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电影放映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呼延立人从西安带回电影放映机1部,在县政府大堂院放映黑白无声电影。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党第二战区和90军在秋林、瓦崄、大村、桑柏、郭崄村放映有声电影《百灵庙大捷》。
建国后,1954年9月陕西省电影放映第二队黄(黄龙)宜(宜川)联合放映队来宜,深入农村5个区乡,用16毫米放映机放映电影60余场。观众达7.145万人次。影片有《草原上的人们》、《好日子哪里来》等。1955年黄宜队3人来宜放映《白毛女》、《陕北牧歌》、《红旗漫卷西风》等影片。
1956年省发苏联乌克兰放映机、卫75发电机各1部,成立宜川县电影放映队,编制2人。以后又相继建立起第二、第三放映队,有放映、发电员6人,坚持常年下乡巡迴放映。1960年在县城中心三道巷建起一个有35毫米放映机的电影放映站,编有文书、会计、收发、售票、宣传、放映等5人,平均每晚放映1场。当年由省、地、县拨款11万元,在放映站原址,建成1座影剧院,建筑面积1238.6平方米,观众厅设1035个铁架折板座椅,放映室架有35毫米电影放映座机2部,幻灯投影机1套。影剧院编有会计、出纳、场务、机务、票务、宣传等工作人员11人。
1965年前,电影放映内容主要是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进行形势教育,放映的影片有:《好日子哪里来》、《陕北牧歌》、《白毛女》、《收租院》、《槐树庄》、《箭杆河边》、《我们村里的年青人》、《保尔》、《卓娅和丹娘》等,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速世界观和人生观转变为内容的影片有:《红霞》、《粮食》、《奇袭》、《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董存瑞》、《青春之歌》、《渡江侦察记》、《古刹钟声》、《雷锋》、《刘三姐》、《宋士杰》等。戏剧片有:《三滴血》、《桃花扇》、《火焰驹》、《杨门女将》;纪录片有《抗美援朝》、《学雷锋》、《学大寨》、《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以及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等影片。
“文革”期间,许多影片被禁映,反复轮映《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沙家滨》、《海港》、《红色娘子军》等8个样板戏和《铁道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等以及“文革”的纪录片,组织群众当作政治任务观看。样板戏影片首映先让贫下中农看,然后组织专场放映,发售学生优惠票,票价降至5分,不缴片租金,倒贴亏损。从1971年起,党中央和首都支援延安老区人民的8.75毫米电影机和脚踏式发电机14台,在全县14个人民公社先后建立电影放映队,配备人员28人,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放映网初步形成。1973年,县放映站更名宜川电影院后,电影放映由每日一场增为一日数场。1974年起,相继建立7个县级单位和7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有16毫米放映机9部,8.75毫米放映机5部。
在宜川拍摄的影片主要有:《红旗漫卷西风》、《彭大将军》、《黄河大侠》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文革”禁映的《家》、《祝福》、《追鱼》、《天仙配》、《林则徐》、《红楼梦》、《渡江侦察记》等影片重新上映,新摄制的《高山下的花环》、《人生》、《喜盈门》、《少林寺》、《武林志》、《西安事变》等优秀影片很受群众欢迎。同时,武打片、侦察片、外国影片上演率急剧增高。1980年,为适应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和业务的需要,电影管理站又更名为宜川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一管理全县电影发行业务。当年放映电影4601场,收入9.99万元。1983年,实现全县放映无空白点,城乡看电影10.5万人次。1989年,全县共有26个电影放映单位(包括个体放映队6个),壶口、秋林、阁楼、高柏、英旺5个乡(镇)固定放映点,县城、集义、云岩3个影剧院。拥有电影放映机31部,其中35毫米大座机2部,16毫米放映机23部,8.75毫米放映机6部。拥有放映人员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人,发行放映公司12人,影剧院11人,农村队25人,县级队8人。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家庭电视普及率上升,电影上座率,县影剧院20%,农村放映队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