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革
民国11年(1922),本市开始有电影,驻军司令部有一小型电影放映机,用电石灯聚光在内部放映无声电影,又称“死电影”、“活动照像”。影片系美国的跑马厅、苏联的故事片等。民国18年(1929),汉中驻军的电影队,在北教场用小型发电机公映电影,这是汉中群众首次看到无声黑白片电影。民国20年(1931),春生建酱园,从上海购回一部手摇提包电影机在川主庙戏院售票放映,影片为《走江湖》、《关东大侠》等。民国26年(1937),王质生等人集股创办有声电影,在汉中大戏院(今京剧团剧场)放映,影片有国产的《渔光曲》、《虞美人》等,因影片接续不上,时映时停,于民国29年(1940)停办,民国35年(1946)王质生等人再次集股,购回美式35毫米电影放映机,开办滨记电影院,在汉中大戏院放映《十字街头》、《夜半歌声》等影片。民国38年(1949)上半年停业。
解放后,1950年夏,恢复滨记电影院,放映《白毛女》、《百万雄师下江南》等影片。1952年7月1日公私合营,改称汉中电影院。1983年7月新置宽银幕立体电影设备,首次放映《欢欢笑笑》立体电影。1984年开始有个体电影放映队。1989年全市有国营电影院3个,集体电影院6个,工矿对外开放电影俱乐部5个,对内放映队15个,机关、学校专用放映队11个,农村电影放映队17个,个体放映户6个,驻市部队放映队3个,地、市电影公司放映室2个,共68个。全市平均每7000人有一个电影放映单位。1988年共放映15040场,比1976年增长105%。观众773.65万人次,比1976年增长6%,放映收入126.6万元,比1976年增长393.8%。发行收入69.1万元,比1976年增长530.8%。
二、放映管理
为加强对电影放映的管理,1959年7月设汉中市电影联队部,1960年改为电影管理站,1979年改为电影公司。1988年有干部职工25人。主要管理影片发行、放映网点、放映宣传、队伍培训等。1952年全市有管理和放映人员15人,1988年底增至323人,其中电影公司86人(地区公司61人);电影院59人(其中地区影剧院21人);工矿电影院69人;专业电影队26人;区、乡电影院、队77人;个体电影户6人。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放映技术和其他专业技术的105人,其中取得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37人,初级职称的64人。