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化馆(站)、俱乐部
子洲县文化馆 1944年10月成立子洲县民教馆,1950年更名为子洲县文化馆,1958年12月子洲并入绥德后,县文化馆更名为绥德县双湖峪中心乡文化馆,并和新华书店合并。1961年8月子洲县恢复后,又恢复为子洲县文化馆,和新华书店分家,有职工6名。1962年文化馆职工减为1人,并和广播站合并,1963年7月始分设,1965年迁入现址。1985年有职工17名。县文化馆和县工人俱乐部、县文物管理所共居一院,县文化馆和县文物管理所有窑洞、薄壳窑洞各6孔,大平房一间,占地面积436平方米,建筑面积318平方米。1989年有职工16人。
乡(镇)文化站 1979年秋在老君殿、周家两个镇设文化站,到1985年,各乡(镇)都设了文化站。全县乡(镇)文化站共有26名职工,有窑洞14.5孔,阅览室7处,游艺室4处,电视、收音、录音机8台,图书3136册,订报刊杂志173份。1989年有38名职工,图书、阅览室22个,影剧场7个,订报纸杂志407份。
子洲县工人俱乐部 1979年成立,隶县工会。有阅览室、游艺室、电视室各一间。1989年有职工4人,订报刊30多份。
二 民间文艺
(一)民歌 陕北民歌语言质朴,曲调优美,种类也很多。在本境流传的陕北民歌,以小调、信天游为主,还有歌舞曲、风俗歌曲、劳动号子等。
小调 以叙事为主,一般有场景、人物情节,也有大量的细节描写,结构也较完整。由于它篇幅较大,表现的风格和情绪多样,所容纳的内容比较丰富,因而反映社会生活面较广阔。本境流传的小调有《三十里铺》、《走西口》、《揽工调》、《画扇面》、《打艾团长》等。
信天游 篇幅短小,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抒情色彩很浓。歌词两句一段,上句多用比兴手法。本境流传的有《蓝花花》、《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横山下来些游击队》等。
歌舞曲 本境流传的主要是秧歌活动中的各种演唱形式,尤以秧歌为多,秧歌词一般为四句(也有四句以上的,叫抢句子秧歌)内容多为斩福求喜之句,由伞头即兴编唱,最后一句由众人和唱,秧歌曲调大理河川、淮宁河川、小理河川也不尽一样。本境伞头不少,著名的有梁尚毓、张成棣、苗平原、周德胜、吴仁正、封涛等。
风俗歌曲 内容丰富,形式庞杂,有合龙口歌、撒帐歌、上头歌、酒曲等。劳动号子一般较短,演唱方法多为一领众和,以打夯歌为代表。
(二)民间舞蹈 据1983年调查,本县有大场秧歌、小场子、水船、竹马、狮舞、腰鼓、推小车、张公背张婆等33种,摘要简介如下:
秧歌舞 多在春节举行。表演人数40~60人,大体程式是在唢呐、锣鼓等乐器的伴奏下,由伞头或手持斧头镰刀的一男一女引出两行演员,用扭十字、转斜身、跳跃等舞步进场,转圆场后,不断变换队形,扭成天地牌子、五角星、十二镰刀、四门斗底、枣核子乱开花等引入入胜的图案,由伞头唱3~5首秧歌,秧歌舞场面大,生动活泼,在本境甚为流行,一般说来,西川秧歌比较奔放,粗犷有力;南川秧歌比较细腻,富有感情。本县双庙湾村的秧歌较有名。
小场子 有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四人场子、八人场子之分。一般男女各半(三人场子为一男二女)。男角俗称“挎鼓子”的,女角俗称“包头”的。男女角在欢快的锣鼓唢呐声中扭摆,走动,跳跃。男角动作粗犷大方,拳打脚踢,好似龙腾虎跃;女角动作轻盈俏丽,扇飞裙舞,犹如行云流水。场子有文武之分,以舞为主者为武场子,以歌为主者为文场子,本县多流行武场子。周家镇双庙湾刘荣仁是本境著名的“挎鼓子”把式,1957年曾到西安演出。
水船 水船用木条作为轿型,前搭棚子,后竖旗杆,用彩纸或彩绸装饰,前后镶莲灯,四角挂纸花,两条假腿盘于前舱板。人物有老艄公、小艄公、坐船女3人。老艄公,生角,其舞蹈动作有摸拟开船、挽船、搁船、翘船、划桨等动作。坐船女,旦角,其舞蹈动作多为碎步小跑,也有穿浪、过滩,搁浅等动作。小艄公为丑角,舞蹈动作与老艄相似,但比老艄滑稽。耍水船者,有时和推小车者一块演出,都可以唱秧歌,词多为即兴编唱,可以逗趣、笑骂,也可以说快板,还可以表演叙事性的秧歌剧。水船舞轻快活泼,流传广泛,大凡春节闹秧歌时必有水船助兴。
