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县前,本境人民生活贫困、体质羸弱,鼠疫、霍乱、天花流行猖獗,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痢疾、白喉、伤寒、小儿麻痹等病蔓延,而境内仅个别集镇设有少数私营小药店,设备简陋,药物器械少,且时立时闭。乡间偶有郎中、卖药先生等游医,由于药价昂贵,贫民有病也多无力就医用药。病患者,轻则多采用拔火罐、扎火针、艾炙等民间土方治疗,重则医疗乏术,或一拖再拖,或求助于巫婆神汉,烧香拜佛,人民群众健康无保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1944年1月子洲县建立,即在老君殿镇成立了政民药社,是年7月迁址双湖峪镇,更名保健药社。1947年胡宗南进攻时随县政府迁至马蹄沟镇,医生转移,药物藏潜,遂停业。1949年老中医高维岱于双湖峪镇重新办起保健药社,系本县唯一的公立卫生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相继设立了中医、西医、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药品供销等业务机构。县乡有医院,村庄有卫生室,截至1989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不包括村级)。
1944年至1950年除县政府派遣的5名医生外,其余均为私营医生。从50年代始,医学院、校逐年输送医疗技术人员。60年代末学习外地经验,本县建立了赤脚医生队伍,开展了一些农村卫生工作。70年代起举办各种进修班,培养起用了较好的民间医生,外地调入医疗技术人员,医疗队伍逐年增加。截至1989年共有医务人员560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452名,医师级以上技术人员226名,医疗设备也逐年增多,并日趋完善。1955年县医院始设病房,有简易床10张,1989年全县已有床位283张。
建国后,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有很大改善。为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卫生方针,60年代开始,调拨大量生物制品,发动医务人员开展接种、服药等防疫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还反复开展结核病、梅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布氏病、氟病、职业病、妇科病的普查治疗,彻底改变了解放前病疫流行、满目疮痍的景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第一节 机构
一 子洲县卫生局
建县初,有关卫生事宜均由县政府民政科主持。1951年卫生工作由县政府文卫科管理,1956年10月成立县卫生科。1958年12月,子洲并入绥德,卫生工作由绥德文卫部管理,1961年恢复子洲县,设文卫局。1968年起,卫生工作由县革委会生产组领导(曾先后下设生产组防治院、卫生办公室),1972年设子洲县卫生局,1989年编制10人。
二 子洲县爱国卫生委员会
1963年,由县医院、团委、妇联、工会、文卫局、宣传部等单位和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共15人组成爱国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9年爱卫会办公室编制8人。
三 子洲县卫生防疫站
195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防疫卫生委员会,共9人组成。1958年9月县卫生院设卫生防疫股。1970年12月,成立县防疫站,当时有8人,7孔窑洞。1975年新建县防疫站,设有卫生、防疫检验、地方病、爱国卫生等科,开展计划免疫工作。1983年2月,防疫办公大楼落成,设有检验科、防疫科、地方病科、卫生科、行政总务科和办公室。1985年有工作人员32人,是年首次接种流脑疫苗1400余人,饮食从业人员健康检查254人。1989年有工作人员34人。
四 子洲县妇幼保健站
1957年县乡相继成立8个保健站,21个接生站,保健员达171名。1958年全县共办乡村产院119所,是年妇幼保健工作由防疫站管理。1979年12月成立县妇幼保健站,有工作人员1名,1989年有工作人员12名。
五 子洲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1970年7月,在周家开办西医学习中医提高班,1971年春迁至马蹄沟镇,由马蹄沟医院代办管理。1974年改名为子洲县半农半读卫生学校,1981年8月收归县办,易名子洲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85年有教职工11人,学员56名。1989年有教职工18人。
六 子洲县药品检验所
1984年成立,隶属县卫生局,有工作人员6名,1989年有工作人员9人。
七 医疗卫生单位
(一)联合诊所
1953年在马蹄沟办了本县第一个联合诊所,之后,周家、老君殿、苗家坪、驼耳巷等乡相继成立8个联合诊疗所,为集体所有制单位,受县卫生科和区乡政府双重领导。1958年,联合诊圻与国营卫生院(所)合并为人民公社卫生院。
(二)村卫生保健室
50年代后,部分村办起了卫生室。1969年农村合作医疗兴起,全县各生产大队普遍建立合作医疗站(保健室),属生产大队集体所有,其业务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所)领导,每队有“赤脚医生”1~3名(属半脱产人员,采用记工分计酬),除完成本队医疗外,还负责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疾病调查等工作。1976年部分生产大队组织人员自采自种自制中草药,办起了土药房。后因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相继倒闭,有的老本亏损殆尽。1979年大队保健室发展到559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来队办保健室的形式已不适应,不少停顿。后推行了乡村医生集体办或个人承包为主的办医形式,村保健室有所恢复。
(三)地段医院、乡(镇)卫生院
1952年周家、老君殿试建2所卫生所。1957年砖庙、殿寺、马蹄沟、苗家坪相继成立区卫生所。卫生所由5至9人组成,与此同时,21个乡成立了卫生所,卫生所由3至6人组成。1958年,部分区、乡卫生所与联合诊所合并为人民公社卫生院。1969年,周家、老君殿、马蹄沟3个卫生院易名地段医院,并设有门诊、住院部。1972年1月,三川口、裴家湾、电市、驼耳巷公社卫生院扩建为地段医院。1983年城关卫生院改办为县中医院。1985年双湖峪镇卫生院在曹家沟重新成立。1988年,地段医院和乡卫生院移交乡(镇)政府管理。
1989年本县共有周家、老君殿、马蹄沟、三川口、裴家湾、电市、驼耳巷7个地段医院,共有床位125张,医务人员162人;15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床位66张,医务人员93人。
(四)子洲县人民医院
1950年保健药社和卫生所合为中西医卫生合作社,是年12月易名子洲县卫生院,院址在双湖峪镇后街,有人员9名,窑洞3孔,房子2间,只设门诊室。1955年迁至丰家塔更名为子洲县医院,有20余名医护人员,34孔窑洞,有10张简易病床。1956年设门诊部、住院部,病床增到30张。1957年开展放射及检验辅助诊断。1962年人员增到35名,病床45张。1971年在大洪寺投资18万元,新建院址,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擘73年使用,设有72张病床。1985年有职工126名,其中主治医师7名,西医师17名,设17个科室。
1989年迁入县城新址,占地面积21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有职工170人,病床125张,门诊部设内、外、妇、儿、中医、口腔、五官、眼、病理、急诊、影象、检查、药械、放射、针炙、理疗、统计、病案、供应等科室,还有癫痫和骨科专科;住院部设内、外、妇、儿、综合科和手术室。
(五)子洲县中医院
1983年5月将原城关卫生院改为子洲县中医院,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职工27名,无住院部,还负责双湖镇的有关卫生事宜。1985年新设住院部,有病床20张,职工48名,其中中医主治医师1名,中医师4名。1989年职工65名,床位72张。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