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子洲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子洲县教育概况(3)

2012-6-24 21:36:25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现将县办中学简介于下:
    子洲中学 位于双湖峪镇峨峁峪村,学校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8175平方米,系全日制完全中学。该校创立于1954年,当年招收初中班3个,学生180名,首任校长高尊贤。1958年秋始招高中班,到1965年已具有相当规模:有窑洞154孔,教室24间,学生683名,教职工55名,图书一万余册,各种教学仪器一千余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双湖峪中学因“两派”对峙,一度成为武斗的据点,教师受到严重迫害,图书、仪器遭受严重破坏。1969年,双湖峪中学同县示范农场合并,定名为“子洲县‘五·七’农业技术学校”,不久即分开。1970年恢复招收高中班。1976年修建了教学大楼。1978年恢复为完全中学。1985年修了实验大楼,1985年有教学班25个(其中高中班11个),学生1810名,教职工111名,图书16342册,教学仪器1792件。1989年有教学班27个,学生1919名,教职工108人。
    周家中学 创建于1956年,到1965年,已有教室14间,窑洞99孔,图书一万余册。1974年始,学校只办有4个高中班,1980年初中班从周家小学迁回,又成为完全中学。1989年占地面积50亩,校舍建筑面积4414平方米,有教学班15个,学生695名,教职工71名。
    老君殿中学 创建于1958年,1967年易名为红旗中学,1971年成为完全中学,1977年初中班被取消,只设有高中班。1979年恢复原名,次年恢复为完全中学。1989年有教学班10个,学生635名,教职工44名,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5650平方米。
    裴家湾中学 始建于1971年,1973年招生,每年招收高中班两个、学生120名。1981年取消高中班,每年只招收两个初中班。1989年有学生331名,教学班6个,教职工31名,总占地面积44亩,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
    电市中学创 建于1958年。1965年改为农业中学,1974年成为普通中学,1983年易名为职业中学,1986年又恢复为普通中学。1989年有教学班8个,学生468名,教职工236名,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720平方米。
    子洲县第二中学 1985年开始修建,校址在县宾馆西侧,1986年招生。1989年有初中班11个,学生741人,教职工52人,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221平方米。
    1989年乡(镇)办的中学共6所:槐树岔中学、瓜园则湾中学、杜家湾中学、何家集中学,苗家坪中学、砖庙中学。
    (二)职业教育
    1958年县内曾办师范、水利等学校,不久即裁撤。1964年本县创办第一所农业学校——马蹄沟农业学校,当年招生113名,以初中课本为教科书,学制3年,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农忙季节还下乡支农。1965年又将殿寺民办中学改为农业中学,旋又决定淮宁湾、玉皇岔、马岔3处小学各附设1个社办农业中学班,砖庙、曹两处小学各附设1个队办农业中学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业中学停办。1970年又在殿寺开办农业技术学校,当年招生50名,学制2年,1975年根据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各公社都办起了一所“五·七”中学,其学制多为半年或一年,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专业课等;专业课多为农机、农技、林业、兽医等,学员由各生产队选送。1977年,全县有“五·七”中学22所,在校学员1181名,教职工178名。1978年“五·七”学校全部停办。1976年,县“五·七”大学创立,开设师范教育、农机、农技、林业、水电、医学6个系,各系开设的课程有政治、专业、劳动、体育,学制均为一年,有学员152名,教职工26名。“五·七”大学办学条件太差,1980年9月被撤销。1983年县教育局将电市中学改为电市职业中学,开设钟表修理、木工油画、缝纫三个职业高中班(学制2年),1985年一百多名职中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很受欢迎。1986年,成立子洲县职业中学,并恢复电市中学。1989年,职业中学共有教学班2个,学生42名,教职工21名。
    此外,县卫生局在马蹄沟办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农业局在高家渠办农业机械化学校。
    三人才培养
    科举时代,本境考中秀才者不少,而举人不多,进士更为罕见。辛亥革命以后,本境小学增多,其时,小学毕业后考入榆中、米中、绥师者不少,且大都学业很好,早年考入绥师的李策铭、安子文、徐博、刘正平就曾被誉为“西川四大名生”,颇受校长李子洲器重。刘景向、张弘锡、栾世伟、贺嘉儒等学业精进,后分别留学于日本、美国、苏联,成为颇有名气的教授、学者、工程师。
    从1949年到1989年,子洲县共培养出小学毕业生115734名,中学毕业生61890名。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后,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436名,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1237名,还有30多人考为研究生。栾生文、栗树和、李斌、高晓航等还出国留学。
第三节 业余教育
    一 职工业余教育
    1952年秋,县上开设了文化补习学校,对县、区、乡三级干部进行速成识字教学,翌年,又组织起县级干部文化班一个,有15%的应入学者参加了学习。1955年增加为89人,占到应入学人数的44.5%。是年,还在煤矿、盐湾设立业余学校,派专人组织工人进行文化学习,提高了职工的文化水平。1956年制定《干部业余文化教育12年远景计划》后,成立了干部业余学校,入学人数增加为193名,占到应入学人数的96.5%。与此同时,区、乡干部业余学校和学习小组也相继成立,全县共设有4个区级业校,聘请了13名干部担任教员,参加学习的人数达235名。乡级学习小组共有16个,学员153个,占应入学人数的66.5%。
    1966年至1975年,职工业余教育中断,1976年县“五·七”干校、“七·二一”工人大学相继创立,但因效果不佳,不久便停办。