腰鼓 群众称为花鼓。腰鼓舞一般小场表演,少则2人,多则8人,男女各半。男角称“挎鼓子的”或“鼓角子”,女角称“拉花”。腰鼓舞主要流行于槐树岔、周家、电市、水地湾、西庄等乡(镇)。腰鼓舞节奏欢快,风格粗犷,犹如塞上战马疾弛嘶鸣,据说由横山传来。县城附近的腰鼓舒展大方,潇洒自如,鼓点明快,富于变化,据说抗大在此办学时传来。
(三)陕北唢呐曲 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吹打乐,本县流传甚广。乐器配备一般由两支唢呐(上手、下手)和三件打击乐器(小鼓、小镲、乳锣)组成。唢呐全长约68麈米,杆长约41厘米,较现在舞台所用的唢呐形体大,发音浑厚。可奏7个调,常用的有本调、甲调、凡调3种,六字调、梅花调不多用,大宫调、小宫调一般不用。本境流传的唢呐曲牌甚多,常用的有《大开门》、《大摆队》、《水龙吟》、《花道子》、《急毛猴》、《西方赞》等几十个。曲牌以节拍强弱可分4/4拍子的一板三眼和2/4拍子的一板一眼两种形式;以演奏速度可分为慢板、抢板、垛坂3种类型。
群众称唢呐艺人为吹手,闹秧歌、办红白大事,多有吹手助兴。一班吹手多为5人(县城周围是6人,多一面小鼓),上手是组织者,以吹奏高音为主;下手吹单旋律,并以中低音为主,起辅助衬托作用。1983年调查,境内有528名吹鼓手。已故的唢呐艺人柴宝定吹奏技艺甚高。县文化馆曾举办唢呐比赛,安生文(杜家湾千塌人)、张鹏秀(老君殿人)的唢呐吹奏名列前茅。双庙湾的吹手也较有名。近年来不少唢呐艺人会识简谱,既吹奏传统曲牌,又吹奏新曲牌,吹奏技艺有所提高,双湖峪镇的马祥即是姣姣者。
(四)民间曲艺
陕北说书 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说唱艺术。说书艺人怀抱一把琵琶(或三弦),腿绑甩橛,手绑蚂蚱板,凳上置一醒木,一人自弹自敲自打自唱。艺人多为盲人,他们走村串户,到田间、院落、炕头为群众演唱,深受群众喜爱。陕北说书的音乐,多由山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丰富,能够表现各种复杂的情感,常用的唱腔据说有九腔十八调,传统书目有数百部,主要演唱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等。本县说唱的书目主要有《粉妆楼》、《五女兴唐传》、《杨家将》、《呼家将》、《绿牡丹》、《刘公案》等。
陕北说书故事性强,结构完整,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曲折离奇,环环紧扣,引人入胜,书词爱增分明,有褒有贬,语言质朴、易懂,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旧时,说书是盲人谋生的手段,艺人地位甚低,生活甚苦。艺人除为群众说平安家书、祈喜求福外,有的还兼搞卜卦算命等迷信活动。建县后党和政府对艺人多次培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改革。本县说书由单人演唱,有时变为多人说唱,伴奏乐器也有增加。1963年县文化馆将全县盲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盲艺人宣传队,当时有24人,共分3组,分赴全县各地演出。说唱的新书有《刘巧团圆》、《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朝阳沟》、《四岔捎书》、《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母子会》等。县文化馆先后共培训盲艺人39次。1982年起,县盲艺人宣传队基本分散活动,全县现有说书艺人70多名。县盲艺人宣传队队长田治枝14岁开始说书,会说书100多本,周家圪乡佟家坬的拓克珍说书时声情并茂,喜怒哀乐表现得恰到好处,很受欢迎。马岔乡的吴锡忠说书也有特色,地区多次录音。三眼泉乡的郭凤高是近年初露头角的说书艺人。
本县说书艺人弹奏的琵琶很有特色。这种琵琶通身无漆、项曲颈短、琴头平直,其背用独木雕成,状如鸦腹,面镶一片平而薄的板木,上设13个品位,3个音孔,置4根皮弦,形似蝎身,全身长约105厘米,有效发音弦长约80厘米,下部音箱最宽处约6厘米,上部窄处约6厘米,最窄处约4.5厘米,最厚处约6厘米,轸盘长约19厘米,琴首佛牌长约13厘米,项曲约110度。此琵琶无论制作上或演奏上都很原始,经陕西省民间器乐办公室鉴定,认为它是流传在本境的一种稀有、古老的民族民间乐器。
