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业余教育
工农业余文化教育,民国之前无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定边县教育局始设民教部,专管工农业余教育。1936年定边解放至今,工农业余文化教育从未间断,专职机构日臻完善,人员渐多,工作内容由单纯的识字和时政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
一 民众教育
民国20年(1931),定边县教育局设民教部,专司民众业余文化教育,时称民众教育。并于定、安两镇首办工人夜校。多为工商业者艺徒、店员参加,主要学文化知识。乡村只有申令而无实施。25年(1936)废止。31年(1942)民国定边县教育局复设民教部,聘用能事者,在安边城内开展业余教育,办工人夜校两期,100余人参加学习,主要是学珠算、文化及时事政治。然为时不长而罢。
二 社会教育
定边解放不久,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在工人农民中开展识字运动的号召。定边县由党政军机关联合组成了社会教育委员会,抽干部多人,分赴城乡开展业余文化教育工作,时称“社会教育”。1936年11月,在全县城乡组织起识字组417个,学员1654人,经一个冬天的学习,学员识二三百字者不少,初见成效。但也有个别识字组徒有虚名。教员不落实,学习没保证。与此同时,县城也于民教馆办起夜校一所,有艺徒、店员23人参加。每天学习1小时,识字组、夜校所需经费,由县府供给。教师或由当地学校教师兼任,或由群众中有文化者充任。小学教师兼职者,每月补给津贴费1元,群众1.5元。因定边地广人稀,群众文化落后,所需经费均由边府教育厅拨付。
民国27年(1938)9月,边区教育厅为革除业余教育中的虚假之弊,明令各县,以办冬学为主,识字组为辅。分配定边办冬学15所。结果办起19所,201人参加学习。并办起夜校9所,参加学习者161人。识字组180个,有学员896人。效果好的为冬学,经一冬的学习,学员中有识近千字者,会记简单账务,会写便条等。
民国29年(1940),社会教育课本变更,普遍推广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全边区分六个学区,划定边、盐池、靖边、志丹四个县为一个学区,中心设于定边。为解决教师问题,定边县暑假培训了全体教师。同时,于三师招收“社教班”一个,有定边学员7名。是年冬,即用新教材。但因这种新文字在当时仅作识字的工具,没有坚持推广,次年即罢。31年(1942)至32年(1943),社会教育的中心,由农村转为城镇,县三科协助,县妇救会、商务会办妇女半日班和工人、店员夜校各一所,后合并。农村只一般去抓,所以冬学、夜校、识字组数量较上年大减。计冬学为24所,学习者500余人。33年(1944),纠正了“民不办,公不管”,依赖延大与三师抽人办冬学的偏向,提出依靠本地本村办业余的号召。各区乡均成立以区、乡长为首的3~5人冬学委员会。计是年全县冬学、夜校有学员2292人,家庭识字有1089人,占全县40724人的8.3%。县政府总结办冬学的经验为六条:
1.办冬学不能老一套,不能强迫动员,也不可不适当的集中。要发动积极分子和英模来办,政府又加以指导与扶助,效果则好。
2.办冬学的时间,宜9月底10月初开始,腊月底放假。来年正月15后开学,2月15结束。学员对象:成人、青年、妇女、儿童皆可。
3.冬学的形式须多样,按照人口居住情况,可办一揽子冬学、轮冬学、半日学、夜校。
4.要求学员应四会。即会认、会讲、会写、会用。教师讲解时,需做示范。
5.业余文化教育应和其他工作配合进行。
6.部分冬学,群众要求转为长期小学的,则要谇可并予帮助。
34年(1945)以后,先是放任自流,效果大不如前。后又连年灾荒,兵戈不息,业余文化教育,仅于解放区定边县临时治地张崾峻一带开展。
三 扫除文盲
1949年冬,定边县成立了“扫盲委员会”,抽出专、兼职干部多人开展工作。1950年,县级机关业余学校正式成立,设文化馆内。定、安两镇工商界,亦办夜校。职工、店员参加学习。农村则逐渐恢复冬学与识字组,大力开展扫盲工作。1952年,又兴拼音速成识字。全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市民有918人参加学习。自后,学习者日多。至1957年,经考核脱盲者为2023人。脱盲后转入业余高小班学习者317人。为满足学员深造要求,进而办起业余中学班7个,学习者140余人。使一大批从未入学的青壮年识了字,有了文化,会记账、写信、打算盘,能看书、读报、写些应用文。1958年,党组织提出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的号召,定边县成立了文化革命指挥部,县级机关办起了红专大学。农村采取集中编班上课,组织分散教学小组,送字上门,田头识字,炕头识字,包教包学等多种形式,以识字为主,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不学。至1959年底,全县应名参与学习的人数,占青壮年文盲的93%,有70%的学员脱了盲,相继有1256名脱盲青壮年,上业余高小班,或初中班继续学习。
