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定边地瘠民贫,生活条件差,不甚讲究卫生,加之历代官府受时代条件的制约,不以医疗卫生事业为重。所以清雍正九年(1731),置县后数年内,还是“医学署向无”的状况。就连民间药店,亦开设甚晚。间或有走乡串村的郎中,多系别处难为生计的庸医,不是索“开包”、“润笔”之费,就是收费过高,多数人有病也无力延请。县民每患病,或取拔火罐、扎针、艾灸、发汗等法治疗,故不少人额头常有火罐的印记,身上扎灸后斑痕累累;或求神拜佛,祈神灵保佑,故各地多建有药王庙。县城在元帝庙东建药王洞药祖祠,内塑十代名医,借慰患者。多数只好“小病抗,大病养,一旦不济见阎王”。
县属堆子梁,清末已为外国教会所有,西药遂传入,但仅限于简单的打针、用药。
民国前期,县内仍无医疗卫生事业机构,县城和安边私营药铺续有开设。初,仅营中草药。民国10年(1921),县城的“复顺和”、安边的“回春堂”两家药铺兼营西药。19年(1930),有解甲回县军医侯殿元,开设诊疗所,是为县城西医之始。接着河南籍张锦秀也到定边开设“华美医院”,专设西医。医疗风气渐开,就医者应时增多,到民国20年(1931),定边与安边两地有医生近20名,专门或兼营的药铺十多家。但广大农村,仍山高路远,延医不便。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民国23年(1934)的30年间,县内曾发生数次鼠疫、白喉、麻疹等恶性传染病,死亡者数以千计。
民国25年(1936),定边县苏维埃政府专设医疗卫生机构,广泛进行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宣传教育。后建保健药社。与驻军医院合作,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开创了县内手术治疗的先例。人民群众延医求药的风气大开,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以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甚快,不仅管理医药卫生的行政机构健全,而且医疗、防疫等事业单位遍及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素质逐年增加与提高,医疗设备逐年完善。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不讲卫生的习惯大有改变。以往时有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已得到控制。至1985年,县医院可诊断较复杂的病症,能做一般的骨科、胸科、脑颅科的手术。各乡镇医院也能做一般的骨科和腹部手术。
1988年6月3日,中共定边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卫生事业改革的决定》,即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深化卫生改革,增强卫生行业活力;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防保健工作;4.大力加强基层卫生工作;5.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6.加强卫生事业基本建设;7.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此后卫生事业有了新的起色。
1994年10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又召开了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的意见》,要求人员、房屋、设备三配套,使其能承担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及预防综合服务任务。乡镇医院可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即院长承包,乡、村联办,个人承包股份合作等。
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到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以及省、地的总体安排,县上作出《定边县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并要求付诸实施。经过几年的积极工作,至1996年底,经省、地联合检查验收,全县初保工作达到了最低限标准。此项工作还在完善。
第一节 卫生机构与医疗网点
清朝与民国时期,县内官方所设医疗卫生机构,均集行政事业于一体。民国25年(1936)以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行政与事业机构逐步分设,并不断完善。