练子嘴 实则是一种民间快板,说练子嘴很少用乐器伴奏(有时可用五连响伴奏),多在公众场合娱乐听众。练子嘴短小精悍、风趣、幽默、节奏感强,裴家湾拓开科根据南川农民到清涧抗粮的事迹编写了《闹官》,广为说唱,1944年他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上演唱,获得好评。1987年张庚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我们在清涧县遇到一个老汉,我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叫拓开科,他不仅说得好,而且还会编词。他的词显然是用陕北方言编的,但并不是随编随说,而是经过推敲而成一首首的叙事朗诵诗。诗的形式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十分相象的,是七言诗体,所不同的是一韵到底。他曾经给我们演过一段记述某次清涧农民反对地主非法闹工派款,自发引起暴动的故事,文词雄壮动人,也象白居易一样,在叙事的末尾有几句作者的评语作结。”
此外,周家万大林擅长评书。
(五)戏剧
陕北道情 本境道情和清涧流行的道情称“南路道情”,在本地土生土长,历史悠久,唱腔以中板慢板最多,旋律平和、沉静,故又叫“老调”。音乐曲调由民歌、说书调演变而成。主要伴奏乐器有四音胡、管子、三弦、板胡、渔鼓、梆子、手锣、小水镲等。主要唱腔分平板、十字调、七字调、一枝梅、太平调、耍猴调、中南调、凉腔调、滚白、尖板等。特点是节奏自由延长的音比较多,强弱音节交叉出现,旋律奔放热情。传统剧目有《牡丹亭》、《高老庄》、《二女子游花园》、《李翠莲大上吊》、《小姑贤》、《小姑不贤》、《灵隐降香》、《祭阳关》、《金堂会》、《挂画》、《相子算卦》等。本境道情原以业余演出为主,或在皮影戏中演唱,后受山西临县道情的影响,也有了专业演出团体。民国年间双湖峪麻坪村王宪增有道情戏班。1944年10月31日《解放日报》载:驼耳巷区共有6个道情班子,驼耳巷的最好,清光绪二十年(1894)闹起,民国二十六年(1937)有了职业班子,师家是杜一彪。佟家坬道情剧班1936年成立,1964年才停止演出。1952年老君殿镇尚家沟村马文治组织了一个道情剧团,“文化大革命”前夕始解散。80年代葛家崖村也有道情戏班。
陕北碗碗腔 是皮影戏剧种,群众又叫小戏。曲调轻快、健康、活泼。传统剧目都以文武兼备的神话戏为主。取材《西游记》、《封神演义》的连台本戏。碗碗腔艺人大多白天耍木偶或杂耍,晚上演皮影,唱碗碗腔,艺人身兼多艺,能掌竿耍杆,又能敲、拉、唱。伴奏乐器主要有碗碗、板鼓、马锣、小镲、二股弦、板胡等。本境皮影戏不甚流行,本世纪50年代前,南川、西川都有个别皮影戏戏班,多为业余演出,艺人有时唱陕北道情和晋剧。
晋剧 本境群众习惯看晋剧,民国年间曾有马蹄沟镇吉利坪的晋剧戏班,山西高应兰和刘恩荣合领的晋剧戏班。1958年成立子洲县晋剧团,因演员流动等原因,曾于1961年冬、1963年两次和绥德县晋剧团合并,而两次分开。1965年全国禁演传统戏,县剧团压缩人员三分之二,只留下24人,实行乌兰牧骑式演出。1966年3月,剧团人员到榆林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县剧团停止演出。1970年3月正式撤销,其人员分散到其它单位。同年秋,县革命委员会又决定在县内招收40名学员,于11月正式成立子洲县文工团。当时京剧样板戏风行一时,于是文工团又学唱京剧,有时也演唱眉户、碗碗腔、道情、歌舞剧,赴各公社轮流演出。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爱听秦腔,文工团剧种改为秦腔。1978年根据群众习惯,又由秦腔改为晋剧,并调回原晋剧团的部分演员,1979年文工团迁入人民广场东角新址。1981年文工团实行经济承包制,将团内人员分成两队下乡演出,每队向文工团上缴1万元。1982年仍合为一体,1984年收入2.7万无,1989年县文工团有演职人员40名,属集体单位,以演出庙会戏为主。是年,县文工团共演出剧目18本,演出场次346场(50台),收入6.47万元,吸收观众38万人次,各项指标均创建团历史最高水平。县财政给文工团每年补贴3.5~3.7万元。80年代尚有马蹄沟、马岔等晋剧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