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除害灭病
1953年2月,响应中央号召,开展灭虫、灭毒为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西北行政委员会、西北军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陕南地区敌机空投反常昆虫、毒物调查检验工作组”带领由省卫生学校、西安医学院1000多名卫生人员组成卫生队奔赴汉中,指导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市、区、乡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村和街道成立卫生队,利用墙报、黑板报各种模型及秧歌队上街进行卫生宣传,大力开展消灭老鼠、苍蝇等活动。
1956年,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突击活动,武乡区在一个月中灭鼠15239只,灭蛆挖蛹30公斤。1958年,全市开展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运动,城乡群众手持竹杆、铜锣统一时间打麻雀。1963—1966年,针对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全市发动群众开展以灭鼠为主的爱国卫生活动。1972年在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中,灭鼠16.5万只,清运垃圾、杂草30万担,城乡积肥1.1亿斤。7月15—31日,本市进行飞机喷洒农药消灭稻田害虫。为了配合飞机杀虫,城区7月15—17日、25—27日,动员群众统一施药熏杀蚊蝇等害虫,群众铲除杂草、疏通污水沟,填平污水坑,消除蚊蝇孳生场所。1979年7月5—7日每晚7点半钟,全城统一用艾叶、青蒿、柏树叶、藜芦、苦参、苍术、硫磺、甘松等碾成细末,在大街小巷每隔50米一堆进行烟熏蚊蝇;农村采用柳树叶、苦栋树叶、核桃树叶、5朵云进行厕所灭蛆。是年全市收交鼠尾1000余斤,市财政拨款3万余元,以鼓励群众灭鼠。
1986年3月,城区4个办事处成立专业消杀服务队,每队2—3人,由市爱卫办给每个消杀队配备手压喷雾器一部,每年4—10月对全市城区2100多个厕所,每月进行2—3次(7、8月份3—5次)敌百虫药液杀灭蛆蛹,居民院落厕所免费发放灭蛆药物,消杀情况每月由市爱卫办、城关镇、办事处组织交叉检查,年终评比,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1989年经省地监测,本市蚊蝇密度为全省最低。
第二节 农村卫生
解放初,全市绝大多数农户使用大堂灶,烧火做饭,满屋烟雾,使很多人得“烂眼角”病。平川部分群众饮河水、田角水,丘陵地区群众大都饮用的塘、库、沟水,卫生条件差。
70年代开始,开展以改水、管粪为中心的“两管五改”工作(管水、管粪、改良水井、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先后在龙江乡柏花村、宗营乡上街村、下宅村、汉王乡繁荣村、张寨乡周寨村、七里乡季丰村搞沼气试点和改灶试点。1973年,在七里乡季丰村搞“两管五改”综合试点,总结经验,全市推广。1977—1978年,市里抽调30多名医务工作者分两批到梧凤、白庙、七里乡各村蹲点做卫生宣传和“两管五改”技术指导。1988年底,全市共改灶61184台,占总农户数95.6%。1979年在新铺乡磨子桥打竹管井,简便易行,饮水卫生,后在全市推广。
1983年普查,全市还有5万人饮水不够卫生。1984年市里成立改水领导小组,从市水工队、爱卫办、防疫站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办公室。按照一年解决一个区的规划,3年共建成中深井20眼,大口井87眼,沙滤井192个,引水工程9处,砸管井595个,使42582人饮上较卫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