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境内形成许多良好习尚。新社会在树立新风尚的同时,发扬传统良好习尚。
讲究礼貌 本市群众生活交际中重视以礼待人、礼尚往来,农家尤其宽厚好客。客人来家住时,就是贫寒家庭也往往借米借面借鸡蛋,让客人吃饱吃好。吃饭先客后主,来迎去送,极其温暖。若去别家作客,注意举止大方,谨言慎行,言必有称谓;上炕脱鞋,在炕上盘腿端坐,忌横躺斜卧,交谈中忌摆腿摇脚,不尊重对方,下炕,不从人面前经过,不得已,也要表示歉意,说“对不起”;吃饭端碗前互相礼让,忌单手端茶递饭,尤其对长辈须用双手捧上。不论谁家来了亲朋,邻里喜欢串门问候,拉家常,表示亲近。
日常生活中提倡尊老爱幼。对近亲长辈不直呼名字,以爷、叔、伯、姨等称谓。过事办席,老年人坐上首。给老者、长辈敬烟敬酒。招待客人,由老人陪客。担水、行路要给老年人让道。见别家小孩,可爱抚嘻逗,不恐吓喝斥。除远房爷孙间、弟嫂间、姐夫小舅(旁系)间可逗笑,近亲长幼、男女间均不开玩笑,忌“牙伯子”与弟媳、妹夫与妻嫂子或妻姐姐互开玩笑。尊重妇女,反对嘻皮笑脸和“山哞野咋”(方言,指毛手毛脚,大呼大叫,行为不检点)。说话讲分寸,忌当面挖苦或破口伤人。俗语“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以“敞街骂巷”为恶劣行径。
路遇见长辈、熟人必问候。饭前饭后兴问“吃饭没有?”遇行人问路,有问必答,往往热情引路,与行人攀谈,亲如熟人。出门讲究梳洗打扮,衣履整洁,走亲戚,出远门多换穿新衣服,干干净净,不邋里邋塌。注重礼尚往来,节日互赠食品。近邻间,凡吃好饭,送一碗给老者或小孩,和睦友爱相处,亲朋患病,多带营养品前去问候、安慰。近年来,开展讲礼貌活动,增添许多新的内容,如语言美、行为美等。
公益善举 人们历来把办学、修桥补路、资助危难者等公益事业作为行好向善之举。民国年间,榆林城人李天恩等为灾民度饥荒,出资办“粥厂”,捐款助“育婴堂”收抚弃婴;戴兴寺主持僧人行宽等办义学。80年代,本籍旅居香港已故的胡星元先生捐出巨款修建图书楼、小学、医院;还有一些致富者捐资办学,捐钱捐物支助贫寒家儿童上学、抚养孤残儿童等。在乡村,致富者往往投资建桥修路,方便乡里。暴雨后,道路冲毁或水井淤塞,总有人主动补修、挖掘。
助人为乐 榆林人好济困扶弱,积德行善,尤其对贫病交加或遭灾难者,往往同情施钱、送物,热心扶助。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难民流落本境,有许多人家腾出房屋让难民居住,并借给米炭暂度日月。60年代初,全国掀起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本县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学好人做好事,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往往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处遭灾各方助。1965年秋榆林城区遭特大冰雹,各生产队纷纷捐洋芋、萝卜、白菜运到城区救灾。刑台地震、安康水灾发生后,本县群众捐献钱、粮票、布票予以支援。各中小学组织学雷锋小组,为残废军人、孤寡老人拆洗被褥,担水扫院,买粮运煤。粮食部门职工李春芳二十多年如一日,先后主动照料鳏寡孤独老人5名,其中3人由她送终。1984年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仅县城各中学做好事达10000余件。这年冬,桐条沟乡张
村发生大山崩坍毁窑10多孔,周围各村数百名群众自动到场救灾。此外这期间,涌现出大批舍己救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如榆中学生崔涛勇敢跳入榆林城鸳鸯湖搭救落水儿童,鱼河房家沟民兵高子有等冒着生命危险进煤窑救人等等。近年,榆阳乡涌现出不少济困扶弱者。广济村制钉厂厂长牛高(高志权)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先后资助因家庭贫困无力娶媳妇的本村村民和本厂职工3名青年娶下了媳妇。该村贫苦村民万子祥病故后,家人无力安葬,村长康俊峰除自己资助外,还上门到一些村民家筹款筹粮买棺材将万安葬,乡人赞扬他们这种行好善举。
创五好家庭 人们历来注重邻里、弟兄、妯娌间和睦相处和家庭中夫妻互敬、尊婆爱媳、敬老爱幼。1980年以来,全市开展创“五好家庭”活动,城乡贤惠媳妇、贴心婆婆、好妯娌、模范丈夫越来越多。1982年全市评出“五好家庭412户;1985年评出2467户,其中受全国表彰的3户,受省表彰5户。先后有293名好媳妇、134名好婆婆受到市上的表彰。
建文明单位 1982年开始,全市由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形式转向全面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党政事企业单位和农村大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环境卫生,治脏变净;抓社会治安,治乱变安。1988年,全市评出文明单位120个,其中文明村20个,文明单位94个,文明居委会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