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
一、概况
民国十年(1921)一天津人来高家堡放映无声电影。这是本县电影放映的开始,当时只有少数官僚商富观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国民党中央派电影队到抗日前线作慰劳放映,在县城和高家堡各放映1场。这是本县人民第一次观看有声电影。
建国后,陕西省文化局电影处直属电影放映队于1952年来神木、府谷巡回映出,在县城放映过《光荣人家》、《胜利重逢》等国产黑白故事片。1955年陕西省电影第二十二队驻扎神木,在神木、府谷两县巡回映出。同年9月,本县派往陕西省第一期电影放映干部训练班的学员毕业回县到该队实习。1956年4月陕西电影二十二队下放,现称神木县电影放映队。1958年11月又成立神木电影放映第二队。当时全县以区设点,两队输番放映,每年放映近百场。每次放映,30华里内的群众纷纷赶来,如赶集逛会般热闹。1959年后电影放映有所发展,除县城建立放映站每天放映外,又新建两个县级放映队,到1966年4月,全县共有放映单位5个,专业人员16名,年放映1500余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事业受到很大影响。粉碎“四人帮”后得到迅速发展。县里建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院、影剧院等管理、放映单位;乡镇普及了电影放映队;一些厂矿、学校成立电影俱乐部或科教放映组。至1986年,全县登记注册的放映单位共40个,从业人员113名,基本形成电影放映网。据统计,年放映约7千余场,农村每人每年平均6场,城镇每人每年平均40场。仅1973~1983年电影放映为国家积累资金420472元。
二、放映设施
农村放映一直以露天场地为主,近年乡镇政府所在地开始借用礼堂售票映出。县城建队初主要在广场映出,间或借东大街小礼堂(现电影院放映厅原址,1950年由文庙改建)售票映出。1960年小礼堂正式成为电影站专用放映室,可容观众500人。电影院成立后于1978年扩建成拥有896个座席的观众厅和附设放映楼、画廊、宿舍等建筑的现代化放映场所。1979年高家堡电影站也建成设有500个座位的放映厅。
1982年为满足县城群众需求,电影院在神木人民大礼堂开辟第二放映场所,每场可容观众1245人。1983年体制改革时并入影剧院专管。
放映设备,1955年使用匈牙利16毫米放映机和苏联制造的1103型发电机,由于笨重,流动放映需5匹骡马驮运。1958年11月改用国产754型16毫米放映机和1101型发电机,机体轻便,由2-3人即可背送转移。1973年电影院更新为新曙光35毫米座机和DOKW12马力备用柴油机发电机组。1981年又换成国产优质嘉奖产品5502型松花江牌35毫米座机,并将孤光光源改为3千瓦氙灯光源。1983年配置电动倒片台、宽银幕镜头、遮幅式镜头和变焦距镜头等设施。
从1977年以来,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推广科学技术活动中,电影系统先后试验成功幻灯片染法、简易翻摄机、座机放映自动化、光源改革等技术项目,得到省、地有关部门的认可。
戏剧演出
一、剧种
本县传统的剧种有晋剧、秦腔、道情、二人台、眉户等。其中道情、二人台、晋剧历史最久,至今常演不衰。
晋剧 俗称“山西梆子”,有北路、中路、南路之分,传入本县的为中路梆子。县境与晋西仅一河之隔,县东南沿河一带群众历来过河耕作,久与晋民同劳同乐,男女老幼或在田间,或在院落都能哼唱。据城乡都有唱神戏、还愿戏的流俗,至少请晋剧戏班入境演唱,可以推到明代。至于邑民领办戏班卖艺为生者,最早就数清时的魏五三、魏五四弟兄及杨大等人了。目前晋剧成为本县的主要剧种,有职业剧团1个,晋剧艺术学校1所,业余剧团两个。
秦腔 陕西流行最广的地方剧种,盛传关中一带。民国十年(1921)石拐子带秦腔戏班来神木赶“烟市”卖戏,乡民始听其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驻军张子英部的张博学营长曾在高家堡组织过一个秦腔剧团,因此高家堡以南沿秃尾河东岸的群众至今比较喜欢秦腔,但一直没有职业演出团体,现在只有高家堡业余演出队常以秦腔排演一些节目。
道情 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家修道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竹板伴奏,因此也叫“渔鼓”。明清以来流传甚广,且与各地民歌相融合,形成各种曲艺,在陕北称为道情。其特点以唱为主,说白辅之,也有只唱不说的。初时多为民间农闲时自乐演唱,民国十年(1921)后,受山西胡皮红道情班的影响,县南高家塔、张家沟、杜沙墕等地亦先后组织道情戏班,串山野庙会演出,颇受群众欢迎。建国后复为业余娱乐活动节目。
二人台 是一种舞蹈兼演唱的艺术形式,在本县流传极广,历史悠久。最早盛行于县北各乡,叫做“玩艺儿班子”,因为其多为两人对唱联舞,所以后来称为“二人台”。由于二人台道具简单,演出方便,有时由一家一户组成,故俗称“窝班子”。其特点一是不受场地限制,在村边、院落甚至家庭炕头都可演唱;二是化装简单,只用民间男女服装一个扮男,一个扮女,以农具、筐筐、棍棒、草帽、纸扇为道具即可表演;三是伴奏只要洋琴、四弦、笛子等几件普通乐器即可。演出内容一般以表现男女间的爱情为主,极赋乡土色彩和生活气息。