1969年,县级机关业余学校,有近千人参加学习,当年毕业335名。出现了许多“风吹不倒,雨打不散”的铁业校、冬学、识字组。是年全县有13962人脱盲。建国以后累计脱盲达32667人,占文盲总数的86.1%。上述数字为当时统计所得,真实情况未必如此。1964年冬,全县计有扫盲班192个,学员3037人;冬学29所,学员588人;业校7所,学员105人;政治理论班26个,学员325人,有22个公社,培训了业余教育骨干。1965年,全县计有识字组(班)828个,学员12486人,业余高小班123个,学员1226人,业余初中班14个,学员207人。
1991年以来,县上把扫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组织人员实施。1995年作出《1995年至1998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规划》,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刷写大幅标语2000余条,办专栏740期,办科技简报180多期,出动宣传车辆30次,使扫盲工作人人皆知,农民也认识到“致富先治愚、脱贫先脱盲”的重要性。至2000年,投入扫盲工作人员和教师2.4万人,办扫盲班、点1632个。县、乡投入经费163.6万元,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48所,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3267期,学员15万人次,印刷各种科技资料1万多份,不少农民掌握了一两门实用技术,有9289名青壮年脱盲,全县146780名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7.4%。15周岁以上172284人,非文盲率为88.3%。15周岁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7.2%。为巩固扫盲成果,县上于1998年10月制定印发了《定边县1999年至2001年扫盲和后继教育规划》,提出“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继续开展扫盲和教育工作。是年,扫盲工作通过省、地考核验收,县教育局被榆林地区评为1998年扫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局,并颁发了奖牌。省政府授予定边县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并颁发了证书。
四 政治夜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农业余教育中断。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县普遍学习小靳庄经验,大办政治夜校,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主。据1971年统计,全县共有政治夜校1378所,参加学习的工人、农民、市民达27560人。1973年后,政治夜校普及城乡,内容渐次加进了“斗私批修”、“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内容,文化学习大半废止。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政治夜校改名为政治文化夜校,多附设扫盲班,渐重视文化学习。定边县机械厂和农机修配厂兴办“七二一”工人业余大学,仅一年而罢。1979年,全县有政治文化夜校1075所,32229人参加学习。1980年后均自行解体。
五 文化“双补”
1980年冬,由于农村生产体制变化,政治夜校多名存实亡。1982年,县上成立了工农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专职干部11人抓业余教育。同时,各乡镇亦配了扫盲专干,协同配合,业余教育渐复兴。工农教育办公室,对全县“文革”期间初、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程度进行了摸底,然后开展初、高中文化课补习。经过个人复习,集体组织辅导,根据有关规定,239人免试,64人缓试,940人进行了考试。语文、数学、史地(理化)3科全及格者只有36人,占参加考试的4%。两科及格者94人,占30%。1科及格者211人。鉴此,各系统各单位自筹资金,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技术双补班,教材、教师由工农办解决。但因各系统多数无房屋设备,故委托工农办代办。1983年,工农办举办初中补习班两期,学员400余人;高中补习班两期,学员500多人;考电大复习班两期,学员110人。是年底,初中补习合格的职工394人,高中补习合格的职工100人。1984年上半年,初中补习合格者205人,下半年合格者159人。累计合格者758人,占参加考试的70%。至1985年底,参加双补的1223名青壮年职工,已有1113名合格,合格率达90%。与此同时,乡村的农民教育,在一无资金,二无校舍的条件下,发动群众,办起农民技术学校34所,先后培训农民技术员650余人。各村办起了扫盲班、识字组,组织农民识字学文化。至1985年底,脱盲乡镇3个,脱盲村48个,脱盲青壮年28000余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