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卫生队伍
一 医务人员
1949年全县只有公办医疗人员7人,1951年11月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后,对50名行医者(包括县卫生院11名)进行了统一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准予行医,其时有37名私营医生。1954年组织私营医生成立联合诊疗所。至此,本县有全民、集体、个体三种所有制形式的医务工作人员,个体医生仍占多数。到1962年全县有医疗技术人员116名,1969年各大队都成立合作医疗站,发展了“赤脚医生”队伍。1970年以西安市医院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医疗队(20名)来本县工作,充实了本县卫生力量。1980年至1981年,本县45名医务工作者晋升为医士,34名医士晋升为医师。1981年6名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10月县卫生局对赤脚医生进行考核,先后3次共录取乡村医生226名,赤脚医生420名,并发给《乡村医生证》和《赤脚医生证》。1985年全县共有职工522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396名,主治医师10名,省级医学会会员6名。还有37名持证个体医生。
1989年有职工560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452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38名。
二 培训进修
本着“广开门路,自培为主,择优选送,定向培养”的原则,本县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1950年至1985年赴省级医院进修学习的共99人次,地区级医院进修学习的168人次,县级医院119人次。县卫校从1970~1985年,先后共举办各种学习班22期,培养学员827名,其中在职医务人员236名,赤脚医生、农村接生员591名。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 预防接种
建国前本县已用种牛痘的办法预防天花,接种者由民间医生进行。由于消毒不严多有发热等不良反应,群众多不乐意接受。建国后,预防接种逐渐被群众接受,成效也日益显著。1950年开始免费接种豆苗,是年3次种痘6548人次。1951年集中设点接种30754人次,并开始白喉菌苗注射。1954年开展伤寒疫苗注射,全年注射2750人次。1?55年重点注射4413人次,种痘21039人次,并增加了对麻疹的预防接种。1957年开始三联菌苗预防接种,是年接种2150人次。1958年8月首次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接种1900人次。1961年增加了布氏病菌苗接种。1962年开始破伤风类素疫苗接种。1964年开始卡介苗接种。1966年开始乙型脑炎疫苗、小儿麻痹症疫苗(糖丸)接种。1970年增加了流脑菌病、麻疹减毒活疫苗、狂犬疫苗接种,共接种116523人次,基础免疫29183人次,加强免疫87060人次,平均接种率83%。从1975年起,实行计划免疫,到1985年,全县已建立7周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卡3万余份。
二 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
(一)传染病
在本县发生或流行的传染病共有18种,即鼠疫、霍乱、天花、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斑疹伤寒、伤寒、痢疾、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百日咳、狂犬病、疟疾、梅毒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其中鼠疫、霍乱、天花、疟疾、梅毒、白喉6种已绝迹,狂犬病、伤寒、斑疹伤寒、脊髓前角灰白质炎4种已多年罕见。
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一年,本境先后三次流行鼠疫,其症状淋巴结肿大,24小时即可死亡,俗称“新症浪”。波及21个乡(瓜园则湾乡未出现)139个村,发症2378人,死亡2124人,病死率达89%。马蹄沟镇石灰峪村最为严重,全村约150人,因鼠疫死亡达115人。疫前征兆为:家鼠极多,跳蚤也多,继尔先死鼠,后跳蚤传染于人,此疫发病率高,传染快,死亡率高,且病菌可多年潜伏于鼠体内,传种接代。此后再未发现鼠疫。
天花俗称“出痘子”。1951年本县天花流行极为严重,患者1011人,死亡481人,此病死亡率较高,幸存者皮肤留有痘状疤痕。种痘可预防天花,本境民国年间就有种痘医生,其方法:以人痘痂皮研为细末吹入鼻内,导致全身发热而起免疫作用,后又用少量痘苗接种,即从“痘疤”内挤出少许痘浆,用人乳稀释再种他人,数天后可发痘。解放后,广大农村免费接种,1956年天花病绝迹。
霍乱 1951年患者2482人,死亡69人,经过几年防治,到1957年基本控制,后绝迹。
白喉 1951年患者2014人,死亡36人。
狂犬病 1953年七区五乡小沟则村1只疯狗咬伤8只狗、7个人,先后得狂犬病死亡。
疟疾 俗称“打摆子”。1950年大流行,病户达20%,裴家湾乡沙河村人口430人,患疟疾240人。为了控制此病流行,对病区集中力量用本地自制的疟疾丸及其它药物配合治疗,到1958年,已完全控制后绝迹。
梅毒 俗称“花柳病”或“性病”。建国后对患者用三仙丹、油西林等药物治疗,已绝迹。
麻诊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幼儿多见,数年暴发一次,染病者多并发肺炎,至今仍危胁着儿童生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多发于冬春季节,以儿童多见。1967年本县患者370人,死亡43人。1970年后开始预防接种,得到控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 夏秋季节由蚊子叮咬而传染,多发于每年7~9月。
病毒性肝炎 男女皆易染,四季均可流行,人口密集处尤甚。
脊髓前角灰白质炎 又叫“小儿麻痹症”,在儿童中散发,死亡率高,幸存者多留有下肢麻痹瘫痪,至今仍可见。
结核病 为慢性传染病,本县有肺结核、肾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其中以肺结核多见,昔称“肺痨”,本地也称“干肢病”,危害甚大,旧有“不治之症”之说。建国后政府非常重视此病的防治工作,加之有效的抗痨药物的应用,使其得以控制。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传染病也发病率较高。
(二)地方病
1970年普查时,本县发现患有甲状腺肿27名,克山病64名,大骨节病180名,多因迁徙外地染病。1973年开始用食用碘盐治疗甲状腺肿;硫酸钠治疗大骨节病;626粉对克山病进行防治,现均被控制。
布氏病 俗称“爬床病”,患者丧失劳动力,终身残疾。1970年普查发现,患者主要分布在西庄、李孝家河等地,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控制。
氟病 1980年全县普查48402人,1776口饮用水井,查出氟病患者1436人、其中Ⅰ°1369人,Ⅱ°62人,Ⅲ°5人,氟斑牙(黄牙)42243人。对97口水井进行了水质分析,获得200份有效数据。1984年在电市乡、水地湾乡的沙湾、刘台、高兴庄等村开始首批防氟改水,经过处理,将含氟量超过1.0毫克/升的井水,改为标准饮用水。
(三)职业病
1974年对槐树岔、洞则沟两处煤矿600多名职工进行检查,确诊Ⅰ期煤肺100人、Ⅱ期煤肺42人,Ⅲ期煤肺3人,可疑煤肺43人,占职工总数的31.3%。1979年分别给煤矿退休职工和1974年查出的观察对象142人进行检查,确诊煤肺33人,可疑煤肺23人,从此每年开展煤肺普查工作。
1979年4月,对接触铅、苯、锰3种有毒金属的52名工人进行普查,对患者进行了工种调换,随着卫生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的逐步改善,职业病患病率有所降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