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延长县广播电视管理机构,最早为延长县收音站,创建于1951年1月。1954年5月,改为延长县转播站。1958年4月1日,成立延长县广播站。1959年4月1日,改 称县广播事业局。同年12月10日,复称延长人民广播站。1962年9月12日,改为延长县转播站。1963年9月8日,恢复为延长县人民委员会广播事业局。1965年1月28日,又称延长县人民广播站。1968年12月25日,改为延长县革命委员会广播站。1981年5月13日,改称延长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局站合一,同时并存延长县人民广播站。1982年2月8日,改为县广播事业局。1984年4月4日,改为县广播电视局至今。全县14个乡(镇),建有广播放大站。县城和七里村油矿有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11个乡(镇)和2个煤矿有电视差转台。 第二节 报纸 《延长报》是中国共产党延长县委员会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12月31日。创刊初,每5天出1期,8开2版。1958年8月10日,中共延长县委决定:由5日刊改为周双刊,增设“学校生活”、“翠屏山”、“延长青年”、“编者与读者”专栏。1960年改用5号字体,增加报纸容量。发行量由1100份增加到2900份。1960年底,因国民经济困难停刊,共出356期。张光前任社长,有通讯员300多人。丁工为《延安日报》驻延长记者站记者,协助《延长报》编辑部工作。 1988年12月17日,成立《延长艺苑报》编辑部。年底,创刊号与读者见面。刊号“陕西省内SX03—0018”,由县文化馆主办,张思明任主编。内容有新闻、经济生活和文艺作品。宗旨是:宣传政策,交流信息,表彰先进,培养人才。发行范围为省内各县(市)文化、宣传部门,县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发行量1000份。1989年底,共出10期,前3期对开4版,第4期起改为4开4版。 第三节 广播 1951年1月,成立延长县收音站,冯万民任第一个收音员。1958年4月1日,延长县广播站成立,始创办有线广播。同年10月1日,建成播音室。1960年底,以电话线路为基础的农村广播网初具规模,17个公社通广播,4个公社建立放大站,77个大队207个生产队安装喇叭584只,利用邮电线路613杆公里,自架广播线路28杆公里。1960~1962年,广播事业受经济困难的影响,1962年9月广播站工作人员减少到2人。1964年广播喇叭减少到257只。1965年经过调整,广播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966年初,14个公社、30个大队、47个生产队通广播,喇叭增加到548只。1976年,除城关公社外,其余13个公社都建起放大站。张家滩以东4个公社架设木杆简易讯号专线2500杆公里,喇叭增加到22368只,入户率97.35%。1985年底,14个乡镇都建起放大站,816杆公里广播线路采用水泥杆。所有自然村都通广播,安装喇叭21881只,入户率89%,通响率97%。有各类收音机9099台。1989年在县城沿街的建筑物上,增设广播音箱37只。收音站时期,以抄收记录新闻,组织群众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同时办油印新闻小报。广播站建立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还播出自办节目。1984年5月1日起改称“本县节目”,设“本县新闻和报纸摘要”、“科技知识”、“教育”、“为听众服务”、“文艺”5套,每天轮流播出3套,突出本县特色。广播时间4小时零5分钟:转播节目2小时50分钟;自办节目1小时,其中“本县新闻和报纸摘要”10分钟,“教育”15分钟,“科技知识”15分钟,“为听众服务”5分钟,“文艺”15分钟。 1951年1月,延长县收音站初创时,有5042型中短波收音机1台。1954年5月,购置25瓦扩大机和五灯收音机各1台,10瓦高音喇叭6只。1958年10月1日,广播站建成,时有600瓦扩大机1台、2X250扩大机1台、60瓦扩大机1台、电子管收音机2台、话筒3个、电唱机2个、高音喇叭10只。1960年购置601录音机2部。