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理概况
砖井镇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南依山梁,北枕层沙,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呈东西稍长的矩形。与安边、贺圈、黄湾、白泥井、海子梁等乡镇相邻。广21.8公里,袤24.5公里,总面积534.8平方公里,为陕西省第二、定边县第一大镇。镇治砖井、距县城20公里。
镇南为白于山北麓,山坡平缓,仅有几条南北走向的沟渠,地势坦荡,土质优良;中部南自山脚,北至长城,为带状黄土冲积平原;长城以北,荒沙碱滩相间,北界沙丘起伏,东西绵延。
境内既无河水之利,又无湖泊可用,为典型的干旱地区。春天迟临,风多沙大;秋天早到,阴雨连绵。无霜期130天左右。整个气候无异于定边镇。
全镇辖东关、西关、西高圈、任圈、孙坑圈、侯场、双海子、帐房湾、徐坑、张窨子、王圈、西人沟、石圈、闫塘14个村民委员会,125个自然村。3230户,14718人,其中非农人口272人。暂住人口115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人。
榆定公路横穿镇境中部,县城通往黄湾、武峁子等乡的公路,从镇治地分支南去。延定公路斜穿镇南阎塘、蔡渠之间。全镇大、小村庄,都可通行汽车。
二 建置沿革
《旧志》上说,砖井堡城西,旧有古井砖甃,因名堡。井泉汲之不竭,不汲亦不溢,其味甘美。并有“砖井泉涌”诗一首:“井渫经言汲,边城堡亦名。澄泓泉既美,甘冽取仍盈。为有源头活,能教彻底清。让廉非敢拟,守口却如瓶”。
明至清朝前期,堡属延绥镇西协定边营,堡下设塘汛。定边置县后,堡下设塘、路、所、牌。民国年改堡为联保,下设保、甲。陕甘宁边区时期改乡。1953年置区公所,排第十。1956年裁区复乡,1958年改人民公社。1980年治地迁南李圈,榆定公路北侧,1984年改制为镇。近20余年来,近堡乡民拆砖取土,今堡内为耕地,墙垣基本完整。
三 经济综述
(一)农业
居民历来以农业为主。长城以南为粮食,油料产区,夏粮主产冬小麦,秋粮主产荞麦、葵花、糜谷、南部多产燕麦、碗豆、洋芋。油料有芸芥、胡麻、葵花、麻子。长城以北为畜牧区,解放后才逐渐垦植,主产糜子、麻子,由于大面积开荒,风吹沙走,植被稀薄,遂成沙漠碱滩。近年来,农民打井修田,小型水地建设蓬勃兴起,柳圈村的农田水利曾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至2000年,全镇有农耕地9.8万亩,其中水地1760公顷,人均水地0.13公,顷。粮食总产514.1万公斤,每公顷产1095公斤。油料总产85.4万公斤。特色农作物为玉米、向日葵、洋芋、荞麦,主要经济作物为西瓜、油葵。农民人均纯收入965元。
(二)林牧业
镇南部主要种植柠条,北部则乔灌木并举。县属国营长茂滩林场已将北部沙漠全部绿化,乡属村民则林草并用,一条更为壮观的绿色长城在这里已经形成。至2000年,计全镇有林地2.2万公顷,其中果园103公顷。有大牲畜3584头,其中骡1711头,驴1855头;羊子3.71万只,其中绵羊1.9万只;养猪4855头。
(三)商贸企业
明清时,砖井堡已为东西必经之路,所以商业贸易最为繁华,以后才扶于安边、定边。民国时期,虽然照例每年举办10月物资交流大会,但生意萧条,交易冷落,远非昔比。陕甘宁边区时期,也只在堡内设供销社,系独家经营。各大村庄间有供销社的代销店。只限烟酒糖果、针头线脑等小宗日用商品。1980年以后,镇治南迁。榆定公路两侧新开街市,除供销社之外,个体商户逐渐发展,县城和安边镇亦有到此坐地经商者,大、小商号发展至几十户。不仅经销收购日用百货和农副产品,本地所产绒毛、皮张、甘草、花炮还远销外省,平时街上人来人往,形成集市。10月会更胜从前,会期长达半月之久。牲畜交易虽不比县城9月会,却也不亚于安边10月会,成为全县乡镇商业贸易的第三集镇。
90年代以来,,镇政府依据自然资源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特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初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并举,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综合开发的格局。饮食业、服务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大型机砖厂年产砖5000万块,产值600多万元。张天渠至闫塘10公里的石油开发带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目前已有油井210口,日产油千余方,307国道以南,徐坑八里河到闫塘吴窑30公里的农业开发带初具规模。农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至2000年底,全镇1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有农用车(包括三轮车)1830辆,摩托车2500余辆;电视机已普及,部分家庭还拥有程控电话。有个体商户280家,注册资金56万元,从业人员1136人。乡镇企业2家,年产值915万元。
四 文化卫生
镇设初级中学1所,有教学楼1座,在校学生412人,有教师24人;镇学区下辖小学29所,其中,完全小学16所,小学教师182人,在校学生3280人,入学率达96%。设医院1处,一般疾病均可冶疗。全镇开办个体诊所19家,有个体医生25人。其他如电影队,广播放大站等设施,90年代后,渐弃。
长城在榆定公路北,相距2公里许,平行横穿中部,镇西5公里有瓦碴梁,镇东7.5公里三楼,为明清时主要军事哨所。现虽圮废,但残迹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