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境内有少数私塾。道光十年(1830),本境有冯渠一处义学。同治十一年(1872),绥德知州汤敏又增设了双湖峪、周家 两处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驼耳巷、苗家坪也设立义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官办学堂与私立学堂逐渐增多。民国初年,学堂改为学校,教育略有发展。1942年,绥西办事处成立时,有学校38所,教员85名,学生1872名。
建县后,人民政府提出“民办公助”的办学政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47年,胡宗南进攻陕北,学校停课、教师转移,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1948年战事结束,人民政府着手恢复教育工作,到1949年,恢复完小5处,普小11处,民小15处。1953年,学校增至197所,学生14225名,教员33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40%。1954年,本县创立第一所中学——子洲中学,当年招收初中班3个,学生180名。
1958年全民“大跃进”,子洲县委提出:“10天普及中学教育,1月普及小学教育。”等浮夸口号,学校与学生剧增,又因教师学生参加劳动过多,忽视课堂教学,教育质量下降。为了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年起对教育进行调整,1962年中学由1958年的5处压缩为3处,小学由234所压缩到207所,在校学生人数减少到11111人,比1958年减少5185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首先动乱,先搞“大批判”后“停课闹革命”,接着是“大串连”,闹派性、搞武斗,教育陷入瘫痪。1968年由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但仍坚持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钱”,批判“师道尊严”、“智育第一”,教育秩序仍旧混乱。1968年后,全县不少小学附设中学,1976年各公社都办“五·七中学”,县上还办了“五·七大学”,教师被层层拔高使用,教学质量很差。
1976年后,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餍时期,1980年起,有计划地对中学进行了压缩和重新布局。1985年起,全县掀起了集资办学热潮,普及了初等教育。1989年全县有小学65处,中学13所,在校小学生29568名,中学生7933名,教职工2434名。
第一节 机构
1942年绥西办事处成立,教育由第一科兼管(即民教科)。1946年民教科分为民政科和教育科。1950年县上成立文教委员会,各区成立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各配文教助理员一名。是年,教育科易名文教科。1954年文教科改名文卫科,各区设立一处辅导小学。
1956年10月,文卫科分为文教科、卫生科。1958年子洲并入绥德县。1961年8月恢复子洲县,设文教卫生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行政机构瘫痪。1968年8月,子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教育属政工组管辖。1971年设文教局,1982年文化、教育分设为文化局和教育局。1989年子洲县教育局编制12人。
教育局设有教学研究室、工农教育办公室、招生办公室、教师进修学校、勤工俭学办公室,各乡(镇)有教育委员会。
子洲县教学研究室 1963年建立,1968年被撤销。1972年设县文教局教育革命办公室,1979年恢复原名。1989年教研室共设有办公室、语文组、数学组、电教组、资料组,办油印刊物《子洲教育》,有职工17人。
子洲县工农教育办公室 其前身是扫除文盲办公室,建立于1952年,“文化大革命”中被取消,1976年恢复,1980年改为工农教育办公室。1989年有职工9人。
子洲县招生办公室1984年设立。
子洲县教师进修学校 创建于1980年,培训小学教师。学校座落在子洲中学西侧,1989年有教职工21人,设有办公室、总务处、函授站等。
乡(镇)教育委员会 1985年各乡(镇)设立乡(镇)教育委员会,下设中心小学1处,各配备一名专职干部。
子洲县勤工俭学办公室 1989年设,有职工3人。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