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药品 一、西药 医药不分家,西药随西医于清光绪初年进入汉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人牧师在本市传教,又卖西药。光绪二十七年(1901),济生医院用“山道年”、“沃古宁”等西药为群众医治蛔虫病和眼病等疾病。清末及民国初年,西药山道年、金鸡钠丸、阿斯匹林等内服药和红汞、碘酒等外用药约数十种。民国25年(1936),国西药房在东关正街开业,经营西药和中成药,店员2人,流动资金2320万元,固定资金210万元(旧币)。此时西药品种增加到100多种。1949年汉中解放前夕,经营西药的有国西药房、亚东药房、人和、新华、金成、华洋、九洲等7家药房。主要分部于东大街、东关正街、中山街、南大街,其中华洋、九洲药房以批发为主。西药货源分别从西安万国药房、国际药房、亚洲药房、西北制药厂和成都蜀华、五洲药房购进。经营品种300多种。针类药品有美国、英国产的盘尼西林、德国产的六〇六、法国产的九一四,国产品发疼定等50多种;片类有索密疼、罗瓦而精、盘尼西林、山道年、一粒丹、胃舒平等130多种;粉类有何济公、鹧鸪菜、姓姓宁、消类粉等80多种;酊类有碘酒、紫药水、红药水、万京油、十滴水等50多种;器械经营有药棉、纱布、针头、针管等40多种。 解放后,1951—1955年期间,除原有7家药房外,新增加万国、华西、联谊3处药房,从业人员39人,经营资金37728万元(旧人民币),经营品种600多种。1955年底,专营西药的有九州、华洋、新华、人和等4户。1956年成立新药零售商店,设置5个西药门市部。1958年组建汉中市医药经营部,开展西药批发和零售业务。此后,全市各医药商店、门市部,中西药兼营,所营西药基本上为国内产品。70年代后,市第二化工厂、市兽药厂、驻市省生物制品研究所、地区汉江制药厂、生化制药厂等,开始生产右旋糖酐注射液,人胎盘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猪脾转移因子、盐酸左旋咪唑、C型甲苯咪唑、复方甲苯咪唑、磺胺增效剂、细胞色素C、康得宁、骨宁、胰酶、液体单宁酸、芦丁以及兽用系列驱虫药等40多种,远销国内外。 二、中草药 汉中出产的杜仲、赤箭(天麻)、乌头、黄柏等,均载入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稍后成书的《证类本草》。民间自采自疗中草药也有近百种。 1969年,农村实行合作医疗,自采、自种、自制、自用中草药。1977年,全市215个合作医疗站共种植中草药285亩,年采中草药(干)14783公斤,1985年组织考察中药资源,编写出《汉中市中药资源名录》一书,共收录中草药1231种,提供商品1858种,其中:植物类1617种,动物类221种,矿物类20种。 本市中草药中,解表药有紫苏、白芷、菊花、荆芥、薄荷、防风、桑叶等;清热药有青蒿、夏枯草、黄芩、连翘、地丁、板兰根、黄连、黄柏、银花、玄参、大青叶、半枝莲、蒲公英、败酱草、栀子等;祛风湿药有羌活、独活、灵仙、五加皮、臭梧桐等;利水渗湿药有苡仁、车前子、扁蓄、金钱草、石苇等;化痰止咳药有半夏、胆星、杏仁、白附子、枇杷叶、白芥子、桔梗、紫苑等;理气药有川芎、香附、陈皮、厚朴、元胡等;泻下药有大黄、火麻仁等;活血药有桃仁、丹皮、丹参等;止血药有大蓟、小蓟、艾叶、仙鹤草、藕节等;补益药有西洋参、党参、白术、地黄、白芍、沙参、麦冬、天冬、石斛、山药、百合、杜仲等;温里药有附子、干姜、小茴香、吴芋等。其中附子、白芍原为本市的“拳头”产品,仅1965年,附子种植面积达900亩;1972年,白芍收获面积就高达3000亩。其次,天麻、白芷、玄参、白术、元胡、银花、黄芩、丹参、大黄等中草药也曾是本市主要野生或家种品种。 中药店(铺) 清末及民国时期,有中医药店铺391家,绝大部分在城区和主要集镇。1948年城区及铺镇两地有中药店铺46家,其中兼营西药的19家。 1955年,城区有中药店64家,兼批发业务的15家。1956年,对私营医药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城区21个私营中药铺组成公私合营汉中市国药商店,另设11个零售门市部和一个国药加工厂。