1970年购置12马力5000瓦发电机组1部、500瓦—2型扩大机5台、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示波器1台、601录音机4部、电唱机3部,安装载波发射机1台。1972年购置长城牌半导体录音机1台、50瓦半导体扩大机1台、25瓦半导体扩大机1台。1980年购置日本产录音机1台、扫频仪1台、真空管毫伏表1台、超高频毫伏表1台。1981年购置602录音机2台、430收讯机1台。1982年11月购置珠海牌收录机1台、话筒1个。1985年购置25瓦高音喇叭5只。 1984年5月1日设编辑部,实行总编负责制,制定编辑程序。第一程序:由总编辑根据中共延长县委和延长县人民政府工作安排,确定报导计划,采用表格形式,逐周印发责任编辑组稿,编辑部将报导计划印发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稿件;第二程序:来稿登记、分类、阅稿、改稿、编排、组编、送审、备稿、录制、听审、播出、归档。 1981年广播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宣传为中心的轨道上,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1981年下功夫改进文风,精办节目,以专题形式设置节目有:“打好春耕这一仗”、“打好三夏这一仗”、“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加快四化建设进程”、“学习决议讲座”和“计划生育宣传”等。全年播出稿件500篇,其中经济稿件370篇,占播出稿件的75%。1982年增强稿件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举办“人口普查”、“学习新宪法”、“计划生育”、“教育方针再教育”、“三夏”专题。全年来稿1836篇,播出1500篇,采用率82%。1983年举办“学习讲座”、“农业科技”、“文化与生活”、“文艺选播”等专题节目,坚持播发天气预报,及时播送防洪、防旱、防霜消息和通知,举办“计划生育”、“法制宣传”和“五讲四美”专题。全年来稿1850篇,播出1450篇,用稿率78%。各公社放大站开办“自办节目”,公社自办节目250次,用稿542篇。农村群众可以听到中央、省、县、社四级新闻。1984年新闻求“真”,形式求“活”,时间求“快”,文字求“短”;加强广播评论,重视批评稿件,来稿2783篇,播出2479篇,用稿率89%。乡镇自办节目453次,播出稿件729篇。1985年来稿3149篇,采用3059篇,用稿率97%;乡镇自办节目562次,播出稿件1252篇。1986年来稿4007篇,采用3651篇,用稿率90%;乡镇自弼节目467次,播出稿件969篇。1987年采用稿件4562篇;乡镇自办节目559次,播出稿件1679篇。1989年来稿5059篇,采用4750篇,用稿率94%;乡镇自办节目806次,播出稿件2601篇。 1981年10月开始,开展广播节目创新评优活动。同年向延安地区广播局推荐10月19日播出的一组节目,获三等奖。这组节目共5篇稿件,即:呼歧山《付家原大队尝到了责任制的甜头》、冯志浩《咱县工交企业裎调整中稳步前进》、杨定国《因地制宜好,经济收入多》、李黑《结婚不再设大宴,亲友负担减一半》,冯志浩《书记,县长、主任出马,调查研究解决问题》。1982年推荐高忠旺和冯志浩采制的录音通讯《一曲战天斗地的凯歌》。1983年推荐冯志浩《安沟4万元撂响了》,获好新闻奖。1984年推荐8月20日播出的一组新闻,获三等奖。这组新闻7条消息:冯志浩《我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昨天成立》、《我县个体劳动者首届代表大会闭幕》和《三青年办客运只等东风》,王凡《南河沟乡17户农民获户包流域奖》,李东平《董家角人均栽桑一百五》,黑保贺《交口镇掀起群众栽桑热潮》,李东平《新鲜事——农家牲畜保了险》。此外,呼世显《城关镇帮穷致富取得成绩》获一等奖,王凡、郝延江、冯志浩、刘世斌共同采写的《广播电视发展快,四级新闻遍城乡》获三等奖。1988年,在延安地区的评优活动中,冯志浩撰写的广播评论《农民要靠务农致富》获一等奖,冯志浩撰写的配乐通讯《在群众落水遇难的时刻》获三等奖,播音员高忠旺获播音二等奖。1989年,肖卓撰写的《印刷厂工人郭兴平被誉为新时代的延安人》获三等奖。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