秦腔传统剧目主要有《铡美案》、《五典坡》、《游西湖》、《玉堂春》、《游龟山》、《法门寺》、《十五贯》、《长板坡》、《金沙滩》等,短剧、折子戏有《二进宫》、《三回头》、《三娘教子》、《杀狗劝妻》、《拾玉镯》、《柜中缘》、《鞭打芦花》、《烙碗记》等,秦腔现代戏有《三世仇》、《血泪仇》等。现代眉户剧肓《大家喜欢》、《梁秋燕》、《小二黑结婚》等。秧歌剧有《夫妻识字》、《兄妹开荒》、《送郎参军》、《十二把镰刀》等。
戏剧角本,大多采用传统角本。建国后引进不少改编后的传统剧角本如《十五贯》等。现代戏角本比较少,自编自演的角本更少。
皮影戏
建国前后皮影戏在农村极为活跃。羊泉原的八合、肖村、念子头等地村民缑百万等人曾自制皮影进行演出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剧团在改革中曾分设皮影剧团下乡巡回演出。皮影戏设备简单,人员少而精练,上山下乡极为方便,家庭院落均可演出,因此很受山区居民的欢迎。本县皮影戏大多以碗碗腔演唱传统剧目,如《宝莲灯》、《下河东》、《三上轿》等。
木偶、线戏等,在境内也有演出活动,但均为境外演出团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