东大街药店(原“天香阁”)是本市规模最大的药店;“公兴大”药店中药齐全,兼营西药,名医坐堂,古店新貌。 民间单、验方集锦 解放后几十年来,本市名老中医献出验方、秘方和单方甚多,现精选其中13方: 1.治精神错乱方(刘国太): 方组:黎芦一斤(用根),牙皂一斤(去皮),信土六钱(锻烧),青盐四两,共为细末。 服法说明:①服药前先食稀饭一碗,后用建菖蒲一两煎汤送服以上药末一钱。轻者吐一次,重者吐二、三次,但要隔日。②第一次吐后,用防风通圣散去白术加黄连、木香、降香内服;第二次吐后用黄连解毒汤和犀角地黄汤加广香、降香、胆草、姜虫、全虫、礞石、建菖内服;第三次吐后,用归脾养心汤和黄连解毒汤加广香、菖蒲、胆星、礞石、琥珀、黄连、降香、寸冬内服。③食后第一次吐黄痰;第二次吐青痰;第三次吐黑痰。若大吐不止,可用大葱头7根,冷开水服之可解。 禁忌:油、大肉一月。 2.治小儿脱肛方(刘国太): 方组:螺丝肉4个,蓖麻仁4钱,冰片1钱,共捣烂,贴百会穴,共贴7次,每天1次,每次贴1小时。 3.治骨折方(风云山): 方组:外用方,大黄10斤,黄柏1斤半,苍术1斤,白芷半斤,草乌4两,白芍1斤,川乌4两,陈皮2斤,白芨1斤半,南星4两,栀子2斤,伤重加三七7钱,发烧加冰片1两,共为细末,骨折复位后调水外敷。内服方,乳香3钱,没药3钱,自然铜4钱,土鳖4钱,儿茶4钱,三七3钱,马钱(制)2钱,共为细末,早晚各服1钱,白酒送下。 4.治下肢溃疡方(风云山): 方组:①龙骨2两,冰片1两,共为细末待用;②猪水油3斤,头发1两,白矾4两,铜录适量,将头发、白矾用油炸过,滤过渣,加入铜录调匀待用。 用法:先将待用方①撒于疮面,再将方②敷于上面包好即可。 5.治瘩背方(风云山): 方组:外用方,菊花五钱,广丹1两,捣烂后加猪油调敷患处。内服方,菊花3钱,银花2钱,连翘3钱,栀子3钱,大黄3钱,黄芩3钱,麦冬3钱,木通2钱,滑石5钱,花粉4钱,水煎服。 6.治胆结石方(张书魁): 方组:(消结散)凉黄8两,广香3两,蜣螂56个(去头去脚),火硝4两,前三味药共为细末,后加入火硝研细备用。早晚各服一份,禁忌腥、荤。 说明:本方亦治肠粘连、子宫瘤。子宫瘤每次服一分五厘。无蜣螂可加入文术2钱,枳实2钱,沉香2钱。 7.治血崩方(张书魁): 方组:当归4钱,白芍4钱,沙参8钱,白术4钱,黄芪8钱,艾叶1钱,甘草1钱,阿胶珠4钱,生地炭1两,棕榈炭1两,水煎服。 8.治烫伤方(张书魁): 方组:用明矾3钱,开水化后,用皮纸打湿贴于患处。 9.治毒蛇咬伤方(徐炳银): 方组:一支箭5钱,牛尾蒿3钱,铁杆蒿3钱,鸡血藤叶3钱,一支蒿5钱,雄黄3钱,青盐1钱,共为细末外敷伤口。 10.治半身不遂方(徐炳银): 方组:麻黄3钱,羌活4钱,荆芥3钱,防风3钱,细辛1钱,川草乌各1钱,石斛3钱,苍术2钱,全虫3钱,当归4钱,甘草1钱,天麻5钱,首乌5钱,雄黄2钱,用开水煎服。 11.治支气管炎方(徐炳银): 方组:花椒仁、天麻各等份,共为细末贮于瓶内。用法:每次用2钱,蒸鸡蛋1个,睡前服用。 12.治哮喘方(寥德成): 方组:人言1钱,枯矾3钱,淡豆豉4两。 制法:将2味药共为细末,淡豆豉蒸熟捣烂如泥,再调匀为丸如绿豆大,贮于瓶内。 服法:成人三粒,儿童一粒,早晚用白开水冲服。 13.治耳鸣失聪方(寥德成): 方组:熟地4钱,山药3钱,丹皮3钱,茯苓3钱,川芎3钱,当归4钱,白芍3钱,泽泻3钱,远志3钱,石菖蒲3钱,山芋肉3钱,奎元4钱,甘草1钱,用水煎服。 三、中药加工炮制 民国时期,本市中药加工炮制系用古传之法,私营药铺多为“前店后厂”,自制膏、丹、丸、散、酒等剂型并炮制饮片(用于调剂中药汤剂处方)。没有统一规范,炮制工艺不尽相同,治病效果也有差异。 解放后,制做膏、丹、丸、散与加工饮片逐渐分开。中药厂专门进行中成药各种型剂生产,饮片加工则由各药店自己进行。由于加工炮制的标准不一,又为手工操作切制,生产效率低,各药店仅加工炮制就须占用一定人力,有时还影响到调剂。1970年4月,药材公司制药厂成立,一边生产部分中成药,一边集中加工生产中药饮片。1973年从地区医院调回一台旧圆盘切药机,开始用机械切制饮片,当年形成加工炮制中药饮片54种、4万余公斤的生产能力。1974年,药材公司制药厂从主要生产中成药逐渐转变为生产中药饮片。至1989年,加工炮制品种近300个,全市95%以上的中药饮片,均由本市加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