二人台大约在清朝初期由山西河曲地区传入县境。由于不断吸收本地民歌、山曲、方言、表演技巧等新的养分,因此与现在流行于山西河曲、内蒙东西两路的二人台有截然不同的风格。据行家鉴定,神木二人台较其他地方的二人台,不仅唱腔、牌曲更加粗犷豪放、丰美甜润,而且舞蹈动作也更为幽默泼辣、大方多姿。据统计,神木二人台牌曲有百余种,剧目60多种。
建国前,二人台不登大雅之堂,完全是一种群众自娱活动。建国后,二人台经过不断改进,伴奏乐器增加,二人演唱的局限被突破,不仅可以登台表演,而且在内容形式、音响技艺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曾先后参加中央、省、地文艺汇演,受到表扬和奖励。
眉户调 源于陕西眉、户两县及其周围一带,40年代初由一二○师后勤部移驻县南一带而传入。
该调行腔婉转动听,牌曲丰富,表现力佳,现在已成为全县业余演出和现代小戏的主旋律。
二、演出
本县戏剧演出,从组织形式上有职业与业余之分,在剧目内容上又有传统剧、现代戏的区别。
职业剧团建国前称作“戏班”,一般由私人领办。领班人(旧称班主)除置办全套乐器、“行头”(俗称“箱驮”)外,还须从太原等地招募一些“把式”(艺人),并负责全班人员的生活费用。戏班春、夏、秋三季走村串乡演唱庙会神戏,赚取微薄演出费,冬天则以织毛口袋维持生活。由于戏班艺人多有吸食鸦片的嗜好,所以常常沦为乞丐。建国后,戏剧艺术受到重视。县城设有职业剧团,建成剧院;既可下乡巡回演出,又能售票座场演出。80年代后马镇、贾家沟的个体户组成2个晋剧团在城乡营业演出,与县剧团形成竞争局面。除“文化大革命”初戏剧停演外,县职业剧团每年到各乡镇巡回演出2~3次(古会、庙会演出除外),到外县交流演出1~2次。其余时间一边进行艺术训练、排练新节目,一边为县城居民售票演出。个体剧团主要为古会、庙会演出。
业余演出由城乡戏曲爱好者自己组织,属非营业性文娱演唱活动。建国前,永兴一带的“玩艺儿班”(即二人台)、县城的“地绷子”(在郊野演唱常以帐布搭绷遮日,故名)及南乡的道情等,只在闲暇或节假日自发聚集在一起演唱,消遣解乏。建国后,县文化馆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并帮助各乡镇及大村庄组建文化室(站),排演节目,活跃文娱生活,进行政治室传。70年代,县上每年调演1次,选拔优秀节目参加省、地文艺汇演,业余演出因此得到发展和提高。其中演出多、水平较高的有县城、高家堡、贺家川、张家沟、马镇、永兴、大柳塔等地的文艺宣传队。由于业余文艺宣传队既可在田间地头休息空隙演唱,又能串乡登台表演,所以很受群众欢迎。
演出剧目随历史阶段和政治运动变更。50年代上演的主要古装剧目有《打金枝》、《梁山伯与祝英台》,《赤胆忠心》、《火焰驹》等;主要现代剧目有《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其中《赤胆忠心》在地区汇演中获演出二等奖和音乐一等奖。60年代初仍是古装、现代戏均演,演出节目主要有新编历史剧《假婿乘龙》等;现代戏《夺印》、《箭杆河边》等;二人台歌剧《三月三》;道情《吹鼓手招亲》;小戏《游乡》等及歌舞节目。1965~1976年,古装戏全被禁演,上演的都是现代戏或移植的京剧“样板戏”,其中二人台座唱《庄户人家的好卫校》赴省参加曲艺调演时由省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全省播放。1977年后,古装戏准许上演,先后上演的有传统老戏,也有新排节目。如《十五贯》、《三打白骨精》、《卷席筒》等。
三、神木晋剧团
1950年8月,县文教科与工商联合会收容流散艺人并吸收几名学员办起城关业余剧团(为集体所有制单位,实行“三七”分红制。)开始在城内售票演出,后来由文教科安排在全县72个乡轮流演出。1952年正式改称神木县人民剧团,体制照旧,经费部分由国家补贴。1955年12月省文化局颁发剧团登记证,1958年改分红制为工资制,人员、财产得到扩充。1959年神、府合县,原两个剧团改称神木晋剧一团和二团,1961年分县复称神木县人民剧团。当时演出节目新旧结合并坚持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深受领导群众赞扬。1965年剧团改称神木县文化工作队,缩编为25人,很多从事传统剧目演出的老艺人及中青年演员被迫改行。“文化大革命”初,文工队成员多数被当作“牛鬼蛇神”遭受揪斗批判。价值数万元的古戏装、头戴、道具被焚毁,库房被抢劫,机关被“造反武卫队”占据,戏剧事业遭到破坏。从1968年起,剧团原来的积累已经花光,全靠县财政预算补贴度日。
1970年9月剧团开始恢复,改名神木县文艺工作团,编制50人,大部分为新收学员,主要移植排演“样板戏”和自编文艺小节目,为当时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服务。1976年后,剧团自筹资金修建宿舍及排练厅,购制服装、道具、灯光设备,并从山西太谷、榆次、交城等地招收青年演员,使演员陈容和艺术素质大为改观。1983年附设晋剧戏校,培养训练青少年演员的基本功底和表演技巧,剧团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截至1986年,全团共有演职人员63名。有窑洞36孔,排练厅9间,服装道具、乐器灯光等设备基本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