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舞蹈
跑旱船 亦称旱船,本地谓水船儿、搬水船儿。由老艄、小艄和坐船姑3人表演。首先由老艄找到帮手,然后3人同上,做飘船动作,相互配合,有说有唱。最后打船,船被冰冻住,动作滑稽风趣。广义的秧歌也包括旱船、竹马、高跷等。
竹马灯 又称跑竹马,清涧谓竹马儿、放竹马。可单独表演,亦可同跑旱船同时进行。竹马在水船表演过程中,始终作过河人与船相伴,放马老以拉马动作为主,骑马者表演马的各种动作(跑跳、慢行)和叫声。
高跷 又称踩高跷。由男青年饰工农兵或戏曲人物,手持道具,双脚踩着木跷,踏着鼓点,前后左右跳跃行进。形式有10余人的大场,也有数人的小场。多由县城居民和学生演出。
花棒槌 花棒槌长约4尺许,五色涂染,秧歌队中男角人手一根(或间隔持拿),在大秧歌行进间,一手花棒槌同另一手互击,左四右四,脚下做出相应动作。手足皆为武术动作,单调而刚劲。
腰鼓舞 亦称腰鼓、打腰鼓儿。本县最早见于50年代初。县剧团及清涧中学、县文化馆宣传队均有表演。
狮子舞 俗称耍狮子。建国后,西沟砭等村秧歌队表演过,动作还较粗糙、单调。
龙舞 也叫龙灯。近年李家塔乡秧歌队演出,尚在试验阶段。
霸王鞭 亦称金钱棍、花棍舞、花棍儿。流行于解家沟等乡(镇)。在木棍儿上涂染彩色,两端用铁丝穿上响钱,饰彩色缨子,2男角表演,边舞边说边唱。
三山刀 巫舞的一种。三山刀铁制,上有3个牙形体,状如山,下柄处有数个铁环,摇动时声音响亮,巫师持此跳跃呼唱,所谓捉鬼镇邪。建国后绝迹。
羊皮鼓 巫舞之一。建国前流行于今店则沟、东拉河、老舍窠和高杰村等乡。羊皮蒙于铁环,环柄置数小环。男性巫神身着裙子,头具纸饰,或偶戴假发(辫子),左手持鼓摇环,右手用小木棍(棍头有时略有装饰)击鼓,边舞边唱。
1983年,文化馆对本县民间舞蹈进行了初步调查整理,12月撰有《陕北(清涧)民间舞蹈简介》一文。
美术
绘画 除年画外,主要为工艺画。玻璃画(如挂镜等)多为风景,箱、柜和炕壁画多为花鸟,间有人物;平涂或单线绘制,色彩浓烈,装饰性强。
剪纸 俗称窗花。有大窗花,小窗花两类。大者又分2种:贴于天窗中央者,为边长约30厘米的正方形(贴时对角线同地面垂直或平行),画面为连续的花鸟;贴于两边的为边长约20厘米的正方形,一般称葫芦儿,形制同前,但画面较简单(贴时横边同地面平行)。小窗花一般无边框,内容为花卉、禽兽、人物和图案等,贴于窗棂、箱角和礼仪食品(大馍馍)等上面。制作时,民间多用剪子,或熏有底样,依样剪作;或胸有成竹,即兴而成;建国后亦有剪前先绘草图者。作品风格,老年妇女粗犷、古朴,青年女子纤细、华丽。1984年,县文化馆曾收藏了一批剪纸作品,现存白桂兰、刘琴花、韩玉娥、曹彩芬、高仰莲等人作品400余幅。
刺绣 本县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工艺品有枕头顶、枕头套、绣鞋、鞋垫、荷包、烟布袋、针线包和兜肚等。绣法一为扎花儿(密绣),一为拉花儿(疏绣)。
补花 又称布堆花,当地叫拨花儿。将各色碎布条块剪补于另一布面,形成花鸟鱼虫,用于装饰书包、坐垫、兜肚和枕头等,整体效果犹如汉画像石和彩色剪纸。
绌花 妇女将新白布用细麻绳儿精心缝成等距小布结,印染后拆掉麻绳,形成红地白花或绿地白花,缝纫童装。建国后,随着花布生产的发展而绝灭。
雕塑 质地有石、砖、木、泥、香、面等数种。
石雕 见本编第3章。
砖雕 见于县城建筑物,多为清和民国时所作。
木雕 多见于明清寺庙建筑,今窗户、棺材偶有所刻。
泥塑 民国年间,刘家湾刘亮彩等制作的泥人驰名县内外。80年代以来,清涧修庙风大盛,出现泥塑匠二三人。
香塑 祭祀用的线香加水捣成香泥,以此捏塑成小动物等。旧时民间用香狗压邪,今不复见。
面塑 亦称面花。民间谓花花、燕燕雀雀。清明和春节时,城乡妇女用发酵过的面团捏成鱼虫鸟兽、花卉、花篮和髽髻等各形食品,置笼中蒸熟后,再以彩色点缀,优美、逼真。
布制工艺 有布娃娃、布老虎、布马等数种。代表艺人有曹桂文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