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清涧民间文学有歌谣、故事、传说、剧本、快板、书词、谚语和谜语等,蕴藏极其丰富。
歌谣 本县歌谣形式多样,有山歌、劳动号子、秧歌、酒曲和童谣(儿歌)等,主题为爱情、劳动、革命和群众生活诸方面。现存歌谣约370余首,其中传统歌谣40首,革命历史歌谣30余首,新歌谣300多首。主要刊载于《大众报》、《榆林报》、《清涧文艺》、《清涧报》、《陕北革命民歌选》、本县《春节演唱材料》和《清涧民间文学集成》。长篇歌谣有《打川口》和《圪都红》等。作者、演唱者和整理者有杨明湘、郑光前、刘致(志)祥、白孔章、黄增辉等10余人。
故事传说 本县民间故事和传说大体可分5类:(1)人物传说。有关于孔丘、关羽、李显忠、李自成、郝志义、白行顺、惠世扬、惠师温以及毛泽东、刘志丹等的传说。(2)地方风物传说。有东山、钟楼山、石瓮钵等的传说。(3)神话传说。如四姐下凡等。(4)生活故事。如《还金泉》等。(5)其他故事和传说。80年代以来,10多位民间文学爱好者发掘整理故事100多个,分别刊载于《陕西农民报》、《榆林报》、《延安文艺》、《清涧文艺》和省、地、县编印的一些专辑。1984年,县委宣传部、文化局和文化馆打印王锋、刘国元整理的《宽州土地上的传说》,收入故事40篇,8万余字。1986年4月,张志远整理打印《清涧民间风物传说拾零》,收入故事15篇。1991年10月,白生川选编的《清涧民间文学集成》收入传统故事24个、新故事6个。
谚语 清涧谚语分为哲理、自然、生产、政治和生活数类,已由宋栋等收集整理出数百条,部分刊登于《清涧文艺》和《清涧民间文学集成》。
谜语 本县民间谜语有物谜、事谜和字谜数种,多为五言、七言或长短句,每则二、三、四句不等,一般押韵。已由宋栋、刘尚荣收集整理数十则,见于《清涧文艺》、《清涧民间文学集成》。字谜多未刊印。
民间艺术
音乐
民间歌曲 清涧民歌有山歌(主要是信天游)、小调、号子、秧歌、酒曲、上头曲等10余种,可谓多姿多彩。《打黄羊》等传统歌曲颇具特色,但影响最大的是革命历史歌曲。70年代以来,省、县专业工作者和民歌爱好者惠增雄、刘永康、赵生田等,初步采录和改编清涧民歌52首,其中传统民歌23首,革命历史民歌21首,新民歌8首。《打倒列强》和《东征》等11首革命历史民歌被编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陕北革命民歌选集》,《三十匹马队两杆号》和《哥哥[nǎo]钢枪》被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民歌手有刘致祥、刘昆玉、马凤兰、赵国顺、刘盛辉、刘桂英、邓得宝、师满银等10余人。
戏曲音乐 详见第23编。
器乐曲 包括戏曲曲牌、唢呐曲牌、宗教器乐曲和多种锣鼓点。郝家墕、石盘和折家坪为本县鼓乐之乡,著名艺人有田旗华、贺成富(乳名富高,大舍窠人)、申竹林(滴水崖)和田旗信等。1984年,县文化馆陈俊章、王靖文整理《清涧唢呐曲牌》100首。
曲艺
陕北说书是本县曲艺的主要形式之一。旧时盲艺人自弹自唱,乐器有大三弦(琵琶)、蚂蚱蚱(系于腕)和甩[shuá]板(亦称响板,束于腿),建国后增加二胡,另人操作。在窑洞或广场演出。据不完全掌握,民国以来,清涧计可说书89本,其中汉代1本(以故事发生时间为据),隋唐13本,宋代20本,元代3本,明代和民国各10本,建国后18本。1964年成立县盲艺人宣传队,成员有张晨祥、白世荣和薛世恭等20余人,其中女2人,至今有组织地活动于城乡。70年代主要说唱现代书目,其余时间以古书为主。
境内曲艺尚有快板(练子嘴)、评话(史由)等。
舞蹈
秧歌舞
大秧歌 也称大场、大场子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形式。队员无定数,一般40多人,一生一旦相间而列,手持扇子和彩绸,内有蛮婆、蛮汉特殊队员各1人。领舞者手执花伞,故称伞头;建国后偶有双伞头,讲究者为一男一女。出演时乐队领先,伞头后跟,大队相接,蛮婆、蛮汉“断后”。
大场子 民间称大套,是大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小节目开演前,全体队员在伞头带领下引出各种图案(队形),场图有五角星、天地牌位、蛇抱九颗蛋、黑虎掏心、枣子乱开花、秦王乱点兵、双葫芦、十二连灯灯套灯、十二连城城套城等数十种。大场子用于拜[pái]门子(逐户拜年)、广场演出和过街。
过街是秧歌从甲地到乙地之间的表演过程。队形可成1队或两队,根据鼓点,秧歌队紧跟伞头,做出各种造型,图形有龙摆尾、十字交叉等。有的秧歌队将二人场子的动作运用于过街秧歌之中,生动活泼,趣味横生。
打彩门 打彩门是秧歌队赴外村演出,进村迎接时的一种对歌形式,多在晚上进行。彩门一般用木椽和各色布料、柏枝等所扎。迎接一方称里彩,被迎一方称外彩。里彩有问,外彩必答,伞头主唱,队员相伴,边歌边舞;既表友谊,又考学问,热闹非凡。
转九曲 九曲原谓黄河阵,相传是古代的一种阵法。转九曲也称转灯儿。清道光年间,本县多在夏历七月三十日晚举行,今一般于正月初六或元宵节晚上演出。在广场上栽19排高粱秆,组成9个方阵(见图),设灯360余盏,外戴彩色纸罩,入夜齐明,五颜六色,人影晃动,灿若星辰;唢呐乐队开路,伞头前引,队员后接,边走边唱。全村(邻村)男女老幼紧跟转游,欢声笑语,舒心如意。
县内伞头知名者有贺鸣海(上槐卜)、吴作益(吴家河)、杨树强(秀延镇)、陈和平(楼则塔)等数十人。
场子 亦称小场子、小场子秧歌、踢场子。有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四人场子、八人场子等。以表演特点又分为武场子、迎风场子、丑场子和普通场子数种。回[huì]回秧歌是一种特殊的小场子。
武场子 武场子是清涧较为古老的一种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东区。动作根据武术拳路演变而来,以舞为主,以唱为辅。二人场子为2人对打,三人场子为一打二,踢时为一踢(丑角表演)一包(旦角表演)或一踢两包,动作须紧跟鼓点,表演时均为秧歌步,走剪子股(转“8”字形),对角踢,路线为正方形,结束时唱秧歌数首。
迎风场子 一种以旦角表演为主、动静明显的二人场子,流行于郝家墕、石嘴驿、店则沟和寨沟等乡(镇)。丑角踢完一路后,原地下势不动,包头旦角接着由脚、手、臂、肩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有时像春燕展翅,翩翩起舞;有时如脚踩风轮,圆场旋转;有时似平水行舟,飘然而前;有时手执双扇,如彩蝶翻飞。迎风场子除重乐器外,均有唢呐伴奏。
回回秧歌 4~8人手执三柴板(木片和铜钱等组成的打拉小乐器)和水钹等,在广场边舞边唱,表演历史故事和其他内容,多用[绣荷包]、[卖油油]诸曲调。主要流布于城川。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