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本地传播较早。现存元代大德十年(1306)《重修长春观碑铭》载,当时仅镇川寺沟有长春、龙泉、长生等“上下庵观四处,聚众六十余名”。明成化年后,道观神庙更多,至明万历年间,建有太乙神宫(凯歌楼)、火神庙、上帝庙(均在榆林城内)、青云山祖师庙、三圣寺(均在青云乡)、石崖底悬空寺、药师殿(均在镇川)等道教坛、观、庙不下20处。明崇祯九年(1636)遭大灾,戴兴寺收容羽士23人度饥荒。明、清时期,榆林城主要有张道、常道、朱道3家传道(均为“伙居道”),分别在土神庙、天神庙、凯歌楼设坛进行行教。民国年,这些庙宇先后改办学校或改他用,只有张道家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在老爷庙举办庙会,进行设坛行教祭祀等活动。境内道教活动主要有为死者做道场,为活人打“平安醮”及办庙会,逢年过节祭祀等。
1957年全县有道士7人,随后均改行,道教活动很少,只是个别村民以“会长”身份举办道观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