    1981年县工农教育办公室对全县1968至1980年参加工作的初、高中毕业而实际水平达不到初、高中毕业程度的青、壮年职工进行了一次摸底,据统计,需补课的对象有1176人。是年,县上办起了业余学校,组织需补课的职工进行“双补”(即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教学。截至1984年,先后共办了4期干部职工补课学习班,有289名学员参加了学习。1985年县上将职工业余学校初中班改为职工业余学校高中班,先后招收学员330名,学员学习半年后,考试成绩合格,全部结业,1989年业校停办。
    近年来,业余教育又增加了广播电视大学、自修大学、刊授大学、函授大学、夜大等“五大”,本县1985年有10多人参加自修大学考试,还有不少人参加刊授、函授教育,参加师范函授教育的人数最多,也比较正规。1984年9月1日本县建立广播电视大学辅导站(简称电大),当年招生17名,借县党校8间平房做教室,次年迁到冯渠火电厂。1985年设有党政干部基础理论、汉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班,有学员84人,教职工11人,学员是三年以上工龄的在职职工,学制二年,由省上命题统一考试招生。这两届学员毕业后,再未招生。1991年起,又在县党校附设榆林地区党校大专走读班1个,学员72名。
    二农民业余教育
    建县前,农民就有自发设立冬学的习惯。其时,农民子弟多因贫穷和劳动力缺乏,无暇进小学读书,便利用冬季农闲时间上冬学,课本多为《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也有自编的,如瓜园则湾清末秀才蔡秉璋编的3千余字的四言《平民适用杂字》,即流传较广。1940年人民政府责令各地成立群众性的冬学委员会,给冬学提供《民众识字课本》,并制定了冬学考试与毕业制度。1942年全境共成立冬学22处,初小设立冬学班31个。1944年冬学已发展到195处,有学员6106名,农民“天寒地冻把书念,花开水暖务庄农”,周家圪村的“一揽子冬学”,结合冬季生产办学,成绩显著,习仲勋曾在《解放日报》上撰文介绍,誉其是“冬学运动的正确方向”。
    1951年,全县冬学已发展到244处,参加学习的人数达4076名。1952年冬,冬学延长为冬春学。是年,县上专门成立扫除文盲委员会,下设扫盲办公室,各区亦相继成立了扫盲委员会。冬春学发展为288处,有学员8572名(其中女学员1380名),识字组发展为302个,读报组发展为169个,民校也由1949年的15所增加为44所。这一年,全县还普遍推行了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以注音字母为“拐棍”,帮助识字,从而加快了农村的扫盲进度。
    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民业余教育出现高潮。这一年,全县共有识字组1377个,学员20179名,有业余学校85处,扫盲班244个,学员8112名,有包教包学学员5285名。各小学也普遍开设了耕读班和半日班,使不少失学和未入学的少年儿童入了学。1957年有工农业校289处,学员11531名(内女1836名),有识字组703个,学员8619名(内女4467名),包教包学、送字上门学习的有3496名(内女1836名)。共计参加扫盲学习的人数为23646名(内女10406名),占应入学者(59158名)的40%,经测验,达到扫盲标准识字阶段毕业的学员有1092名(内女251名)。
    1958年县上提出“大搞特搞拼命搞,一年变为无盲县”的口号,并成立了“扫盲协会”和“文化革命指挥部”。是年8月17日,县人委做出指示:“苦战一周,赶8月20日前,宣布基本无盲县”。同年10月18日,县文化革命指挥部要求在全县广大群众中掀起“读百本书,练写万字,写千篇文章”的高潮。但这个时期的扫盲工作只讲形式,不切合实际,追求声势,盲目浮夸,收效甚微,尽管后来做了一些补救工作,脱盲率仍很低。
    1961至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暂时处于困难时期,农民业余教育也处于低潮。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农民教育开始恢复,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农民业余教育事业立刻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后,一般大队都办起了业余学校或扫盲班,1974年后业校又改为政治夜校,一味搞大批判、唱“样板戏”,文化学习流于形式。
    1976年8月,县上再度成立扫盲委员会,并恢复了扫盲办公室(1981年改为工农教育办公室),从1982年至1985年,逐步配齐了22个乡(镇)的扫盲专干,并对全县农民中的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全县94100名少、青、壮年,其中文盲和半文盲14140名。全县有30.35%的人为文盲。1989年统计,全县文盲和半文盲为67069人,占总人口的25.28%。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子洲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子洲县大兴寺 子洲县兴隆寺 子洲县龙王庙
子洲县祖师庙 子洲县兴明寺 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遗址——
子洲县高柏墕山 子洲县南洛寺山 子洲县三皇庙圪塔
子洲县五龙山(乌龙山) 子洲县祖师山(空洞山) 子洲县郇家塌山
子洲县路普山 子洲县目连寺山(乏牛山) 子洲县娘娘庙山
子洲县美食 更多
子洲摊黄[图]
苗家坪烩饼[图]
子洲摊黄[图] 苗家坪烩饼[图]
子洲抿夹 子洲烤洋芋
子洲豌豆杂面 子洲黄馍馍
子洲煎饼 子洲圪凸(圪坨)
子洲县抿夹[图] 子洲油糕(米糕)
子洲县特产 更多
子洲县地方特产:黄芪
子洲县地方特产:小米
子洲县地方特产:绿 子洲县地方特产:小
子洲县地方特产:黄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子洲县概况:三川口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苗家坪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驼耳巷乡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淮宁湾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裴家湾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老君殿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何家集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双湖峪镇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全县行政区划图
·子洲县概况:全县行政区划一览
·子洲县概况:双湖峪镇简介
·子洲县概况:何家集镇简介
·子洲县概况:老君殿镇简介
·子洲县概况:裴家湾镇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