一 卫生机构
清雍正九年(1731)置县后,县署设置“医学”,仅一人,既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又为县民治疗疾病。所以“医学”多选谙医理者充任。
乾隆年间,改“医学”为训科,其职能未变。
民国时期,初沿清制,后裁训科,由县府一科兼管医疗卫生行政事宜,科内亦不设专职人员。25年(1936),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卫生委员会”,领导开展全县的医药卫生工作。30年(1941),县政府一科设保育科员一人,为医疗卫生专职行政管理干部。各区政府由妇联主任和民政助理员兼保育员。34年(1945),安边解放置县,卫生行政的管理与人员设置,与定边同。
建国以后,卫生行政机构日渐增设,分工越来越细。兹分述如下:
(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
1951年,设县防疫卫生委员会,主管全县爱国卫生工作,兼防疫、医疗等事宜。1953年,医疗、防疫工作析出归文教卫生科所管后,改置为定边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文教卫生科合署办公。此制一直延续到1984年,方与卫生局分设。
(二)卫生局
1952年,县三科改称文教卫生科。1956年,文教卫生分为两科,爱委会与卫生科合署,机构名称仍存。1958年3月,文教、卫生科合置。1960年2月,复分设,成立卫生局。1961年,文教、卫生两局,第三次合置,称文教卫生局。1968年9月,定边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生产组下设卫生组,行施“文化大革命”前卫生局的职能。1972年,卫生组改称卫生局。此制相沿至今。
(三)地方病防治办公室
1958年,在卫生科内设地方病防治办公室。1970年3月,定边县革委会决定成立“定边县革委会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隶属县革委会。1972年4月,改为中共定边县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隶属县委,设于防疫站院内。1978年,易名防治地方病办公室,翌年下设地方病研究所。1982年,再易名为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升格为科级。1989年,改属县政府领导至今。
(四)防疫站
1964年,县防疫工作站正式成立,是全县防疫工作的专职机构。
(五)妇幼保健站
1953年在安边建立妇幼保健站,1956年改为县设,迁回县医院。旋改妇幼卫生所,次年改制为县医院的妇幼股。1960年复名妇幼保健站,属县医院领导。1974年独设至今。 二 医疗网点
清末,县设牛痘局,专司痘苗移植(亦称种牛痘),以防天花。同时,民间亦有中药铺开设,并伴有坐堂医生,既卖药,又看病。县城有陈庆元的“保全堂”、李延岭的“福生堂”等。
民国时期政府仍设牛痘局,堆子梁、白泥井天主教堂内各设医疗室一处,开县内西医之先例。民间开设兼有坐堂医生的中药铺渐多。县城有“复顺和”、“广元堂”、“林茂长”、“大德通”等,安边堡有“回春堂”、“瑞福祥”、“万兴魁”、“怀义恒”、“万和长”等。这些药铺里的坐堂医生,以定边二苗(苗子信、苗润芝)、安边三韩一程(韩廷礼、韩廷发、韩廷信、程振翰)为群众所信赖。民国19年(1930),原任国民党八十四师军医侯殿元返里,在安边开设西医诊疗所。21年(1932),原任国民党军医的河南籍张锦秀,于定边开办了仅有一人的“华美医院”。盖因设备简陋,加之群众对西医尚不认识,一时门庭萧条。25年(1936),河南洛阳刘宣三在安边西街开设“德成医院”。后改诊疗所。是年定边解放,县城驻军设医院,免费为群众看病。30年(1941),定边保健药社建立。为县公立医疗单位,先只设中医,后兼营西医,诊病不挂号,手续简单,民众称便。34年(1945),由王有基发动多人集股200多万元(边币),在县城成立了合作性质的“大众西医诊疗所”,既看病,又接生,深受群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县保健药社,中、西医兼营。1951年易名为定边县卫生院,后改称县医院。安边区新建卫生所,中、西医兼营。次年,张崾先、姬塬建立两个区卫生所。1953年6月,武峁子区建立卫生所。10月,安边区建立了妇幼保健站。1954年,将民间中、西医组织起来,成立西医诊疗所4个,中医诊疗所7个,接生站18个,分设盐场堡、砖井、红柳沟等地。1956年6月,又相继建立白泥井、白湾子两个区卫生所。到1958年,教堂和各合作诊疗所均改制。全县计有国家或集体医疗单位22个,即县医院1所,安边、白湾子、杨井、胡尖山、姬塬、张崾先、白泥井地段医院7所。城滩、红柳沟、砖井、郝滩、油房庄、王盘山、武峁子、学庄、新安边、冯地坑、徐团庄、郝尖山、盐场堡、罗庞塬乡卫生院14所。县还组建巡回医疗队1个,走村串乡,为农民送医送药。
