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专 大学体育
抗战时期,先后内迁本市的国立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的田径运动队、篮球队,队员素质好、技艺高,经常表演比赛,对本市体育有一定推动作用。
解放后,市境内中专、大学师生员工90%以上都参加早操锻炼。课外活动有太极拳、太极剑、体操、田径及各种球类。各校都推行“劳卫制”,组织培训各种运动队。校内班级之间、校际之间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定期在校内举行田径运动会。夏季组织学生到汉江游泳,冬季组织学生参加长跑比赛。各院、校体育活动、体育课又各具特点。
汉中师范学校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改进体育教学,教理论,又教技术;教各年级规定教材(武术、田径、球类),又选教辅助教材(跳远、掷铁饼、标枪、跳高、杠架),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贯彻《中小学体育卫生暂行规定》时,建立有学生健康卡片,定期检查身体,对参加长跑学生,实行医务监督。校内利用边角空档,开辟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活动场地。经常开展班级间或年级间的体育比赛,坚持体育教学与“达标”相结合,体育课考查项目与“达标”项目相结合。1984年全校达标率为76.5%,在各项运动竞赛中,曾获本市田径总分第一、垒球第一、足球第一;在元旦环城赛中多次名列前茅。1981—1986年受地区体委委托,与地区体校合办六期体育师资班,为中、小学培养体育教师336名。教学中重视体育理论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的讲授,增加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游泳等竞赛规则、场地划法等内容,布置寒暑假体育知识及运动技术作业,介绍国内外体育动态,扩大体育知识面,并让他们担任校内外运动会各项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适应从事体育教学与开展体育工作的需要。
汉中农校按照《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大纲》,每周安排1—2节体育课,按学生体质安排运动量,学校被省体委确定为施行“劳卫制预备级”重点学校之一。平常加强队列、步伐等军事基本动作训练,增加越野、登山、测绘、绿化连城山等活动。校内举办男女篮球循环赛、广播操比赛、教工篮球赛,还与邻近单位和学校开展对抗赛、联谊赛。在勉县篮球邀请赛中获男女冠军。
汉中地区体育运动学校,设于北门口综合训练房。1987年2月,确定为中等专业学校。1987—1989年培养中师毕业生117人,充实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省运动队及省属训练点输送运动员36名,9人考取西安体育学院,103人考入体育中专班。1989年在省级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各一个。棒球队获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第四名。
汉中师范学院按《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一年级为普通体育课,二年级为专项体育课,采用高教部规定的高等学校体育普通教材,男女分班教体育课,三、四年级不设体育课,只组织锻炼小组,参加“达标”锻炼与测验。学校设国防体育俱乐部,射击队作实弹射击演习,航模队自制各种飞机模型34架,无线电报务组109人能掌握收发报技术,无线电工程组学生掌握收音机安装技术。1980年后,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教研室,分别负责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校内有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500平方米球场、450平方米体操室、120平方米乒乓球室和游泳池。体育系1975年成立,课程设体育基本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讲授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球类等各专项理论和技术;还增讲选用教材,让体育系学生担任领操员,组织院内各项竞赛,担任裁判员,也接受市体委邀请,担任大型运动会裁判工作。校内常利用节假日举行篮球、乒乓球、武术、体操、田径等专项比赛。师院的田径、体操、艺术体操在全国及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多次获金、银、铜牌奖。
陕西工学院设有体育教研室、体育运动委员会。院内有2281平方米体育馆一座,3200平方米的400米标准田径场、游泳池和水泥地面灯光球场及体操器械区等场地。在本市大中专、技校田径赛中取得总分第一,省高校大学生越野赛中,1985年获第一,1986年第三,1987年第二。1980年陕西省高教局在陕工院召开高校群体工作经验交流会,向20多所高校介绍经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