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据延长旧志记载,清乾隆十四年(1749)正月十五日,交口秧歌闹得十分红火。之后,秧歌普及全县,种类各不相同。罗子山、安河、南河沟、安沟、交口、张家滩、雷赤为大秧歌,转场庆贺式,有走有唱,伞头领唱。队伍在13~25人之间,男女各半,分两行列队,一人当伞头,边扭边跳,锣鼓伴奏。有些秧歌队,杂有一对搬水船的,有时在前,有时在后,形式活泼。黑家堡、郭旗、郑庄、七里村、刘家河、城关为小秧歌,分为跑旱船、骑竹马、赶毛驴、手推车和高跷,锣鼓、唢呐伴奏。
跑旱船。有单人坐,单人搬;也有双人坐,双人搬。1986年春节,延长县商业局演出新郎新娘坐船,男女老者搬船新节目。
骑竹马。通常由1人表演,也有1人骑1人赶的。
赶毛驴。媳妇骑,丈夫赶。丈夫化装多为丑角。有赶有拉,动作滑稽,逗人发笑。
手推车。女坐男推,表演动作。
走高跷。人数在12人以上,有穿现代服装的,也有穿古装或戏装的。
大头娃、舞狮、耍龙。多在县城或机关、企事业单位演出,大头娃在秧歌队里扭跳,舞狮、耍龙在街道或广场上表演。
腰鼓。郭旗、郑庄、七里村和县城中小学较普遍。有走街式、转场式、舞台式。边走边敲边舞,以鼓点声约束步伐,走5步,退2步,忽走忽停,时紧时慢,蹦蹦跳跳,异常活跃。有20人表演,也有上百人表演,男女各半。
这些民间文艺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有的在形式上被后人改进、创新。
1972年,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延长县中学、西桥学校和商业系统经常开展文化活动,并在春节和“五一”、“五四”组织文艺晚会。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单位有:罗子山公社益枝大队、安沟公社学赶大队、七里村公社呼家川大队、城关公社槐里坪大队、黑家堡公社瓦村大队和安河中学。春节期间,呼家川和槐里坪的秧歌、水船到城里进行表演。1974年,参加延安地区文艺调演,全县抽调40余人,演出一台节目,获得第二名。调演结束后,又到县内各公社巡回演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一些能编会演的文艺骨干,有白安心、徐秀梅、阎永昌、呼爱国和惠应朝等40余人。1983年起,每年正月初三开始闹秧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县城各单位或系统、各乡镇秧歌队互相比赛。1985年,郭旗、七里村、钻采公司、商业局和延长县中学秧歌队获奖。1989年国庆节,县文化局和卷烟厂等10多个单位举办三台晚会,庆祝建国40周年和10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在群众中产生很好的影响。
1989年,成立文化市场整顿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扫黄”(扫除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工作。查出无营业执照放像单位2个,不合格录像带13盘、录音带278盒,非法出版和待审定书刊16种21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