1959年,成立定边县卫生学校。翌年,合作药材商店改国营定边县药材公司。1961年,全县行政区划改制,将原20个人民公社划为30个。新增10个公社中,有5个新建卫生院,5个建立卫生所。定中、安中、县办农场、种羊场各设卫生所1个。1964年,县医院防疫股析出,成立县防疫站。1971年,农村30个医院,除7个为地段医院,其他一律转为公社医院。全县各生产大队建立了一大批合作医疗站。1974年,盐化厂、手工业联社相继成立医务所或职工诊疗所。1975年,全县医疗事业机构为:县医院、县防疫站、县卫校、县妇幼保健站各1所。地段医院10所,公社医院20所。卫生室、医务所7个。1979年,成立定边县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1986年6月,组建定边县中医院,初期无地址房屋,与县卫校合开设门诊。1988年,租工会俱乐部房10间,独立门诊。1992年省、地、县拨款于定中巷买房屋一院,设门诊部、药房、药库、针灸理疗室、男性病专科、透视室、心电图室、B超室、临床检验室。后于长城街新设门诊一处。2000年,迁址长城街中段东侧物资巷。中医院现有人员36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中、西医师7人;主管中、西药调剂师2人;医士1人;护士1人;调剂士1人。
1989年,轻工系统卫生所又在长城南街西侧开设门诊1处;县医院在东关街北侧增设门诊部1处。
至2000年,全县医疗机构为57个,即定边县医院、定边县中医院、乡镇中心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20个、定边县防疫站、定边县药检站、定边县地方病研究所、定边县妇幼保健站、定边县卫校门诊所,以及厂、校医务室19个。
除此而外,1990年以来,县、乡开设了百余所个体诊疗所,行医人均为退休医生或县校毕业的医士人员。少数诊所被县卫生局及有关单位检验认可,并发了营业执照。多数则属私设私开。
三 县医院简介
民国30年(1941),定边建立保健药社,为县内最早的公立医疗机构。36年(1947)随地方党政撤至张崾峻,1949年8月复迁县城,改名定边县中西药保健药社。1951年更名为定边县卫生院,仅有医务人员14名。1955年,迁入鼓楼北巷新址,有病床10张,开展了接收病人住院医疗的业务。1957年,医疗技术人员增加至21名,其中:西医师2人、中医师2人、医士2人、护士3人、护理员4人、药剂员4人、检验员1人、其他技术人员3人,医疗器械有手术床、妇科检查床、显微镜、高压消毒器、五官检验器、脚踏吸引器和简单外科手术器械。全年门诊27212人次。
1958年易名定边县人民医院,分设医政、防疫、妇幼保健、总务四股,成为全县医疗工作的业务指导中心。中、西药房试制出“健脑丸”和“黄连素”,临床应用,效果良好。1961年病床增加至35张,开始做腹部外科手术,接收住院病人210名。
1976年,县医院新建病房楼两幢,建筑面积1885平方米。病床增至52张,年接收住院患者1003人,治愈率57%,死亡率1.5%。
时至1985年,县医院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和各种脏腑、胸腔、脑颅等专治科目。有各科专业医疗人员及放射理疗、化验、药剂、护理等技术人员138名。医疗器械设备和理疗设备基本齐全。外科可做胸内及脑颅等较难的手术。内科可诊断各种疑难疾病及各类心衰休克的抢救治疗。年收住院病人1500人次以上,治愈率达67%以上,死亡率1%左右。年门诊病人近40000人次。1987年10月,又新建门诊大楼一座,建筑面积为2362.2平方米,(原有两座病房楼,建筑面积为18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247.2平方米。该院有固定资产196万元。
至2000年,临床业务开设:外科、内科、儿科、中医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理疗科、针灸科、急诊科、皮肤科以及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胃镜室、心电图室、脑血流图室、病理室、手术室、供应室、脑电图室、电脑诊断室、激光美容室。有病床100张,其中外科34张,妇产科10张,内科38张,中医科18张。有常规先进医疗设备20余件,主要有500毫安X光机,进口CT机,日本产东芝B超机,美国产痔核治疗机、脑电图机、眼科裂隙灯、化验火焰光度计、尿自动分析仪,口腔科、牙科综合治疗机,脑血流图机、胃镜、激光美容机等。有医务人员172人,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4人、医师20人、医士18人、护师(士)34人、医技人员21人。年门诊量为12万多人次,收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做多种手术2800多例,治愈率达97%,成为全县医疗中心。是年4月6日,经地区卫生局、物价局联合检查验收,评定为县级二级乙等医院,并对外正式挂牌。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